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

2016-01-04王涛许洪彬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科技交流万钢科技部

王涛+许洪彬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

2015年8月31日至9月1日,由海峡两岸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简称“海峡中心”)和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简称“李国鼎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同济大学教授万钢,陕西省副省长张道宏,海协会副会长叶克冬,科技部副部长、海峡中心高级顾问曹健林,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徐爵民,李国鼎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等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海峡两岸的约300名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共聚一堂,围绕科技计划管理和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与创新创业、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等4个议题对两岸的科技事业发展献言献策。

开幕式由海峡中心主任孙洪主持。万钢部长在致辞中指出,现阶段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主要发达经济体都不约而同加强系统部署、抢占创新制高点。同时大陆的科技工作也呈现新的发展局面,科技创新受重视的程度之高、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之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最后,万钢部长提出从六个方面加强两岸科技合作,共同描绘发展蓝图、共同面对全球新格局、共同培育新兴市场、共同造福两岸人民、共同实现民族振兴、共同关注青年成长,并重点强调了要加强两岸创业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关注两岸青年人的创新创业。

开幕式后,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作了题为《科创时代 两岸共赢》的主题报告。曹健林副部长在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与新兴产业、金融资本、商业模式的融合更加紧密,成为推动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曹副部长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大陆科技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最后,曹副部长为两岸未来的科技合作提出5点建议:一是构建两岸常态化科技交流与协商机制;二是进一步发挥两岸创新交流平台和高端产业对接平台的桥梁作用;三是把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两岸科技合作的重要着力点;四是促进两岸科技服务业的务实合作;五是助力两岸青年共创未来。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马名杰副部长从经济学的角度作了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陆创新:进展与展望》的主题报告。

经过两天的研讨,会议达成了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9条共同建议。(共同建议附后)

背景:由海峡中心和李国鼎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科技论坛”是首次由两岸科技主管部门主导,两岸科技和产业界人士广泛参与的科技盛会。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北京和台北召开了前两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每届论坛都会形成促进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共同建议,旨在引导两岸更全面更深入地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经过两岸多年来的共同努力,论坛已经逐步成为两岸科技产业界人士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得到了科技界人士的高度认可。

在经济全球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两岸关系进入到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两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合作领域日趋广泛,交流形式越发多样,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实质性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包括台湾大学生到大陆高新区和企业实习、台湾青年参与大陆创新创业大赛等两岸青年交流的活动更加活跃。“海峡两岸科技论坛”、“两岸产业技术前瞻论坛”等科技交流平台对于整合两岸优势资源、聚焦两岸热点问题,提升两岸科技合作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一批海峡科技园区和对台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已成为两岸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同时,近几年两岸在半导体照明、移动通信、农业食品安全等涉及民生领域的研发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由于两岸在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高度的重叠性、关联性、互补性,可以预见,未来两岸的科技和产业合作将实现更大的突破。

猜你喜欢

科技交流万钢科技部
科技部等六部门: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
揭示世界文明演进的一种推力
基于深化科技交流合作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培养路径
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
浅谈林芝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文明对话从未止步 科技交流源远流长
一图看懂科技部“三定”方案
2017 年新项目
万钢解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