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学思遇险记

2015-12-30孙绍华

侨园 2015年8期
关键词:辽宁省委火车头敌机

文 孙绍华

张学思遇险记

文 孙绍华

1945年11月25日,东北局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负责人陈云、李富春、陶铸、邓华、白坚等在张学思的住所召开重要会议,研究如何落实党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会议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辽宁省委、省政府机关撤出沈阳。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当时的辽宁省政府主席张学思率领省委、省政府机关、部队,轻装简从,露宿风餐,昼夜兼程,在群山峻岭中奔袭了几个月,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46年5月4日安全转移到了通化。

这支庞大的队伍顺利到达通化后,刚安顿下来没几天,又接到经梅河口前往长春的命令。他们经过暂短而紧张的准备,辽宁省党、政、军机关的全体人员携带文件、器材和物资,于5月9日凌晨,乘坐一列旅客列车离开了通化。

列车在群山、森林、冰雪中爬行。异常严峻的斗争形势,要求参加转移的所有人员都要提高警惕,严防国民党军队的袭击。负责警卫的战士们荷枪实弹更是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列车终于在早晨7点左右到达了梅河口站。

战争年代,梅河口站是一个较大的铁路枢纽站。列车进站停稳后,发现临近线路上还停留着几辆装满伤员的列车,整个车站一片寂静。虽然已是早上8点多钟了,但是夜间乘坐火车的人都有点犯困,在车上昏昏欲睡。肩负重任的张学思坐不住,也睡不着,索性下车到月台上散步。警卫员小汪跟在张学思身边,警惕地注视着周围动静。此时,张学思的妻子谢雪萍抱着孩子,坐在平板车厢拉的大卡车上,一点困意也没有。她牵挂着张学思的安危,惦记着孩子的冷暖,更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正在月台深思的张学思猛然间停住了脚步,扬起头注视远方。暂短的宁静后,从远方的天地间传来了一阵“嗡嗡”的声响。张学思立即举起望远镜观瞧,只见西北方的天空中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像流星般地移动。经验丰富的张学思大喊一声:“敌机来了!同志们,赶快下车,疏散隐蔽!”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火车上人员迅速隐蔽的同时,敌机已经飞到了头顶,开始疯狂轰炸和扫射。顿时,炸弹、子弹雨点般倾泻下来,溅起了如烟似雾的尘土和飞石,月台上、线路边、车厢里乱成了一团。警卫员小汪冲到张学思跟前,本想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他的安全,却被张学思一下子按倒,两个人顺势一滚,趴在了路基旁的地沟里。

距离张学思和小汪不足10米远的一节车厢被炸中起火,车厢里传来求救声和哭喊声。张学思推了一把小汪,命令道:“别管我,马上去组织救人!”小汪犹豫了一下:“首长你?”张学思吼道:“执行命令!”小汪起身向着火的列车跑去。

张学思趴在路基旁,观察着敌情和车站四周的动静。猛然间,他冒着枪林弹雨向前面的机车跑去,来到近前,跃身跳上火车头。本来他是想把列车开到安全地带,遗憾的是列车没走多远,一颗炸弹落在了火车头前,一声巨响,铁轨被掀起,枕木被炸飞,路基被炸了一个大坑。火车无法开动,情况万分紧急,敌人的飞机仍然在列车的上空盘旋轰炸。在这紧急关头,我军的高射炮怒吼了,密集的炮弹夺取了制空权。敌机见事不妙,仓惶逃走。

张学思从冒着黑烟的火车头上跳下来,见到大家的第一句话就问:“同志们怎么样?有没有伤亡?”小汪向张学思报告说:“报告张主席,无一伤亡!”张学思放心地笑了。

侨园

猜你喜欢

辽宁省委火车头敌机
冲着敌机,开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社区少先队的“火车头”
老火车头的故事
新中国建国后击落入侵敌机大盘点
不高兴的火车头
辽宁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全员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
偷架敌机开回家
红军长征途中击落三架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