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泉肃州区甜叶菊的推广及应对问题的技术措施

2016-01-25韩志忠张国森蒋宏殷学云祁伟林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酒泉735000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乡农技推广站酒泉735000

中国糖料 2016年2期
关键词:甜叶菊苗床种子

韩志忠,张国森,蒋宏,殷学云*,祁伟林(.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酒泉735000;.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乡农技推广站,酒泉735000)

酒泉肃州区甜叶菊的推广及应对问题的技术措施

韩志忠1,张国森1,蒋宏1,殷学云1*,祁伟林2
(1.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酒泉735000;2.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乡农技推广站,酒泉735000)

综合分析甜叶菊得以推广的原因,理清了甜叶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提出应对问题的技术措施。做大做强甜叶菊产业,确保甜叶菊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甜叶菊;推广;问题;技术措施;肃州区

酒泉市肃州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在北纬39°10′~39°59′,耕地面积41300hm2(不含荒地),是河西重要的冷凉灌区。平均海拔1360m,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年均降水量87.7mm,年平均蒸发量为2148.8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6%,年平均日照时数3033.4h。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甜叶菊原产于南美洲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国境相接的阿曼拜山脉中,是一种多年生菊科双子叶草本植物,斯台维亚属,又名甜菊、甜草。甜叶菊的原产地环境条件与肃州区的环境条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属于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距离南回归线近,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降雨丰富,常年都在20℃以上。所以甜叶菊是喜欢湿热的短日照植物。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江苏、安徽等气候比较湿润的省区引进试验、示范推广。2005—2006年,肃州区甜叶菊引进试验取得成功,2007年开始示范推广,截止2015年,肃州区推广面积由2007年的267 hm2增加到2000 hm2,平均年增幅为28.6%。其产量由2011年的4500kg/hm2增加到5340kg/hm2,平均年增幅为4.4%,总产量达到1068万kg,平均收入达到53400元/hm2。而且种植的势头越来越强劲。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1 肃州区甜叶菊得以推广的原因

1.1甜叶菊的特殊功效与价值是推广的主要原因

1.1.1甜叶菊是继甘蔗、甜菜之后的第三大天然糖源作物甜叶菊糖(Steviol glycosides)是一类由甜菊醇(Steviol)连接不同数目的配糖体(Glycoside)组成的糖甙混合物,所含的主要甜味成分以甜叶菊甙(Stevioside)和RA甙(Rebaudioside A)两种成分居多,占80%以上,其中甜叶菊甙占50%~60%。甜叶菊糖有10大优点:⑴热稳定;⑵零卡路里;⑶对血糖无影响;⑷非可发酵;⑸纯天然;⑹酸碱性稳定;⑺比普通糖甜150~300倍;⑻防龋齿;⑼无褐变反应;⑽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甜叶菊甙的甜度是蔗糖的150~300倍,而甜叶菊糖含热量只有蔗糖的三百分之一。

1.1.2甜叶菊的特殊功用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试验表明,甜叶菊糖安全无毒,味质好。甜叶菊糖不但对人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相反,甜叶菊具有热量低的特点,吃了不会使人发胖,对肥胖症患者和糖尿病人比较适宜。具有调节血压,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降血糖、尿糖的作用。用甜叶菊煮水喝,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强壮身体的功效。同时还具有养阴生津,清热解毒,促进胰腺和脾胃功能等药用价值。甜叶菊与沙棘等多种中药作物组合研制,成为用于减轻中药汤剂苦涩味的重要组成成分,并且克服了血糖升高等副作用。

