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6-01-18龙建竹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8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密度

龙建竹

(乐至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至 6415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患者在并发骨质疏松症时,其骨质疏松症的病情易被漏诊,进而可发生骨折等并发症,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1]。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成果显示,唑来膦酸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为了分析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我院将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者加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其L2-L4、股骨大转子、股骨颈处的骨密度及VAS疼痛评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背疼痛的症状,其病情均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及1994年WHO推荐的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这些患者均排除了年龄>60岁、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骨转移及在3个月内曾服用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等可能。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与B组。在A组25例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0例,其年龄为62~80岁,平均年龄为(65.32±4.54)岁。在B组25例患者中,有男性14例、女性11例,其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为(64.51±4.6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A组患者应用碳酸钙D3与骨化三醇进行治疗。碳酸钙D3的用法是:口服,600mg/次,1次/d。骨化三醇的用法是:口服,0.25μg/次,1次/d。为B组患者在采用A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其用法是:静脉滴注,5mg/次,每年用药一次[2]。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3年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及进行治疗3年后对比分析其VAS疼痛评分,相关的评分标准为:患者的腰背部若无疼痛感可计0分,其腰背部若有轻微的疼痛感可计1~3分,其腰背部若有明显的疼痛感且会影响睡眠可计4~6分,其腰背部若有剧烈的疼痛感、难以忍受可计7~10分。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及进行治疗3年后分别采用X线BMD仪检测其L2-L4、股骨大转子、股骨颈处的骨密度。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EXCEL(03版)进行逻辑校对,采用最新的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VAS评分的分析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VAS评分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VAS评分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在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分析(X±s;分)

2.2 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各部位骨密度的分析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L2-L4、股骨大转子、股骨颈的骨密度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L2-L4、股骨大转子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各部位骨密度的分析

表2 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各部位骨密度的分析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A组比较②p<0.05

分组 例数 L2-L4 股骨大转子 股骨颈A组 25 治疗前 0.69±0.16 0.71±0.12 0.62±0.17治疗3年后 0.86±0.19① 0.75±0.13① 0.67±0.18①B组 25 治疗前 0.70±0.16 0.70±0.12 0.62±0.16治疗3年后 0.96±0.23①② 0.82±0.19①② 0.72±0.26①②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类疾病。此病患者血糖的水平若未能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可发生多个系统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的微结构受到破坏、骨量降低、骨的脆性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研究发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几率较高。据相关的文献报道,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约为50%,其骨折的发生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3]。唑来膦酸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恶性高钙血症、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尤其在预防女性绝经后骨量丢失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4]。此药对骨转换活跃区的亲和力极高,在进入破骨细胞后可有效阻断甲羟戊酸的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内合成细胞结构蛋白所需酶的活性,降低破骨细胞的含量,进而可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骨密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王玉容,方向明,叶文春等.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研究[J].四川医学,2015,(1):69-71.

[2] 陈发秀,彭乐.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4-57.

[3] 张娜,丛静,于灵芝等.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变化及唑来膦酸的影响[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4):495-499.

[4] 赵旭,崔敏,于灵芝等.1型糖尿病大鼠Runx2、O sterix表达变化及唑来膦酸的干预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6-61.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密度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