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群众性文化项目建设 切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2016-01-28兰州市文化馆73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站兰州市免费

李 雁 (兰州市文化馆 730000)



开展群众性文化项目建设 切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李 雁 (兰州市文化馆 730000)

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制定下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意见及各年度工作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成立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与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总体安排部署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基本建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一、基本情况

兰州市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4万人。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以及国家级兰州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40个镇,21个乡,53个街道办事处。全市现有文化馆9个,兰州市文化馆为一级馆,建成乡镇文化站61个,农家书屋749个,村文化活动室749个。目前全市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已实现全覆盖,全市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建成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

二、以项目建设为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2011年,兰州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给予经费补助。我们按照有相对固定的演员队伍和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有相对固定的演出形式和不断创新的演出内容,完成我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从单纯的锻炼身体、自娱自乐向服务社会、繁荣文化的跨越式发展目标进行创建。2012年初,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的意见》《兰州市创建“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兰州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项目建设规划》《兰州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管理办法》和《兰州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经费管理办法》等,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扶持群众自发文艺团队,使“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在创建规划、组织领导、资金保障、经费管理、目标任务、重点工作、长效督察等方面有详细规划,长效运行的创建机制得到保证。目前全市有群众自发文艺团队500余支,金牌团队9支,银牌团队23支,铜牌团队38支,骨干团队61支。在全市举办的春节文化庙会、黄河风情文化周、社区艺术节和节庆文化活动中,我们积极组织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参加演出、比赛,给予经费扶持;日常训练中免费提供活动场所,请专业老师免费进行辅导、培训,保持“有培训、有辅导、有交流、有演出”的日常运转态势。通过创建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使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运行有效、惠及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

二是公益性文化活动场所全面实行免费开放。按照文化部、省文化厅等相关文件精神,我市所有公益性文化场馆、室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利用各种功能开展公益性培训、展览、讲座、文艺表演和各种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乡镇综合文化站举办公益性讲座、培训、辅导和展览宣传。目前全市文化馆内设文艺辅导室、舞蹈排练厅、摄影室、各种器乐声乐排练厅、书画展厅等功能室,每年举办各类文化培训10万人(次);对全市61个乡镇文化站配发音响、书架、桌椅、电脑、图书等,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聘用了30名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在免费开放经费的管理上,严格贯彻落实甘肃省文化厅《关于做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执行,对国家财政下达的免费开放补助经费统一监管,制定《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免费开放经费的使用,免费开放经费全部拨付到位,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各乡镇。

三是常年举办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全市每年开展举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有春节文化庙会、中国(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周暨中国兰州国际民间艺术周、兰州黄河风情文化周、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等,我们秉承文化惠民活动“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宗旨,力求为广大市民献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以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幸福感。开展全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的评审定级、中老年广场舞大赛、“都市妈妈”健身操(舞)大赛、“我爱我秀”群众周末大舞台、“桃花节”“玫瑰节”“百合节”、大型迎春灯会、“西固之夏”等文化活动500余场次,吸引观众近300万人(次);组织非遗表演项目、群众演出团队参加兰洽会、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开幕式演出,每年开展文化下乡、进社区、进基层活动达1000余场次。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社区文化中心(室)利用现代节假日组织开展社火、歌舞、书画、棋牌、篮球、乒乓球等表演、展览、比赛活动。全市每年举办、承办大型文化活动10余次,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300余场(次),参与群众400余万人(次)。

四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兰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方面以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为主要载体,实施农村文化骨干人才培养扶持工程,举办了7期乡镇文化站站长培训班,5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员培训班、4期村级文化骨干、农家书屋管理员和非遗传承人培训班,2期 “乡村舞台”村级文化骨干培训班,共培训乡镇和村级文化骨干2000余人(次)。以兰州市文化馆为依托,成立了由40多人组成的新农村文化工作队,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和辅导基层业余演出队工作,建立并实施群众文化辅导员进社区、包片辅导制度,组织文化馆现有的师资力量,对各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在业务上提供指导。

五是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产品开发。充分发掘利用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兰州太平鼓、黑陶、刻葫芦、剪纸、泥塑、古建筑模型等传承人,开发创作新产品500余个,先后为传承人投入2000余万元,购置设施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组织参加培训、交流展览等,开发创作的作品参加了深圳文博会等大型节会的展出。兰州市非遗项目参加了举办的黄河风情文化周、春节文化庙会、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国家级非遗项目兰州太平鼓、永登高高跷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先后均获“太阳神鸟金奖”,兰州鼓子作为西北特有的曲艺剧种,多次走进中央音乐学院、西北师大等高等院校进行交流演出。在金城关文化博览园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对精品陈列、文化交流、节庆游园等项目进行创意策划,使园区成为一个集参观游览、休闲娱乐、陶艺制作和艺术体验等为主题的大众文化旅游消费场所。

李雁,2003年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现为兰州市文化馆职工,群文馆员。先后多次参加由省、市专业部门举办的各类展览,曾获得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授予的“艺术教育园丁奖”和“艺术人才伯乐奖”等多个奖项。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文化站兰州市免费
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小学优秀书画作品选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欠发达地区乡镇(街)文化站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
唱响“工人先锋号”米市文化站获殊荣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免费的午餐
乡镇文化站现状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浅谈如何提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