甜叶菊糖在体内不参与代谢,不蓄积,无毒性作用,其安全性已得到国际FAO和WHO等组织认可,日本食品添加剂团体早已联合确定甜叶菊糖为不需特殊限量使用的甜味剂。甜叶菊糖是良好的脂肪替代物,好的脂肪替代物不仅能降低热量,同时应具有热稳定性、乳化能力以及良好的润滑性等,最重要的是它应具有类似脂肪的质地和口感,大多数的脂肪替代物往往无法提供脂肪的组织质地。甜叶菊糖溶于水后,形成光滑细腻、脂肪似的凝胶,而提供极佳的脂肪质地。甜叶菊糖是优质的膳食纤维源,作为纤维的增补加入食品中时,除提供健康功能外,因其不似一般的纤维成分会吸收大量水分,而不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风味。甜叶菊糖与低聚果糖一样可促进人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而抑制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双歧杆菌数量的增加可以改变肠道微生态,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1.1.3甜叶菊是开发利用时间较晚的优质糖源作物甜叶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曾引起过国际重视,但由于战乱没有被及时发掘利用。由于它所处的生长环境湿热,形成的生长特性比传统大宗作物要求比较高。在引进试验、示范上受条件的限制,给大面积推广造成许多不便。如种子生产受地域条件限制、育苗困难及成本高等诸多不利因素,增加了甜叶菊推广的难度,自然市场需求的缺口就比较大。

1.2肃州区设施农业的发展为甜叶菊推广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甜叶菊是南半球低纬度条件下生长发育的植物,生育期在190~210d,而肃州区的无霜期平均只有130~158d,如果没有设施农业的支撑,甜叶菊在肃州区是无法完成生育周期的。肃州区设施农业面积6000 hm2,有些种植户苦于种植作物单一,没有好的种植作物,就把日光温室、拱掤用于甜叶菊育苗。而甜叶菊苗期生长比较缓慢,占用时间长,在肃州区冷凉条件下育苗期需60~70d。所以甜叶菊育苗占用的时间是甜叶菊全生育周期的三分之一。尽管这样,甜叶菊推广又在拉动设施农业的发展,其效益是双重互补的。

1.3甜叶菊栽培机制的形成与栽培技术的日益完善有力地促进了推广

引进试验之初,种植户充满疑虑,甜叶菊原产地在热带草原地区,在比较干旱冷凉的肃州区能否栽培?通过大量试验、示范,使种植户对甜叶菊栽培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充分确定甜叶菊对土壤、水质等要求不是太高。通过栽培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甜叶菊栽培的适应性也在不断提高,形成了适合本地栽培的技术体系。吸引了一些大场大户种植,已促成甜叶菊栽培育苗中心16个,年集中育苗量超过9000多万株,申请注册甜叶菊专业合作社91个,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专业化栽培运营模式雏形。为甜叶菊的订单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1.4甜叶菊较高的比较效益成了当地种植户的必要选择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比较疲软的市场环境,甜菜、洋葱、瓜类、茄果类等大宗作物的市场空间被挤占,订单及取得效益的困难在逐年增大。而甜叶菊种植效益却高于许多作物,而且随着栽培条件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而提高。平均干叶产量由试验之初的3900kg/hm2,提高到2015年的5340kg/hm2,有的超过6750kg/hm2。自然,甜菊栽培成了许多种植户的选择,从而促进了甜叶菊推广。

2 肃州区甜叶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甜叶菊推广面积的不断扩大,在水资源利用、栽培技术以及采收贮运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2.1水资源成了限制甜叶菊推广的主要因素

甜叶菊是需水量大的作物。生长期需浇水8~9次,按照传统的浇灌方法,每次需灌水1200~1350m3/hm2,累积灌水量在9600~10800m3/hm2,其有效利用率不足70%。仅灌水一项,成本达1500元/hm2以上。而且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与其它种植作物争水的矛盾日益加重。

2.2存在甜叶菊品种混杂且选购困难的问题

甜叶菊推广中品种混杂,质量低下,以次充好的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地影响了种植户的产量和质量。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品种优劣难于分辨,品种在选购及精选上无法做到精准选购。按现有的生产条件,北方地区甜叶菊制种实施困难,栽培品种只能依赖到外地购买。甜叶菊种子细小,顶端长有冠毛,易相互沾附。种植户在品种采购上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不掌握关键技术指标;花钱多,购买品种杂,但成苗率却很低。种植户难以通过眼观选购饱满的种子,品种特性更是听命于供应商。这样就很难保证品种和种子质量。

2.3种子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2.3.1育苗准备工作粗放突出表现在:种植户种子处理按各自的方便程度而进行,不按严格的技术要求去做。种植户采用就地取土,随意制作简单方便的苗床进行育苗,导致育苗质量差。

