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甜叶菊膜下滴灌技术

2016-01-25高长发武威市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武威733000

中国糖料 2016年2期
关键词:甜叶菊河西走廊生长

高长发(武威市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武威733000)

河西走廊甜叶菊膜下滴灌技术

高长发
(武威市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武威733000)

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全面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河西走廊地区推广甜叶菊膜下滴灌技术的优势进行探讨,提出了适宜的操作技术。

甜叶菊;膜下滴灌技术;河西走廊地区

甜叶菊属菊科,甜菊属,甜叶菊种,别名糖草、甜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1]。随着人们对甜叶菊糖认识程度的逐步提高。近几年甜叶菊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大面积的推进种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武威市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地形平坦、质地良好,为绿洲平原灌溉农业区,年日照可达2550~3550h,年平均气温5.9~9.3℃,平均昼夜温差15℃,年无霜期160d左右[2],但是境内降水稀少,农业用水主要依靠祁连山雪水,缺乏有效的补充水源,近年来随着祁连山雪线的上升,加之黑河分水到下游、石羊河流域增加生态用水、黄河流域受“分水指标”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状况日益紧张,水资源严重不足引发的用水矛盾成为制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瓶颈。据南文章[2]的研究:甜叶菊在栽培过程中用水量为7500m3/hm2,与同播种面积下的地膜玉米相同,比小麦高1200m3/hm2,相比之下属于高耗水作物,但是其水效益比玉米高2.7元/m3,比小麦高3.1元/m3,属于高效高耗水经济作物。为此,深入实施河西走廊地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水效益,是促进灌区高效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任务,研究甜叶菊的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3]。

1 甜叶菊膜下滴灌的技术优势

1.1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发病率

甜叶菊虽然喜湿耐旱,但是河西走廊地区6—7月份气温高达36~40℃,极易引发干热风灾害性天气。而6—7月份正好是甜叶菊生长的旺季,大水漫灌容易引发田间湿度升高,造成白绢病、灰霉病等田间细菌性病害的流行。采用膜下滴灌后,田间湿度大幅度下降,减少病害的发生,保证了甜叶菊的叶片质量。

1.2节水效果明显,降低甜叶菊种植成本

高耗水量在增加种植成本的同时,加剧了农业水资源短缺的局势,引起用水矛盾突出。甜叶菊一个生长周期的用水量达7500m3/hm2,和大田地膜玉米的耗水量大致相同,采用膜下滴灌后在大幅度降低用水量的同时,提高了甜叶菊的水效益,增加种植收益。

1.3长势增强,促进甜叶菊生产性能的提高

甜叶菊喜湿耐旱,传统种植条件下田间的温湿度受气候、光照的影响较大,致使甜叶菊定植后缓苗慢,影响着甜叶菊移栽后生长性能的进一步发挥。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后,可人为控制甜叶菊生长区域内的土壤含水量,充分利用甜叶菊耐旱的特性,增加甜叶菊长势,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1.4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地防除草害

草害是影响甜叶菊正常生长和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采用膜下滴灌后,地膜之间空白行含水量减少,膜下的湿度增大,杂草得不到有效的生长水分和阳光自然枯死、捂死。据试验,膜下滴灌技术肥料利用率可比常规覆膜灌溉提高30%以上,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能根据甜叶菊生长阶段水肥需求状况进行定量施肥,将肥料供应在耕层区域,促进根系对肥料的及时吸收利用。

2 甜叶菊的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甜叶菊在种植过程中主要是采取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膜下滴灌技术主要是在移栽后的大田内实施,主要涉及移栽前的准备、移栽后的田间管理和收获。

2.1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2.1.1整地与施肥严格执行轮作倒茬制度,在移栽前10d左右进行精细整地,整地前施入腐熟厩肥1500kg/667m2,整平地块后均匀撒施磷酸二铵300kg/hm2和尿素75kg/hm2。用旋耕机将土地耕作1次,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均匀,达到墒足、地平、土碎、地净,以利于保墒。甜叶菊对于除草剂比较敏感,故在整地后不能在土壤表面喷洒任何除草剂。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40mL兑水50kg进行地面喷雾,防止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4]。

2.1.2覆膜及铺设滴灌带采用宽幅为1.4m的黑色地膜,用覆膜铺带一体机进行一次性覆膜及铺设滴灌带,一膜两带,膜间间距控制在40cm之内[3]。

2.1.3浇定植水在甜叶菊定植前3d布好滴灌支管、辐管,连接毛管,保证滴灌管网的正常运行。布置好管网后立即进行滴水,定植水要根据土壤的墒情决定,一般控制在600~700m3/hm2,以膜面湿印相接、土壤含水量达到60%,湿土深度20cm为宜。严防积水,造成土壤含水量过大,引起甜叶菊移栽后沤根,造成缓苗慢,影响产量。同时要加强对滴灌带的仔细检查,发现跑冒滴漏现象的要及时进行补接。

