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6-01-26魏丽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辽宁锦州1210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高血压

魏丽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辽宁 锦州 121000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魏丽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抗抑郁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抗高血压药物和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在抗抑郁和降血压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抑郁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干预护理;高血压;心理障碍;抗抑郁治疗

高血压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患病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目前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1].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进而使患者产生抑郁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对120例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获得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40例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35~82岁,平均( 59. 01±5.63)岁;已婚96例,未婚24例;初中以下26例,高中32例,大专37例,本科以上25例;工人39例,农民28例,干部27例,其他26例.观察组120例,男64例,女54例,年龄36~80岁,平均( 59. 62±5. 72)岁;已婚102例,未婚28例;初中以下28例,高中34例,大专38例,本科以上20例;工人35例,农民30例,干部28例,其他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具有可比性.1. 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抗高血压药物和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每日给予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 5mg,国药准字H20093801),剂量为5mg/次;给予患者口服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公司生产),1片/次,2次/d.治疗疗程为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护理人员应当积极的向患者宣讲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变的危害性以及诱发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等,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强进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例如每日饮食保持清淡,多食水果,有效控制高脂高糖的摄入,禁止吸烟饮酒,多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等.医护人员应当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患者产生信任感,树立自信心,积极配合接受治疗.同时也需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最大限度的减少靶器官受损,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克服消极、悲观的心理情绪,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避免因为精神刺激而引发情绪波动,进而有效改善抑郁心理,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

1. 3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心理和生活质量情况.抑郁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2]进行评分,生存质量采用HRQOL评分量表[3]进行评分,主要包括5项,即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和精神状况.

1. 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采用SPSS18.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况对比护理前对照组的抑郁评分为( 52. 68±6. 42)分,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为( 51. 08±4. 32)分;护理前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为( 52. 63± 6. 47)分,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为( 48. 82±2. 09)分.因此,观察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2. 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和精神状况等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P>0. 05) ;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对比(x±s,分)

3 讨论

抑郁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或精神障碍疾病,而高血压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认为,抑郁情绪和高血压疾病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血压患者容易引发抑郁症[4].因此,对高血压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十分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在抗抑郁和降血压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抑郁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姗.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治疗的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B,2014,( 8) : 33-33.

[2]吉云兰,崔秋霞,单君,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 ( 15) : 1401-1403.

[3]王清梅,刘跃晖,熊钰,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 ( 5) : 397 -400.

[4]苏琳,王岚.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 ( 7) : 1477-1478.

收稿日期:( 2014. 12. 08)

【文章编号】1007-8517 ( 2015) 04-0142-01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473. 54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数据挖掘技术的心理障碍预测模型研究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说说高血压这件事儿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