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6-01-26李洪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川芎嗪丹参神经功能

李洪君

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

李洪君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丹参川芎嗪;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仅次于恶性肿瘤。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人群多以老年人为主,是因脑部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坏死[1],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文为探究急性脑梗死的有效疗法,对于本院近1年所收治的部分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现将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70例,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CT检查或MRI确诊。排除标准: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者、出血性脑梗死者、肝肾心肺功能不全者以及药物过敏体质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具有知情权,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可配合治疗。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7.2±6.5)岁;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并发症处理等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治疗,将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250ml生理盐水溶液混合,静脉滴注,1次/d。参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取20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50ml生理盐水溶液混合,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2]依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1%~100%,病残分级为0级;显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90%,病残分级为1~3级;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5%;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增加。总有效率=(治愈+显著+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实验组中治愈18例,显著10例,进步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参照组中治愈8例,显著12例,进步9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29/3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9.84±5.17)、(11.18±3.50)分;参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9.62±5.04)、(15.86±3.71)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颅内动脉血管壁病变、血液粘稠度增加等因素导致的,直接导致出现急性脑血栓症状,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状况。脑梗死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突然、进展快等特点,中医将其归属在“中风”范畴,多由血气瘀结所致[3]。急性脑梗死发作后,由于脑血流供应障碍,容易引发缺血缺氧症状,在神经细胞中会出现大量钙离子内流情况,同时所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均会对神经组织产生一定的损害作用,进而造成神经细胞坏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域以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中心区域的脑细胞已经死亡、属于不可逆的损伤,而缺血半暗带脑细胞损伤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的。其中仍然存在侧支循环,能够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脑缺血半暗带的血流、改善脑灌注,挽救神经细胞。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以丹参素、川芎嗪为主要成分,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血气的功效,可促进纤溶,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毛细血管网开放数量增多之后微循环的血流速度加快,还可纠正钙离子失衡[4]。川芎嗪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速度、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对于延髓呼吸中枢、脊髓反射兴奋也具有较好的作用。并可缓解脑部缺氧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二者合用,效果更佳,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扩张脑动脉,改善血液粘稠度。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的川芎嗪与丹参素的分子量很小,能够直接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利于红细胞流动,从而改善血流循环,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目的。此次研究中,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现象,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提示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刘梅.依达拉奉单用、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105-2107.

[2]耿国民,任国玉.丹参川芎嗪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中国药业,2013,22(6):108-109.

[3]王燕.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0):161.

[4]王国新,郑翠君.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50-2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144

2015-11-27]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川芎嗪丹参神经功能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