APP下载

抑制控制在成人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

2016-01-28白学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4期

白学军 徐 伟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



抑制控制在成人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

白学军徐伟1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00074)

摘要〔〕目的考察抑制控制在成人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经典的Stroop测验成绩将青年人和老年人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采用眼测验、多重嵌套错误信念和失言测验来测量其心理理论。结果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心理理论能力下降(P<0.001);高低抑制控制能力个体在眼测验和失言测验上的表现有显著差异(P<0.001),但在多重错误信念任务上无显著差异。结论抑制控制对成人心理理论发展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抑制控制;心理理论;错误信念;失言测验

1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基础心理学教研室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白学军(1966-),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认知发展研究。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论,并由此作出的因果性的解释和预测〔1〕。近几年研究者们开始探讨抑制控制和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2,3〕。Bull等〔4〕研究发现,执行功能各成分对同时进行的心理理论故事理解有较大的干扰效应;在完成眼测验任务时,只有抑制控制对同时进行的心理任务有显著的干扰效应。王志稳等〔5〕采用指示性交流任务和Hayling试验测验了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能力,发现抑制控制能力下降是老年人心理理论使用能力下降的部分原因。本研究采用多种任务测量心理理论,考察抑制控制水平不同的个体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以经典的Stroop测验〔6〕对211名青年人和73名老年人进行测试,选取两端各27%的被试作为抑制控制高低组。其中,青年人114名,男52名,女62名。年龄18~23〔平均(19.8±1.3)〕岁。老年人40名,男15人,女25人,年龄60~83〔平均(67.5±6.3)〕岁。老年人无精神障碍和重大身体疾病。所有人都进行色觉测试,无色盲色弱,且均是第一次参加Stroop测验。

1.2抑制控制采用经典的Stroop测试,只采用其中的卡片A和卡片C。在卡片A上印有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圆,要求被试尽量快而正确地说出这些圆的颜色。在卡片C上分别用红、绿、黄、蓝四种色笔写出“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名称,但色笔与所写的色名不一致。要求被试尽量快而正确地读出各种色笔所写出来的字的颜色的名称,如对用红色笔写出的“绿”字,就只说出红色,而不管这个“绿”字。以被试在卡片C上的反应时减去在卡片A上的反应时即为抑制冲突效应量。得分低说明抑制控制能力强。

1.3心理理论①眼测验(RMET) 由Baron-Cohen等〔7〕编制,并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白琼英〔8〕进行了中文成人版的修订,包括36张眼部照片和一张练习照片。每张图片都是黑白图片,5.05 cm×12.07 cm。图片只呈现眼部区域,表达某种情绪,有四个选项,嫉妒的、恐慌的、傲慢的、憎恨的,要求被试从中选择一个能正确描述人物心理状态的词语。测验的选项附有中文词语解释对照表。答对1题计1分,答错计0分,总分为36分。②多重嵌套错误信念任务采用Rutherford〔9〕改编的多重嵌套错误信念故事,将其翻译成中文,请两名外语系教师审阅中文翻译,在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基础上,对故事中的人名和地名等按照中文表达习惯做了细微改动。正式测验为两个故事,每个故事后面有8道题,4道题涉及错误信念,4道题是记忆控制问题,答对1题计1分,答错计0分,错误信念得分范围是0~8分。③失言测验根据Baron-Cohen等〔10〕编制的失言故事,从中选取四个故事,并就人名等细节做了细微改动。每个故事后面有5个问题,包括4个测验问题和1个控制问题(记忆问题,不计分)。问题1:有没有人说了不应该说的话?问题2:谁说了不应该说的话?问题3:为什么他/她不应该这么说?问题4:为什么他/她会这么说?如果被试不能正确回答第1题,则直接进入第5题。问题1和问题2是失言检测问题,答对各得1分,答错得0分。问题3和问题4分别是对情感和意图的理解,如果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与问题无关,计0分,如果答案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没有涉及情感等心理状态,计1分,如果答案是对主人公心理状态的推测,且回答合理,则计2分。每个失言故事的得分范围是0~6分,总分为0~24 分。

1.4程序培训主试,直到主试能够掌握施测的程序。正式施测时,由主试和被试面对面进行一对一测试。①Stroop测试先给被试练习卡片,直到被试理解测试的要求才开始正式施测。借助计算机辅助设备将被试读卡片的声音录下来,并用精确的计时软件统计数据。②心理理论测试,眼测验任务施测前给被试10 min的时间,对照各个选项的汉语解释表熟悉其意义。心理理论的三个任务在不同被试之间进行平衡。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不同抑制控制水平的青年人和老年人眼测验成绩对眼测验任务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龄主效应显著〔F(1,150)=137.53,P<0.001〕,老年人在眼测验任务上的得分明显低于青年人。抑制控制的主效应显著〔F(1,150)=11.04,P<0.01〕,抑制控制高水平的个体在眼测验任务上的表现明显好于抑制控制低水平的个体。年龄和抑制控制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50)=0.002,P>0.05〕。见表1。