2.3.2在育苗关键技术上把关不到位首先是种植户对甜叶菊不实率、理论发芽率等客观因素掌握不够,导致出现购种、用种量、苗床面积、留地面积等一系列不该发生的问题。其次种植户对甜叶菊育苗所需的地表湿度、土壤温度、土壤酸碱度等关键因素的技术参数掌握得不清楚,导致出现一些管理问题。

2.4产品质量的保障性措施不完善

由于甜叶菊采收的是叶片,所取产品比较特殊,往往给种植户造成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叶片完好,就确认产品质量过关,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取决于所含甜叶菊甙的含量。致使种植户不按商品成熟的要求采收,还有部分种植户只按个人的方便程度采收,采收方法不正确,不按分批分株的要求采收;堆放环境差,场地小,没有配套的防风防雨防尘设施,周边有杂物甚至污染物等,这些不利因素都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3 肃州区应对甜叶菊生产问题的技术措施

水是农业的命脉。干旱缺水成为肃州区甜叶菊推广的限制性因素实属正常。针对上述肃州区甜叶菊推广出现的问题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应对甜叶菊推广提出以下技术措施。

3.1强化用水科学灌溉

强化用水要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行政用水制度,科学灌溉要落实好一切节约用水的技术措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关键是要把强化用水、科学灌溉的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3.1.1起垄覆膜双行栽培是甜叶菊推广的重要节水技术起垄覆膜双行栽培技术是经农业科技人员和种植户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集成技术。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增加采光面,提升地温,减少蒸发,丰产节水等作用。其优势作用完全超过了宽膜覆盖平作技术。把“宽膜覆盖平作”改为“起垄覆膜双行栽培”更有利于甜叶菊丰产节水。具体就是:种植幅宽100cm,其中垄宽60cm,水沟宽(操作行)40cm,垄高15cm。采用幅宽90cm的白色地膜覆盖,要做到精细平整。此项工作要在移栽前7~10d完成。根据地力状况,整地起垄与施入基肥相结合,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45000~60000kg,磷二铵225~300kg,云南磷肥750kg,硝酸钾肥或者硫酸钾肥300~375kg。先将云南磷肥与农家肥混拌均匀撒施地表,耙耱整平,用划行器划好起垄线与操作行线,再将磷二铵与硝酸钾肥或者硫酸钾肥沟播在起垄线内5~7cm的地表(双沟间距30cm,距离起垄线15cm),然后挖沟取土、起垄,垄高15cm,施肥深度达20~22cm,达到符合甜叶菊浅根系生长特性的需求。种植规格:株行距50cm×13cm~15cm,保苗127500~165000株/hm2。

3.1.2强推水肥一体化的应用水肥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在甜叶菊推广中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肃州冷凉灌区摆脱水资源不足的必需选择。水肥一体化技术涵盖的内容很多,要根据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条件的改善逐步实施,重在示范推广。

水肥一体化是把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水肥同步控制的现代农业技术,其关键就是:“水肥耦合”“随水施肥”“灌溉施肥”等。借助压力系统,根据土壤环境、养分含量状况、不同生育期需水需肥规律进行的不同需求设计,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

因此,在地下灌溉管网设施铺设完成的区域即可推广,仅仅加装药剂混拌和过滤装置即可。没有条件的区域要创造条件,抓紧推广应用。起垄覆膜双行栽培是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最方便的栽培模式。在垄上膜下双行中间开挖5cm×7cm宽的暗沟,铺设上微喷管、滴灌均可。这样节水至少在40%~50%,而且操作精准,简单方便,符合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

3.2甜叶菊品种选用及种子选购

要在选择好优势企业合作的大前堤下,经种植多年的实践证明,扦插育苗一般采用惠农3号、江甜1号、江甜2号等;种子育苗一般采用惠农4号、谱新1号等。这些品种总甙含量都在13%~15%,RA甙占总甙含量都在55%~65%。具有抗倒伏,抗逆性强,分枝多,产量高的特点。

