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暖宫是女人一生的功课

2016-01-27钱麟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宫寒脾阳肾阳

钱麟

寒入子宫,真的会给你带来一系列麻烦。对于女性来说,暖宫是一生的功课。

寒入子宫问题多

温暖和健康息息相关。子宫温暖,体内气血运行通畅,子宫的各项机能才会运作正常,病邪没有机会下手,自然只能离你远远的。相反,如果寒邪侵入子宫,血气遇寒便凝结,各类疾病困扰便会趁机登门。

总体来说,宫寒易带来三方面的妇科困扰。首先,在生理期上,宫寒易造成经期量少、痛经甚至闭经。其次是非排卵期出现白带异常增多,质地清稀,同时伴随下腹冷痛、腰膝酸软的不适症状。更重要的是,宫寒会令整个生殖系统(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功能低下,导致不孕。

子宫虚寒根源是阳气不足

在中医看来,这种虚寒的症结在于阳气不足。医书有云: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为生命的原始动力,对人的整个发育生长、抵御外邪的能力都起着决定作用,肾阳不足会造成子宫发育不良。脾胃则负责消化、吸收、运送能量,脾阳不振则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也是导致子宫虚寒的一大原因。

遇到宫寒该怎么办?

中医用药:解决宫寒要靠“温”字诀

寒则热治,调理宫寒证温脾阳和肾阳是重点。在暖宫的处方中我们常会看到干姜和肉桂,前者暖脾阳效果较好,后者在暖肾阳方面能发挥较大作用。例如著名的金匮温经汤就运用了较多的干姜,这种炮制过的姜片比一般生姜温性更大,也更易将温暖脾阳的力量渗入经脉。

日常作息:休息好阳气才会足

众所周知,不吃寒食、冰饮,注意保暖是抵御寒气入侵体内的不二法则。此外,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也是养护阳气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劳则伤气。人在过度劳累时常会说:累得吃不下东西。劳累之后若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就会损伤脾胃之气,而脾与肾又是互助互促的关系,久而久之肾气也跟着受连累。其次,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使得熬夜晚睡成为家常便饭,长时间的透支最终损耗肾中阴精,“阳为阴之使。阴为阳之守”,阴气足能助长阳气充足,反之肾阴不足又会导致肾阳不足。因此,女性一定要保证休息,否则宫寒的麻烦可能要悄悄造访了!

三大妙招帮你暖宫

每周做3~4次“暖宫操”

新西兰女性医学专家露西·德鲁发明了一套适合家中进行的“暖宫操”。这套操一共两组动作,简单易学。更有实验证明,每周做3~4次“暖宫操”,子宫温度可提高0.15℃!

具体方法:

1、双膝自然分开,舒适地跪在床上,先挺直腰部,然后向前弯腰,让胸部尽量接近床面,保持5分钟。

2、平躺在床上,双膝弯曲,利用双脚的支撑力,将腰腹部抬起、绷紧,感觉子宫随身体一起收缩,并在空中保持3~5分钟。

在鹅卵石上快走

中医认为,“走则生阳”,所以若是有宫寒困扰,不妨试试快步走的锻炼方法。每天快步走30分钟,当天子宫血液循环速度即可提高10%!另外,建议你在鹅卵石上行走,石头可有效刺激足底经脉和穴位,进而调畅气血,改善子宫血液循环。

隔姜灸关元穴

把生姜片切成1厘米厚,在上面放一点艾绒,然后放在脐下二寸即三横指的地方做一个隔姜灸。这里是关元穴的所在,被称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常灸这个穴位有补肾阳、理气血的功效。采用隔姜灸一方面能避免艾灸时烫伤皮肤,另一方面生姜能增加艾灸温经散寒的功效,隔天这么灸一次,能让暖宫的效果更持久。

另外,若是没时间做隔姜灸,也可以把暖宝宝贴在小腹上。虽然不如隔姜灸药力强劲,但是持续的热力渗透肌肤也为子宫送去阵阵暖意。

猜你喜欢

宫寒脾阳肾阳
你还在怀疑自己“宫寒”吗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阎小萍教授运用“益脾阳,滋脾阴,健中土”辨治风湿病经验※
你还在怀疑自己“宫寒”吗
如何让子宫 “暖”起来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护脾阳、防脾湿脾好身体才好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浅谈湿困脾阳与脾虚湿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