2.2不同抑制控制水平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对多重嵌套错误信念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年龄主效应显著〔F(1,150)=226.07,P<0.001〕。说明老年人在多重嵌套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明显低于青年人。抑制控制的主效应不显著〔F(1,150)=0.024,P>0.05〕,抑制控制高低组在多重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年龄和抑制控制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50)=0.25,P>0.05〕。见表1。

2.3不同抑制控制水平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在失言任务上的成绩对失言任务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龄主效应显著〔F(1,150)=71.30,P<0.001〕,老年人在失言任务上的得分明显低于青年人。抑制控制的主效应显著〔F(1,150)=13.74,P<0.001〕,抑制控制高水平的个体在失言任务上的表现明显好于抑制控制低水平的个体。年龄和抑制控制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50)=0.68,P>0.05〕。见表1。

组别n眼测验抑制控制高水平抑制控制低水平错误信念抑制控制高水平抑制控制低水平失言任务抑制控制高水平抑制控制低水平青年11423.81±3.471)21.54±3.761)2)7.39±0.591)7.44±0.661)12.75±3.641)9.84±3.701)3)老年4015.90±4.3913.70±2.992)5.15±1.315.05±1.236.80±3.074.95±2.783)

与老年比较:1)P<0.001;与抑制控制高水平比较:2)P<0.01,3)P<0.001

3讨论

研究者们采用面部表情图片考察“情感”方面的心理理论,结果发现随年龄增长,心理理论能力在下降〔11〕。本研究只采用了眼部表情图片推断心理,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有研究发现了一级和二级心理状态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变化趋势〔11〕。

Bull等〔4〕发现,抑制控制对同时进行的从眼神辨别心理状态的任务有干扰效应,而对同时进行的控制任务(从眼神辨别性别、年龄等)没有显著的干扰效应,本研究中,抑制控制水平高的个体通过眼神辨别他人心理的能力也更强。原因可能在于,个体要抑制自动激活的对眼部图片中个人信息(性别、年龄等)的加工,转而去推断眼神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因而抑制控制不同的个体通过眼神读心的能力也不相同。

对幼儿的研究表明,抑制控制与错误信念之间有显著的相关〔12,13〕。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原因是:①成人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的关系可能与幼儿不一样。②抑制控制对他人错误信念的预测力不强。幼儿错误信念任务从几个方面(行为预测、自我和他人信念等)考察对信念的推理,而多重嵌套错误信念任务主要是考察成人对他人错误信念的理解。③单一的抑制控制任务本身不是错误信念任务的有力预测指标。Hala等〔14〕研究发现,抑制控制本身并不能预测错误信念的成绩;只有当抑制控制任务和工作记忆任务结合,才能较好地预测错误信念任务的成绩。本研究结果说明抑制控制能力强的个体辨别他人失言的能力强。在失言任务中,个体需要了解说者、听者及故事中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在理解说话者的心理状态时,需要抑制对听者及他人的心理状态的理解,反之也是如此,这需要较高的抑制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4

1桑标,席居哲,左志宏,等.心理弹性儿童的心理理论〔J〕.心理科学,2011;34(3):581-7.

2Ahmed F,Miller LS.Executive function mechanisms of theory of mind〔J〕.J Autism Dev Disord,2011;41:667-78.

3Apperly IA,Samson D,Humphreys GW.Studies of adults can inform accounts of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J〕.Dev Psychol,2009;45:190-201.

4Bull R,Phillips LH,Conway CA.The role of control functions in mentalizing:dual-task studies of theory of mind and executive function〔J〕.Cognition,2008;107:663-72.

5王志稳,苏彦捷.抑制控制对老年人心理理论能力使用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8):732-4.

6凌文辁,滨治世.心理测验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74-83.

7Baron-Cohen S,Wheelwright S,Hill J,etal."The 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 revised version:a study with normal adults,and adul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high-functioning autism〔J〕.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01;42:241-51.

8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11.

9Rutherford MD.The effect of social role on theory of mind reasoning〔J〕.Br J Psychol,2004;95:91-103.

10Baron-Cohen S,O′Riordan M,Stone V,etal.Recognition of faux pas by norm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high-functioning autism〔J〕.J Autism Dev Disord,1999;29(5):407-18.

11Duval C,Piolino P,Bejanin A,etal.Age effects o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ory of mind〔J〕.Consciousness Cogn,2011;20(3):627-42.

12Rakoczy H.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elief-desire psychology〔J〕.Dev Sci,2010;13(4):648-61.

13Henning A,Spinath FM,Aschersleben G.The link between preschoolers′ 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ory of mind and the role of epistemic states〔J〕.J Exp Child Psychol,2011;108(3):513-31.

14Hala S,Hug S,Henderson A.Executive function and false-belief understand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two tasks are harder than one〔J〕.J Cogn Develop,2003;4(3):275-98.

〔2015-03-12修回〕

(编辑杜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190004)

中图分类号〔〕B8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4-7212-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