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崛集团:草根创业造奇迹

2015-12-27李瑚

发明与创新 2015年9期
关键词:供水客户设备

文/本刊记者 李瑚

立春之日,百草回芽,生机勃勃。这一天,中崛集团(下称“中崛”)传来捷报:公司击败包括有20余年历史的元老级企业在内的十余位竞争者,与山东济南水务集团签下一千万元的合作协议,为新的一年博得好彩头。

零资本、零关系,成立半年挣足100万;两年资产上千万,给创业伙伴买了数十辆车;四年资产过亿,成为行业新标杆;六年给员工们买了十余套房……这样的数字和发展速度令很多企业无不望洋兴叹。

但对于中崛而言,这样的“奇迹”仅仅是个开始。因为这家企业的董事长李振江还不到30岁,他和他年轻的团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中崛的崛起步伐必将越迈越大。

创业之初险阻多

2008年,还在湖南生物机电学院读大三的李振江,在三湘机电市场的水泵门面打工跑业务的过程中,发现“水箱加水泵”的传统供水方式不但耗费大量能源,蓄水池的二次污染问题也难以避免。由于产品技术落后,李振江多次遭到客户的拒绝。

于是,李振江与同学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查阅大量资料,自主设计出了一台无负压供水设备,它可以使小区供水不经过二次蓄水池,直接由自来水管网输送给用户,既节能又卫生。而这样的设备在湖南市场基本属于空白。

找准了项目,李振江决定创业。2009年新年前夕,李振江召集13位朋友结为“盟友”。春节过后,李振江拿着打工挣到的钱和借来的资金,注册成立了长沙中崛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为了尽量减少开支,这群初闯创业之路的年轻人在雨花机电市场最偏僻的地段租了一个每层仅有10多平方米的三层门面,一楼生产、二楼办公、三楼做食堂,在楼顶的仓库搭起4张床,14个人就此安家。白天,他们或顶着高温,或冒着严寒,推着三轮车卖供水设备;晚上便在床上开“卧谈会”,讨论如何改进技术,吸引客户。“夏天,顶楼的仓库犹如蒸笼,晚上就算开着电扇也无法入眠,每晚要淋浴两三次,垫着湿毛巾才能睡着。”李振江和弟兄们的创业经历中满是辛酸和汗水。

营销不走寻常路

在商海里打拼,没有行业关系没有从商经验没有雄厚资金,每步都必须走得小心翼翼。“跑业务时,想见客户一面都难。”传统的营销模式让初闯商界的李振江四处碰壁。

▲中崛集团董事长李振江

怎样打开局面?这让李振江他们绞尽脑汁。“网络才是年轻人的优势,是一把利剑。当时还没人敢把几十万的产品放在网上卖,大公司也没在这方面下功夫。”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中崛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

李振江和团队花了几天时间,迅速建成一个营销型网站,在简介上立下“豪言壮语”——“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共同打造长沙机械之都”,并把产品拍成视频做展示。“这个点子效果非常好,很多客户看到视频后就打电话咨询。”网络总监张勇说起这个主意,仍是激动不已。

很快,网络营销给中崛带来了第一单生意。岳阳的一位客户来到长沙,要求实地查看项目。“这才第一笔单,哪来的项目可看?”急坏了的李振江不得已想了一个“馊主意”。他找到一个楼盘,恳请物业人员帮个大忙。深更半夜,他们“偷梁换柱”,把一栋楼房的供水设备用油漆喷上“中崛”两个大字,第二天再带客户去考察,终于“蒙混过关”,客户以19.8万元买下第一台无负压供水设备。回想起这段往事,当了回“大忽悠”的李振江既心酸又无奈,“只有加倍努力,中崛才能走得稳当。”

看到希望后,每个人都铆足了劲,不停地在各种行业网站上发帖,介绍产品信息。他们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咨询电话,负责网络营销的宋宇曾在一天内,通过两个电话完成了公司最快一笔订单。“一个贵州客户打电话咨询价格,我说86000,他问能不能便宜点,我说现在买就80000,马上就成交。第二个电话就是与打款相关了。”宋宇觉得,网络营销比传统营销更有尊严也更有效率,“找上门的都是有意向的客户,有需求有产品就成交,这种感觉很爽。”

