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空洞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6-01-26杨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

杨飞

结核空洞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杨飞

目的探究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结核空洞的效果。方法120例结核空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治疗3、18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18个月后,观察组阴转率分别为56.7%和81.7%,有效率分别为68.3%和91.7%;对照组阴转率分别为35.0%和45.0%,有效率分别为23.3%和45.0%。观察组阴转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结核空洞能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肺结核是肺部常见疾病之一,但耐多药肺结核由于其病原因素具有耐药性,治疗难度较大,在目前肺结核疾病临床治疗领域属于专业性难题。我国是肺结核疾病较为高发的地区,当患者出现耐多药结核菌的广泛播散后则更为严重[1]。本文对结核空洞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临床进展,现将临床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结核病院收治的120例空洞型结核病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3年。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基础治疗[3]:氨基水杨酸异烟肼3次/d,0.2 g/次;利福喷丁2次/周,0.45 g/次;左氧氟沙星2次/d,0.3 g/次;丙硫乙烟胺3次/d,0.2 g/次;丁胺卡那霉素1次/d,0.4 g/次;乙胺丁醇1次/d,0.75 g/次。另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增减药物服用量。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通过胸CT检查确定空洞的病变部位,在局部麻醉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通过导管空洞给药:1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0.2 g异烟肼、0.3 g利福平、0.2 g左氧氟沙星、0.2 g丁胺卡那霉素,介入治疗3次/周,用药4~8周后,检查血痰情况。术后侧卧1 h,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气胸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次研究根据《肺结核病症临床参考2005》[4]中有关结核空洞的评价标准。阴转率表现:连续2个月痰菌呈现阴性且不再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出现改善,经X线和胸CT检查病症得到显著改善;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3、18个月治疗后,观察组阴转率分别为56.7% (34/60)和81.7%(49/60),有效率分别为68.3%(41/60)和91.7%(55/60);对照组阴转率分别为35.0%(21/60)和45.0%(27/60),有效率分别为23.3%(14/60)和45.0%(27/60)。观察组患者的阴转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7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给予治疗后均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核空洞是肺结核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型,由于患者自身耐药性与细胞免疫力表现差异,病灶会交替出现吸收修补、恶化进展等[5]。有学者通过穿刺将单一药物通过导管注入空洞中,但是操作比较复杂,患者十分痛苦,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较大,因此未能得到普及。目前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主要采取传统药物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主要类型,传统药物治疗其治疗效果不明显,药效直接作用缓慢,且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加重的情况较多;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但手术价格与手术风险往往较高,术后恢复需要做好护理工作等,均对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造成一定影响。常规的用药方式由于纤维空洞具有的屏障作用使得空洞壁周围血管稀少,呈现硬化闭合的状态,造成药物无法到达空洞,因而难以到达病灶,所以治疗的效果较差是结核病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通过多次穿刺的方式经药物注入空洞之中的方式操作起来十分繁琐,且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近年来,随着CT在临床诊治中的广泛运用,其在结核空洞的治疗中也表现出很好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结核病院收治的120例结核空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治疗3、18个月后,观察组阴转率分别为56.7%和81.7%,有效率分别为68.3%和91.7%。对照组阴转率分别为35.0%和45.0%,有效率分别为23.3%和45.0%。观察组患者的阴转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结核空洞效果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结核空洞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患者痛苦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1]张进,杨余强.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结核空洞60例疗效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45-46.

[2]郑正,杨坤云,王永利,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置中心静脉导管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9-11.

[3]左伟.介入治疗耐多药结核空洞的探讨.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2):123-125.

[4]刘国泰,苏云开,张宏,等.CT引导经皮肺穿刺结核空洞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7(5):279-280.

[5]贺战科.结核空洞CT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药物介入治疗预后探讨.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9):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108

2015-11-10]

110101 沈阳市第二中医院

【关键词】结核空洞;CT;中心静脉;介入治疗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