2.1.4移栽甜叶菊达到5~7对真叶,苗高8~12cm时带土起苗后,用自制的移栽打穴器进行打穴移栽,株距控制在12~15cm错行栽植,保苗以165000~180000株/hm2为宜,移栽后培土封住穴口,适当在穴口周围压土,防止跑墒[5]。

2.2移栽后的田间管理

2.2.1加强水肥管理甜叶菊喜温怕涝,夏季高温,水分和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时,下部叶片容易脱落,造成甜叶菊的减产,影响甜叶菊的种植效益[6]。为此应结合滴水滴施易溶性微量元素肥料,滴水限额为450 m3/hm2,之后每15~20d滴1次水,每次滴水限额控制在450~500m3/hm2,整个生育期滴水8次,总耗水3600~4000m3/ hm2。7月份是甜叶菊有效成分积累的关键时期,应结合控制滴水水量,随水滴施硫酸锌、磷酸二氢钾等微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7]。

2.2.2适时摘心甜叶菊具有顶端生长的优势,采取轻度摘心技术可调节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关系,增加侧枝的生发,促进植株的纵向生长和营养的合理分配,防止甜叶菊植株徒长,增加产量[8]。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当甜叶菊植株长至20~30cm时(应注意长势不良时不能进行摘心),把位于甜叶菊植株顶端的生长点摘除,让其自然生长5~7d后,再将植株的生长点进行摘除,在反复摘心完成后结合滴水滴施尿素150 kg/hm2,使植株达到合理的株形和生长高度。

2.2.3中耕除草在滴完三水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促进甜叶菊根系生长的同时,减轻田间杂草对甜叶菊生长的危害。对膜下的杂草采取膜上覆土压除,对地膜间空白区域内的杂草可采用人工铲除或用克无踪、百草枯加漏斗型定向喷雾罩进行定向喷雾防除。

2.2.4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大田的田间湿度大幅度降低,甜叶菊斑枯病、黑斑病、褐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轻微,主要是加强苗期立枯病、病毒病的预防,及移栽前地下害虫和移栽后叶面害虫的防治。

2.3收获

甜叶菊叶片中的甜菊糖苷在甜叶菊盛蕾期含量最高,故应选择在9月下旬,采用人工或机械收割后,当天拉运至平坦宽敞的场地铺上彩条布后进行晾晒。或是在种植地块内采用搭建层架式晾晒架的方式进行晾晒[9]。晾晒至叶片水分降至8%时,用枝条轻打抖落后,即可装入袋内以备出售。

3 讨论

3.1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高效的农业节水技术,已在多种农作物上试验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重要的是其技术本身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这项技术的实施对于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社会水资源紧张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受条件所限,仅对河西走廊地区甜叶菊的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概述,对于传统灌溉与膜下滴灌对比条件下甜叶菊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状况缺乏一定的分析研究和理论依据,这是下一步试验要做的。

3.3建议加强对甜叶菊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和在与传统灌溉对比条件下甜叶菊叶片中甜菊糖苷含量变化情况的研究分析,为下一步深入推进甜叶菊的膜下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农业智能控制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韩春梅.甜叶菊的田间管理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3(3):35-36.

[2]南文章.河西走廊灌区甜叶菊效益分析及种植技术[J].中国糖料,2013(1):57-58.

[3]苏毓杰,宁虎学.膜下滴灌技术在甜菜上的应用可行性分析[J].中国糖料,2015,37(3):53-54.

[4]陈荣.北方甜叶菊母根的日光温室假植技术[J].中国糖料,2015,37(3):55-57.

[5]柴再生,陈年来,赵文怀.河西走廊发展甜叶菊的优势分析及超高产栽培措施[J].中国糖料,2011(1):50-51.

[6]周兴海,陈林年,左治舜,等.临泽县开发种植甜叶菊的优势效应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3):20-21.

[7]雒淑珍,赵继荣,魏玉杰,等.河西绿洲灌区甜叶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23):69-70.

[8]田兆玲.甜叶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57-58.

[9]侯国虎.不同晾晒方式对甜叶菊茎叶质量的影响[J].中国糖料,2015,37(5):49-50

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Techniques of Stevia in Hexi Corridor

GAO Chang-f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of Wuwei City Liangzhou District,Wuwei 733000)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to fully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advantages of 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technology of stevia, and proposed appropriate operating techniques in Hexi corridor region

stevia;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techniques;Hexi corridor area

S566.9

B

1007-2624(2016)02-0050-02

10.13570/j.cnki.scc.2016.02.019

2015-05-22

高长发(1983-),男,甘肃武威人,助理农艺师,大学,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赵国生(1986-),男,甘肃武威人,大学本科,电子邮箱:138935210922@163.com

10.13570/j.cnki.scc.2016.02.021

猜你喜欢

甜叶菊河西走廊生长
碗莲生长记
在河西走廊聆听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北方地区甜叶菊的成株移栽室内采种技术
河西走廊沙漠开发区饲用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生长在春天》
不同晾晒方式对甜叶菊茎叶质量的影响
河西走廊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