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11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病因及妊娠结局的分析

2016-01-22黄婉茸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2期
关键词:胎膜早产死亡率

黄婉茸

(广西防城港市人民医院 广西 防城港 538000)

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因素。发生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产妇发生分娩并发症的几率可显著增高,其围产儿的死亡率也会随之上升[1]。目前,胎膜早破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发生感染、胎位异常、胎膜结构异常、宫腔内压力异常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可增加产妇胎膜的脆性,进而可导致胎膜早破[2-3]。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11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产妇根据孕周的不同分为孕28~34周组与孕35~36周组,在其分娩后对比分析其病因及妊娠结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110例患者均为2013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产妇。这些产妇的年龄为23~39岁,平均年龄为(31.76±2.47)岁,其中有初产妇71例,经产妇39例,其孕周为28~36周,平均孕周为(31. 6±1.2)周。将这些产妇根据孕周的不同分为孕28~34周组(42例)与孕35~36周组(68例)。

1.2 方法

在两组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后,密切监测其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常规指标、羊水、宫缩等情况及其胎儿的胎心音、是否发生宫内感染等情况。产妇发生胎膜早破的时间若在12 h以上,应为其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产妇的孕周若<35周或其宫口开大<4 cm,可为其应用硫酸镁抑制宫缩,并为其肌肉注射地塞米松,以促进其胎儿成熟。产妇的孕周若>35周,可为其应用促胎肺成熟药进行治疗,然后等待其自然临产。一旦产妇出现异常的情况应立即为其采用合理的方法中止妊娠。在两组产妇分娩后对比分析其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分娩的方式、其发生分娩并发症的情况及其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本研究中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原因的分析

在本研究的产妇中,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为有流产引产史的产妇有21例,占19.09%;为胎位异常的产妇有19例,占17.27%;为发生生殖道感染的产妇有16例,占14.55%;为罹患肝内胆汁瘀积症的产妇有14例,占12.73%;为罹患妊高征的产妇有11例,占10.00%;为发生羊水过多的产妇有7例,占6.36%;为双胎妊娠的产妇有6例,占5.45%;为性生活过频的产妇有4例,占3.64%;为存在子宫畸形的产妇有3例,占2.73%;为不明原因的产妇有9例,占8.18%。

2.2 对本组产妇分娩方式的分析

在本研究的产妇中,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有78例,占70.91%;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有32例,占29.09%。与孕35~36周组产妇相比,孕28~34周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较高,剖宫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2,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分析

2.3 对两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分析

在本研究中产妇的新生儿中,发生并发症的新生儿有28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14%;死亡的新生儿有4例,其死亡率为3.45%。孕28~34周组产妇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78%(16/46),死亡率为6.52%。孕35~36周组产妇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17.14%(12/70),死亡率为1.43%。与孕35~36周组产妇的新生儿相比,孕28~34周组产妇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2,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的死亡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16,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两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分析 (例)

2.4 对两组产妇发生并发症情况的分析

在两组产妇中,共有15例产妇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64%。孕28~34周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05%,孕35~36周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29%。两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9,P>0.05)。

3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产妇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主要为有流产引产史、胎位异常、发生生殖道感染、罹患妊高征等。孕周越小的此病患者其胎儿的体积越小,其进行自然分娩的难度也越小[4]。但是,产妇在发生胎膜早破后其羊水已经流尽,在发生宫缩时其胎儿受到的压迫不能得到羊水的缓解,故其胎儿易发生宫内窘迫[5]。在发生早产时,产妇的胎儿各器官的发育均不成熟,不能耐受宫缩的压力,易发生宫内缺氧的情况,若其胎儿存在颅骨骨化不全的情况可因不能耐受宫缩的压力而发生颅内出血。临床医师应根据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实际情况为其合理地选择分娩方式,并适当放宽对其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指征[6]。延长胎龄是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有效措施。延长此类产妇胎儿胎龄的方法主要包括使产妇卧床休息、抬高臀位、使用硫酸镁、肾上腺素类药物抑制宫缩等。在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其病情,一旦发现其有宫内感染、胎儿窘迫等情况应尽快采取措施使其终止妊娠。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进行治疗可取得促进胎肺成熟的作用,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发生此病的严重程度[7]。在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后,其胎儿失去了胎膜的防护,在发生宫缩导致的负吸作用下[8]其生殖道的细菌可发生上行感染,使其胎儿发生感染性疾病。因此,在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进行治疗时应合理地为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总之,在严密监测产妇体温、呼吸、心率、血常规指标、宫缩情况及胎心情况的前提下,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延长其孕周(尽可能将其孕周延至35周以上)、促进其胎肺成熟,并积极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降低其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1] 王金梅.10例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 ,2012,18(16):2681-2682.

[2] 徐建平,王彦林,徐玉苑.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例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18(10):627.

[3] 赵素霞,庄素霞.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2,14(18):140.

[4] 崔改莲.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1):2037-2038.

[5] 陈立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300-301.

[6] 张慧丽,刘叶花,何玉甜.有无明显诱因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临床对比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2):129-130.

[7] 王瑞.7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J].重庆医学 ,2011,40(27): 2780-2781.

[8]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7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 (15):119.

猜你喜欢

胎膜早产死亡率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