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上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6-01-28杨金生上蔡县人民文化馆463800

大众文艺 2016年2期
关键词:代表性重阳毛笔

杨金生 (上蔡县人民文化馆 463800)



关于上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

杨金生 (上蔡县人民文化馆 463800)

做为重阳文化之乡、李斯故里、享誉“河南省十大古城”之首的上蔡县,因其3000年的悠久历史,有着极为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追根溯源,形成了以“伏羲文化、蔡氏文化、孔子文化、李斯文化、重阳文化”等独具地域特色的五大文化品牌,也由此衍生了一大批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更好、更全面地推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工作,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做大非遗文化产业,笔者姑妄赘述,浅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上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基本现状

目前,上蔡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7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5人。具体情况如下: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重阳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以尊老敬老为主的“孝文化”,组织专家学者探究、编写、整理重阳文化资料,并将这一民俗节日纳入县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申报。2007年2月,“重阳节”民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结合重阳节饮菊花酒、佩茱萸囊等两大必务备佳品,着力开发茱萸绛囊这一重阳文化产业品牌。2007年2月,“重阳茱萸绛囊”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 年6月,张社被列入该项目省级首批代表性传承人。

(二)拓宽民间文化,指定相关文化部门人员深入上蔡县东岸乡柴庄、大苏庄、小苏庄、小袁庄等自然村,多次寻访和采风。以刘海龙“二剑作坊”为亮点,将“桃核雕花工艺”打造成东岸乡的另一道文化产业品牌。2007年2月,该手工技艺成功申报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刘海龙被列入该项目省级首批代表性传承人。

(三)挖掘由“孔子文化”而派生的“杨集‘白云翁’毛笔”制品。杨集毛笔,源于孔子厄蔡。而“白云翁”毛笔又得“杨集毛笔”制作技艺之精髓,始于明代中期,迄今已达18代,是一项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毛笔品牌。可以考证的,唯有白留生曾祖父白果、祖父白云翁、父亲白山林以及白留生四代。经申报,2007年10月25日,上蔡“白云翁”毛笔被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授予河南“百年老字号”;2009年6月,“杨集毛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白留生被列入该项目省级第二批代表性传承人。

(四)继续整合、保护和开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积极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中,不断发掘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潜力和优势。申报了杨集铁锅、东岸木版年画、尼人一把泥、葫芦烙画、扁担轿、赵氏绢艺、重阳菊花酒等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为了有效的保护、抢救、传承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重阳茱萸绛囊”“东岸桃核雕花工艺”(后改为桃核雕花工艺)、“杨集毛笔”等几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了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根据采取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计划,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专项资金,实施了一整套的普查、调研、培训和宣传活动。几年来成果较为显著,茱萸绛囊、桃核雕花和“白云翁”毛笔等产品逐步深入市场,影响播及国内十几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

二、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一)保护措施局限于纸质,流于表面形式,未能全方位、有步骤的予以实施;抢救力度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的长远规划。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错误的认为,非遗管理不同于正规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纯属民间范畴,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可有可无。因此,导致一些非遗项目在日常经营中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制定的措施和计划形同虚设。

(二)盲目乐观、盲目夸大经营项目。在申报材料中,就市场的经济效益、前景和发展,存在着谎报和虚报现象。在培训过程中,个别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争取国家下拨的专项资金,从每年培训的期数至每一期的天数、人员、食宿、操作器具等,在数字上挖空心思,以匹配相等的资金数额。

(三)策划形式单一,宣传范围不广。截止现在,我县几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宣传,仅见于县、市一些报刊和省级电视新闻媒体短时期的专题报导,致使很多人闻所未闻。究其原因,在于一些领导和相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申报时问一问,申报成功时讲一讲,其后便束之高阁,忽略了非遗保护这一具有“百年大计”的长效工程。

(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缺少深层次的挖掘。就我县眼下申报的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来看,多为传统手工技艺。其它诸如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体育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尚为一片空白。以民间文学为例,如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就有两项与我县有关,分别是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申报的《董永与七仙女传说》和西平县、内乡县、灵宝市申报的《王莾撵刘秀传说》。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申报《董永传说》的分别为万荣县(山西)、东台市(江苏)、武陟县(河南)和孝感市(湖北)四地。事实上,关于董永的传说,在我县也流传甚广,而我们却没能很好的挖掘,殊为可惜。除此之外,我县五大文化中的重阳传说、李斯传说、伏羲传说、孔子厄蔡传说、蔡国传说,如加一梳理和归拢,每一项都是熠熠生辉的非遗文化品牌。

(五)传承濒危,后继乏人,时有断层之状况。时下,偶有艺人兴资建“厂”,均为“公司加农户”式的小型企业,且从事者俱为一些民间老艺人。大多数经营者甚至无“厂”无“坊”,形同一盘散沙。

三、个人建议

(一)加强管理机制,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工发工作。政府扶持,充分发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要对他们经常给予关注,及时解决在抢救工作中和产品促销方面出现的困难。鼓励他们多培训、多授徒,合资兴企,以持续化、品牌化的商业模式增进文化产业。

(二)扩大宣传,多渠道造势。可以通过电视新闻、建立网站、微信、报刊杂志广而告之;邀请专家学者定期召开亟待保护和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展”活动;与庙会、重阳文化节、蔡氏根亲及其它的文化旅游景点相结合,推出具有我县代表性的非遗工艺产品。

(三)组织专业人员,投入专项资金,不遗余力,挖掘尚未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现有的,务必加强非遗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它不仅仅是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的责任,做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承文化符号,更是我县每一位公民应负的使命。深信,只要群策群力,上蔡县的非遗之花将会争奇竞放,芬芳馥郁。

杨金生,毕业于河南省电影技术管理学校,助理管员。工作单位:上蔡县人民文化馆。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代表性重阳毛笔
写在重阳(外三首)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呼光华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致敬经典
重阳话“高”
旧毛笔的妙用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