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2016-01-26王芳陈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平片肠梗阻螺旋

王芳 陈海

比较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王芳 陈海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确诊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腹部X线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梗阻病因、部位及类型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95.0%(38/40)高于腹部X线的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的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诊断肠粘连、肠肿瘤和肠麻痹的准确率均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准确率较高,其在判定梗阻病因、部位及类型方面也较腹部X线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螺旋CT;急性肠梗阻;诊断价值;腹部X线

影像学检查在肠梗阻诊断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往临床上对肠梗阻的诊断多采用腹部X线检查,而大量的实践表明该方法的检出率较低,约有20%的患者表现为无异常,不能确诊。同时腹部X线在诊断肠梗阻的病因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医疗影像学的发展,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优势逐渐发挥出来,且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经济快捷的优点[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螺旋CT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确诊为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等,腹部有压痛、包块;听诊大多表现为肠鸣高调,有气过水声;经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腹部X线检查;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手术或病理结果等证实为肠梗阻病变。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5.5±15.5)岁。病程1~4 h,平均病程(2.5±0.8)h。

1.2 方法 ①腹部X线:患者取站立后前位与仰卧前后位,检查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②螺旋CT:使用64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由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扫描层厚为5.0mm,观察分析病变时采用0.625mm 薄层。部分患者采用增强扫描,选择碘佛醇为造影剂,经肘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速率为3.0~3.5ml/s,剂量2ml/kg。运用多平面影像重建法获得不同角度、方向的影像[2]。以上图像均由2名资深的放射科医师阅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及对梗阻病因、部位及类型判定的准确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其中病理诊断肠肿瘤22例,占55.0%(22/40),其中大肠肿瘤16例,占72.7%(16/22);小肠肿瘤6例,占27.3%(6/22)。近年来,肠肿瘤引发梗阻发病率已超越粘连性肠梗阻,尤其低位大肠癌引发肠梗阻最多见。肠粘连14例,占35.0%,肠套叠4例,占10.0%。其中机械性肠梗阻是指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单纯机械性肠梗阻无肠管血循环障碍;绞窄性肠梗阻有肠壁血循环障碍。动力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引起,无肠腔狭窄[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确诊率及肠梗阻类型判定比较 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95.0%(38/40)高于腹部X线的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螺旋CT诊断单纯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分别为20、11、7例,占95.2%(20/21)、100.0%(11/11)、87.5%(7/8)。腹部X线分别为18、3、2例,占85.7%(18/21)、27.3%(3/11)、25.0%(2/8)。螺旋CT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的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尤可显示肠壁内间断性弧形线状透亮影,提示肠坏死。

2.2 两种检查方法肠梗阻病因确诊率比较 经病理确诊40例患者中有肠肿瘤22例(55.0%),肠粘连14例(35.0%),肠套叠4例(10.0%)。其中螺旋CT诊断分别为22、13、3例,占100.0%(22/22)、92.9%(13/14)、75.0%(3/4)。腹部X线分别为6、12、2例,占27.3%(6/22)、85.7%(12/14)、50.0%(2/4)。腹部平片一般难以诊断梗阻病因,但螺旋CT在诊断肠粘连、肠肿瘤和肠麻痹方面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肠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肠梗阻的病情急、发展快,若处理不当,易转变为肠绞窄甚至坏死,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近年来,螺旋CT的广泛应用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肠肿瘤,在螺旋CT冠矢状位重建上,对于肿瘤的定位及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螺旋CT可有效的显示肠腔、肠壁及附近组织结构的变化,解剖关系清晰、全面且重复性好,可有效避免体内各种组织的相互重叠,迅速定位梗阻部位[4]。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了,螺旋CT在诊断率、诊断部分病因及类型方面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虽然检查简单、快速、费用少,但存在一定的漏诊率,且对梗阻的具体部位、性质及原因则比较难于作出精确判断。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其后果较为严重。螺旋CT在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时表现为肠腔内积气、密度不均、肠壁广泛增厚、腹腔积液等,可提高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率[5]。

综上所述,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准确率较高,其在判定梗阻病因、部位及梗阻类型方面也较腹部X线平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宗斌,梁社富,李佳.超声、螺旋CT、腹部X线诊断肠梗阻临床对比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4):2714-2717.

[2]汤林峰,顾春花.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联合诊断肠梗阻的价值评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307-308.

[3]刘波,江发良,黄玉海,等.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用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价值比较.当代医学,2015,21(10):43-44.

[4]赵虹.腹部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对肠梗阻诊断的对比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5):3557-3558.

[5]郝德君.螺旋CT对3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诊断的临床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3):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032

2015-11-10]

116100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平片肠梗阻螺旋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旋风“螺旋丸”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奇妙的螺旋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