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世界视角看中国食品安全治理

2016-01-06褚沙舟

中国名牌 2015年22期
关键词:转基因食物食品

褚沙舟

2015年9月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正式提出15周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如何评价中国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所做贡献?怎样看待中国新版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如何建构食品安全的“国际共治”格局?日前,本刊记者就食品安全领域热点问题专访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水土司司长Parviz Koohafkan先生。

问:2015年9月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正式提出15周年,据您的工作经历与观察,您如何评价中国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所作出的贡献?有哪些中国经验值得世界分享?

答: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人口总量居世界首位,城市和农村的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合作发展目标实现及千年发展目标中贡献较大,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在减少饥饿人口、减少贫困人口、 促进粮食产量与安全等方面有明显提升且值得肯定,中国持续增长的人口和蓬勃发展的经济,将促使中国在联合国未来可持续性发展扮演重要角色。

问: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包括农业资源的高强度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举世瞩目。然而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深,中国高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度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的未来才能得到保障,耕地面积污染问题是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应该再次回到农村地区,重点要实现农村的绿色环保发展,将“绿色化”带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方程式中,以此实现农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问:如何使居民的饮食结构更加健康、绿色?

答:据我的观察研究,中国在传统农业发展时期,居民的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谷物食品与素食居多,但现代社会居民饮食结构更多偏向肉食、糖、油以及快餐等。在中国农业发展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长此以往将会打破食物多样性并出现个别种类的食物短缺,由此将导致因饮食不合理的病患增加,药品和医疗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以肥胖症为例,目前发展中国家患肥胖症的人越来越多,这与食物结构多样性的缺失有很大关系。所以,中国要实现农产品供给和环境保护的平衡,重点在于如何教育下一代吃健康的多样化食品与素食,从食品消费端引导上游农产品供给端的绿色环保发展。

问:您是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的?

答:我在转基因领域研究工作多年,很多食品生产商谎称转基因食品很安全,但这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从现有情况来看,转基因食品并非真正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相反却带来了疾病与问题。此外,目前全世界粮食总量的30%都被浪费掉了,所以我们并不需要通过转基因增加粮食产量,中国的粮食供给量完全可以满足本国人民,所以不需要过多依靠施化肥、撒农药、发展转基因食品来增加产量,相反,中国应该致力于增强食品多样性,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问:目前中国的部分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进口食品,如去澳大利亚、新西兰购买奶粉,你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时会购买许多进口食品吗?中国应该如何重建消费者的信心?

答:我曾在世界多国游历,中国饮食因种类繁多、偏素食、烹饪手法恰当且味道独特,而成为我的最爱。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更多与工业化、食品加工和集约化农业有关,我认为中国消费者没有必要过分依赖进口食品,相反中国消费者应该对本国的农业和饮食传统引以为豪。在重建消费者信心的问题上,一方面需要发展更平衡的食物生产体系,例如鼓励家庭耕作、小规模耕作、多样化耕作等;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与弘扬中国的食品安全发展措施以及优良的饮食文化。

问: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目前中国新修订的、号称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从源头抓起、落实生产经营者责任、规范各项标准、完善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处罚力度。您认为应该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答:法律可以起到一定约束效力,但也应该在此基础上更多地思考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的生产加工管控。在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指导下,拥有良好的水质、空气且去除过多的工业加工流程,就可以保证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消费,如鱼池稻田生态循环系统,这些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在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问: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话题,您认为应该如何构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格局?中国与欧洲之间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分享?

答:建构食品“国际共治”格局的关键在于教育下一代年轻人如何爱护与享受食物,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经常食用快餐,营养的失衡与不科学饮食习惯导致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如何生产适合城市人口的食物,以及如何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合理分配食物资源。在意大利,现在已经有很多农场和农户将天然食品直销给城市消费者,不需要经过工厂加工处理,更不需要进口,打个电话,就能送货到家,我们将这种实现食品安全的方式称之为“供给直接对接需求”,以此降低引发食品安全的风险。此外,中国与欧洲可以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共享、危机风险等方面的沟通交流。

猜你喜欢

转基因食物食品
探秘转基因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转基因,你吃了吗?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