解决选购种子优劣难识别的问题要从订单和信誉着手,寻求势力强,信誉好的商家,依据甜叶菊的自然不实率15%~30%,理论发芽率23%~78%、千粒重0.3~0.4g等决定性因素开出好的订单。针对甜叶菊种子细小,贮藏养分少,外皮组织疏松,水分和空气容易侵入,极易失去活力的不利因素,购买种子时,要考察好商家的生产、贮存种子的能力,现场堪验种子的包装是否完好;从种子的色泽上断定种子的贮存时间,以减少种子质量的不利因素。甜叶菊种子繁育有一定困难,为此可以探索用其母根繁殖育苗,此法在肃州区是否可行有待试验。具体方法参照“北方甜叶菊母根的日光温室假植技术”(陈荣,2015)。

3.3改粗放育苗为精细化育苗

3.3.1种子精选、脱冠毛处理要求种植户在全力做好种子选购的基础上,注重种子精选。一般采用风选法和水选法精选种子。风选法是在适当的环境下,用自然微风或电吹风将空瘪的种子吹去即可。水选法是结合播前浸种进行,将已搓去冠毛的种子放入适量的清水中,搅拌10~15min,再静置1~2h,捞出空瘪种子及杂物,淋干饱满种子进行催芽处理。

经风选过晾晒充分的种子包裹轻揉,或者用擀面杖轻微反复碾压,进行种子脱冠毛处理,以达到均匀一致、不伤种子、不影响播种质量为标准。一般播种量控制在1200~1500g/hm2为宜。

3.3.2育苗床的制作苗床制作要在播种前7~10d完成,规格:宽度120cm,长度以温室或者拱棚耕作面的宽度为宜,苗床深度15cm,育苗池制作好,要在平整的底部铺上驴、马粪或细碎的植物秸秆(壳)等热性介质,以利增温、疏松、透气,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然后在上面铺上营养土即可。苗床之间要留30cm的操作行,要做得比较坚硬,以备走人、制作小拱棚用。

3.3.3营养土的配制采用肥沃的田园土50%,细沙10%,优质农家肥40%,混拌均匀,密闭堆放10~15d。制作量要根据需要苗床的面积而定。至于小拱棚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因地制宜。在出苗期间或幼苗生长时一旦温度不能满足,需搭建小拱棚,采用180cm长、3cm宽的竹条做支架材料,用50cm长、3cm宽的方形木制橛固定竹条,采用幅宽250cm的棚膜覆盖,在室内采用绳索简单固定即可,以应对不良气候。

3.3.4温水浸种及药剂处理是苗齐苗壮、培养无病苗木的关键浸种、催芽与药剂处理是相互配套的技术措施,不能完全地分开进行。浸种需要在25℃的温水中浸泡12~16h,但不能超过18h。催芽需要在湿润的条件2~3d,每天早晚翻动一次。而药剂处理则是在浸种之后、催芽之前进行的技术措施,采用的化学药剂很多,要根据当地发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采用50%的多菌灵250倍液;或高锰酸钾5000倍液;或1%的福尔马林液等。处理方法:把种子放在纱布袋内先用清水浸湿,再淋去浮水后放入配好的药液中,浸泡10~15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催芽。

3.3.5育苗苗棚管理在全面做好一般化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把好以下关键环节技术关。

(1)温度管理:要通过多层覆盖或棚中棚等多种技术措施确保苗床出苗温度在20~28℃;苗床内温度超过28℃时,应采取遮光通风降温等措施,日平均气温超过15℃时,加大放风口或采用棚膜早揭晚盖等措施进行控制。

(2)苗床湿度管理:播种后通过喷晒细水(浇水要用细孔壶,以防冲出种子与幼苗),覆盖地膜等手段确保地表湿度保持到60%,不能有积水存在。从播种到幼苗2~3对真叶时,是抗旱能力最差的阶段,必须随时检查基质湿度,稍干就要及时浇水,使表土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以床土不粘不散,不滴水为浇水适当;待长出3对真叶后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育苗中后期如幼苗出现徒长现象应控制浇水。

(3)棚膜管理:从播种到2~3对真叶期,此期管理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播种后,每天要结合检查墒情两次,将覆盖于苗床的保温保湿膜拉起两次,与床面做分离处理,其目的是通风换气,以防到了去膜时因沾连带出种苗或种子。二是待种苗长出50%以上时,要及时而又轻缓地撑起地膜(即用简易支架将地膜撑起一段时间,尔后逐步去掉,以防闪苗)。但去膜要与气候、温室开关帘、拱棚风口开关等措施有机结合,相互配套才行,不能单方面进行(即去保温保湿膜要因天气、开关风口等情况酌情而定)。

