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管理创新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

2016-01-22张绍刚

中国有色金属 2016年3期
关键词:有色金属常态精细化

张绍刚|文

当中国经济进入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的新常态,身处市场最前沿的企业该如何提质调速?笔者认为面对新常态,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创新。

近年来,随着有色金属价格的大幅下跌,有色金属行业步入了阴冷又漫长的“寒冬”,同时由于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中,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给有色行业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低成本优势丧失,产品附加值不高,盈利能力不强等各种深层次问题凸显。

如何摆脱行业困境已经成为有色金属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当中国经济进入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的新常态,身处市场最前沿的企业该如何提质调速?面对新常态,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创新。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对于企业来说,创新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转型需要,更贯穿企业从创建到成长壮大的整个过程。本质而言,企业创新,不仅要专注于适应市场的需求,更要前瞻性地去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改革关头勇者胜,创新潮头智者胜。

企业要培育发展新动能,就必须以新思维,推动管理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不能坐等观望,而要主动创新,开拓新思维,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在市场搏击中强筋健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新常态下,企业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勇闯改革深水区。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产权多元化改革,拓宽企业投资渠道,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新常态下,企业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2015年,备受关注的《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十三五”规划出台,我国的经济结构将加速转型,必将释放出新一轮活力与动力,给有色金属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有色金属企业应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以管理为切入点,以创新为手段,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积极“调结构、转方式”,以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行业的提升。

如今,面对“新常态”,有色金属企业只有创新才能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壮大,只有创新才能在新的发展浪潮中免遭淘汰。新常态下有色金属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搭建管理创新平台 谋求发展新动力

一是在原有的传统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基础上,搭建新型技术创新平台,依托新型平台,采用“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等方式,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实现科技成果、科技金融、高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通过“联合攻关”、“对外借脑”等形式,建立各种横跨组织内外的开放创新平台,形成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驱动模式。

二是针对党中央面向全局和未来,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新思想、新要求,积极建立群众性创新平台,完善各种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发员工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凝聚企业所有员工的聪明才智,实现挖潜增效和创新的目的。

创新精细化管理 实现提质增效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不断适应新形势和安全、高效、和谐运营的需要,也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需要。目前,由于人工成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能源成本等各种成本高企,严重挤压有色金属企业利润。因此,在精细化管理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实现提质降本增效,仍是企业确立市场优势地位的重要途径。

一是要增强全员参与意识。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管理者,每一位职工都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过程,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对于用心的企业,能培养职工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职业习惯,这样的企业一定是有执行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企业的目标就能较为顺利地实现。

二是要改变思维方式,在变中求生存,在变中求发展。精细化管理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是对传统的旧管理体制的一种冲击和挑战,是一个不断扬新弃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更是企业从管理随意化向规范化转变、从经验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变、从外延式低效增长向内涵式高效增长转变、从机会型企业向战略型企业转变的过程。

三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人力现状和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应对措施,应依靠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逐渐形成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做到既要重点突破,又要长期培养,使精细化管理步步为营。

挖掘“互联网+有色金属”潜力 推动创新升级

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创新战略,是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互联网+有色金属”将使有色金属产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环节实现互联网化、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产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在不同企业中合理分配,行业结构、产能规模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重组调整后将更加趋于合理。

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的精神,任何一个传统行业都可以和互联网进行生态链上的合作,在这个生态链上,企业把自己最内核的部分做好,而将不擅长的部分交给其他专业的公司去做,这样才是有效的结合。

推进改革 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2015年发布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重点提到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提到了“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

首先,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使国有企业经营的独立性更强,市场化程度更高,市场化的运营效率就更容易逐步提高。更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其次,由于国有企业具有国家政策支持、人才积累、监管手段、规范管理等优势,民营企业具有市场适应性较快、决策高效、以结果为导向、用人和管理机制灵活等优势,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各扬所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活力,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建立真正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有色金属企业可以从实现资产增值保值的目标出发,通过股份制改造、公司上市、产权交易、引进战略投资者、并购重组、和投资新项目等方式,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破解难题 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

面对激烈的国际化、市场化竞争,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卸掉历史包袱,对有色金属企业发展破题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有色金属企业应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坚决破冰,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全面与市场和国际接轨。

一是建立市场化的用人选人制度,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二是通过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不同身份的价值补偿,逐步消灭职工身份差异。三是引进职业经理人,建立职业经理人契约化管理制度,实行市场化薪酬协商机制。四是针对骨干员工探索建立员工持股、技术入股、增量奖股、期股期权等长效激励机制。五是建立管理人员问责机制,实施中层管理人员聘任期满考核管理,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实行企业领导人员长效风险金和廉洁风险保证金制度。

猜你喜欢

有色金属常态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有色金属设计 欢迎刊登广告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