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

2016-01-26李淑坤莫晓聪季钰尧杨平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溶栓斑块心肌梗死

李淑坤 莫晓聪 季钰尧 杨平珊

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

李淑坤 莫晓聪 季钰尧 杨平珊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对所有患者采取静脉溶栓与抗凝等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经治疗,44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心力衰竭症状得到了减轻与纠正,心功能得到了改善,治愈后出院,有效治愈率为91.67%。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无效死亡率为8.33%。结论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采取相应的静脉溶栓与抗凝等治疗措施,对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与提升患者存活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的急性和持续性的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多伴有剧烈的胸骨后疼痛,硝酸酯类药物难以完全缓解,患者血清中的心肌酶活性出现升高,可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休克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多见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共有患者230万人,多见于40~60岁人群,患病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是临床上心血管危急重症常见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1]。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特点及有效治疗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对本院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比较与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73.2±2.6)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40例伴有典型的胸痛表现,8例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在6 h后均测得肌钙蛋白阳性并伴有心肌酶学的升高。3例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2例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2例出现休克并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对48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查出单支病变7例,双支病变32例,三支病变9例。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高血压30例,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及高血糖12例,合并糖尿病6例,男性患者全部有吸烟史。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对入院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的含量,同时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

1.2.2 治疗方法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以挽救濒死心肌、保护心脏功能为治疗原则,同时应对各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在ICU病房进行看护,采取溶栓、药物、抗心律失常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并使患者嚼服阿司匹林300mg与氯吡格雷片300mg,同时进行凝血功能检查与心肌酶谱检查,并在服药前做心电图检查。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作为溶栓药物,先对患者静脉滴注5000单位肝素,再用15mg进行静脉推注。接下来进行静脉维持给药,停药后再次给予肝素,剂量控制在800~1000单位/h,持续24 h,并监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控制在60~80 s[2]。此外,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12 h内将闭塞的冠状动脉开通[3]。而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心律失常,及时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等)进行治疗。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40例患者通过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等相应措施处理后,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在术后予以阿司匹林、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他汀类药物维持治疗。此外,对40例伴有典型的胸痛表现的患者,静脉注射2mg吗啡进行有效镇痛,对于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的患者口服地西泮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来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控,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观察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电图中ST段在治疗2 h内下降情况及胸痛表现。

2 结果

48例患者经治疗,44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心力衰竭症状得到了减轻与纠正,心功能得到了改善,治愈后出院,有效治愈率为91.67%。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无效死亡率为8.33%;其中2例因急性心力衰竭导致死亡,1例因心源性休克导致死亡,1例因顽固性心律失常死亡。

3 讨论

3.1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急性和持续性的冠状动脉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的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血栓附着在冠脉内导致了心肌梗死。当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后,纤维蛋白与细胞外基质被暴露,血小板发生激活,形成血栓,使得斑块的体积增加。由于多数的斑块在发生破裂后可以再次愈合,故不会有明显症状表现。可是,当形成闭塞性血栓时,便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目前对于硬化斑块发生破裂的诱因尚未有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在本组的患者中,过劳、暴饮暴食、激动、寒冷刺激等均可能是导致硬化斑块发生破裂的原因。如在进行体力劳动时,由于负荷过重,导致心脏的负担增加,并引起心脏需氧量的增加,然而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未能够充分扩张,冠状动脉压力急剧变化,使得剪切力增加,导致了硬化斑块的破裂[4]。

3.2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分析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可采用溶栓、药物、抗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疗法,并收住ICU病房进行看护,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患者的心脏负荷,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药物治疗时,可采用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断剂等进行治疗[5]。在6 h内对患者进行溶栓的治疗。此外,可采用相应的一般治疗手段,如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保持绝对卧床、维持氧气吸入等手段,并予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维持血浆蛋白水平来缓解患者的心肌水肿的症状,加快心肌细胞的修复[6]。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及早进行准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静脉溶栓与抗凝等治疗措施,这在对改善其预后质量、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存活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邢顺辉.急性心肌梗死在心血管内科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10):1855-1856.

[2]张平.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分析.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4):56-57.

[3]吕雅静,王晓宁.心电图在不典型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社区医学杂志,2011,9(8):79-80.

[4]段雄.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诊断及治疗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2(14):52-53.

[5]热比古丽·艾买提,玛合甫扎·阿巴白克力,努合尼木·衣斯拉木.老年心肌梗塞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6):59.

[6]刘兵华.老年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113-1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142

2015-11-27]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合作区浪头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淑坤);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莫晓聪 季钰尧 杨平珊)

猜你喜欢

溶栓斑块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