(4)蹲苗:进入5月要为中下旬的移栽做蹲苗处理。要通过适量控制水肥,加大防风、降低湿度等技术措施提高甜叶菊露地移栽的适应能力,以促缓苗。

3.4科学采收,妥善贮运

3.4.1依法制定、完善甜叶菊质量收购标准并宣传到位在纸质协议上尤其要约定清楚收售甜叶菊干叶的含水量(≤11%)、商品叶片的色泽、杂质类型及含量、碎片化程度等主要指标。让农民做到心中有数。

3.4.2适时科学采收进入9月中下旬,当甜叶菊植株出现花蕾时,是叶片含糖苷量最高的时候,应及时收获。要做好分批分株采收工作,不能图方便省事而一次性采收。一般50%的植株长出花蕾时,开始收割。第一批收割长出花蕾的,未长出花蕾的留到下一批收割。

3.4.3晾晒场地的制作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晾晒棚制作时要与杂物及垃圾场保持有效隔离。种植户可根据甜叶菊种植的面积合作搭建晾棚。一般1hm2种植面积搭建600 m2的晾棚即可够用。采用5~6层的立体层架进行分层晾晒。地坪用棚膜覆盖,棚顶与周边采用石棉板、油毛毡、棚膜结合使用,确保防雨防尘。

3.4.4把好晾晒关,做好收储工作对处理完好的干叶商品要及时贮运、销售。收储期间若遇到连续阴天要做好二次检查二次处理工作,防潮防霉,以确保产品质量。

[1]柴再生,陈年来,赵文怀.河西走廊发展甜叶菊的优势分析及超高产栽培措施[J].中国糖料,2011,33(1):50-51.

[2]殷学云.河西冷凉灌区甜叶菊扦插育苗及根蘖繁殖技术[J].中国糖料,2011,33(1):52-54.

[3]隋好林,王淑芬.设施蔬菜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概述[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5.

[4]殷学云,高龙,毛德新,等.肃州区甜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糖料,2016,38(1):76-77,80

[5]原海燕,黄苏珍,佟海英,韩玉林.早熟兼高RA苷甜菊新品种‘中山2号’的选育[J].中国糖料,2015,37(6):5-6

[6]黄苏珍,原海燕,杨永恒,佟海英.高St苷甜菊新品种中山5号的选育[J].中国糖料,37(4):18-19

[7]马磊,石岩.甜叶菊的综合开发利用[J].中国糖料,2009,31(1):68-69.

[8]南文章.河西走廊灌区甜叶菊效益分析及种植技术[J].中国糖料,2013,35(1):57-58.

[9]陈志国.河西走廊地区甜叶菊精简化栽培技术[J].中国糖料,2013,35(2):58-59.

[10]陈叶,郝宏杰,罗光宏,王治江.甜叶菊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糖料,2014,36(4):76-78.

[11]麦柳明.保健食品甜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APgu401oF2ffK86W1Lzdl941KYfrv-gm1kxlf8q4OnuVzigKRfs JuAYJBhxOw9UyS6wrgO7JpgVbdbZG08asDuq3uOvRlmnDSSmJvfnFBiK,

[12]女人邦.植物甜菊叶的功效与作用甜菊叶有什么食用价值[EB/OL].http://www.ladyband.com/article/00856396.shtml,2015-11-21.

[13]陈荣.北方甜叶菊母根的日光温室假植技术[J].中国糖料,2015,37(3):55-57.

S566.9

B

1007-2624(2016)02-0077-04

10.13570/j.cnki.scc.2016.02.029

2016-01-20

韩志忠,男,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jqschzz@126.com

殷学云,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yxy09375910867@163.com

猜你喜欢

甜叶菊苗床种子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桃种子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北方地区甜叶菊的成株移栽室内采种技术
可怜的种子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不同晾晒方式对甜叶菊茎叶质量的影响
浅谈甜叶菊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