中崛成立第一年的年销售额已达到586万元,其中300万元来自互联网,占公司主营业务50%以上。2010年,尝到网络营销甜头的中崛组建了网络推广部,将网络推广做得更加专业。如今,中崛已有60个网站群、20个网络推广员,中崛供水的新浪微博已通过认证,掌上中崛App、中崛供水官方微信也已推向市场,李振江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十大牛商”。

加速创新做好“水文章”

市场打开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也得过硬。

“公司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可以让一个小区节省电能60%到80%。长沙某小区使用了我们的设备后,用电从之前的200多度一天迅速降至60度一天。”技术总监黄维对于自家产品很是自豪。

但市场上从来不缺仿制品,只有加速创新才能获得长久生命力。中崛不断搜集产品实际应用中的“缺陷”,并不断做出改进。如今,无负压供水设备已升级到第六代,“二次供水标准化水泵房”也应运而生。标准化水泵房的四周采用波音软片进行隔音,能消除水泵房内的噪音;水泵房内配置了除湿机,避免设备长期处于地下室潮湿的环境,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最长可达50年。不仅如此,公司还首创“生态供水”,根据各地水质的情况配置过滤器和水质检测仪等装置,使水质更纯净、更健康,让用户用水更放心。

公司最新的一项专利是“自来水供水系统的无线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这是为以后的大数据、云存储服务。”黄维表示,“公司的智慧泵房控制中心可以远程监控全国各地的供水设备,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个地区的用水量、用水规律,据此设计最优化的系统,更节能、更高效。”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中崛App开始大显身手。“水泵房一般设在负2楼,物业管理人员每天查看很不方便。”黄维介绍,安装了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单位只需下载中崛App,相关工作人员就能随时随地查看设备,无需进行人工巡查。如果设备运转出现问题,系统会将故障报告自动发送到手机,并显示解决方案,“这项技术在全国同类企业中是独一无二的!”

如今,中崛的产品出现在全国各地,向莆铁路福建段的9个高铁车站站点、西安秦汉唐文化广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工程内都有中崛供水设备的身影,不仅如此,还出口到了马来西亚、南非等15个国家。

崛起秘密归功分享

关于中崛崛起的秘密,李振江认为,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分享。

每年元旦,中崛“梦想板”上就会集齐所有员工的新年愿望,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再打开,力所能及地为员工“圆梦”。向亮进入公司已有两年多,他在2014年末收到了一份新年礼物,公司补助5万元为他买了一辆雪佛兰轿车。有人比他更幸运,2013年的销售冠军陈仲文在元旦时写下“通过努力买间房”的愿望,在第二年元旦就梦想成真,公司以他的名义全款买了一套100平米的商品房作为奖励。2015年元旦,陈仲文与相恋多年的女友步入婚姻殿堂,他笑着说:“若是房子没买,估计这婚还得晚几年。”

短短几年间,中崛已为优秀员工买了20余辆车、10多套房。这其实是李振江的承诺——分享财富。他认为:“中崛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兄弟们能一起痛痛快快地干番事业,一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将来一起住在中崛别墅群,回忆曾经拼搏过的峥嵘岁月、建立的丰功伟绩,这是很令人向往的。”

“他的理念不是创业后当个老板就知足了,而是要帮助所有同事共同成长,这些东西都非常吸引我跟他合作。”曾勇与李振江是校友,曾创立湖南水晶坊,欣赏李振江分享理念的同时,还在2012年与李振江合作成立中崛集团,成为其良师益友。

“我以前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实在的厂,没有实在的办公桌。所以现在我做中崛,就是想让80、90后有一个创业的平台。”李振江说,现在,他正在联合另外6个80后创业成功者筹备建立公益性的中国创新创业者联合会,以湖南为起点辐射全国,为80、90后的创业者提供经验和资金支持。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财富、资源的分享,让中崛不断成长。6年间,员工“三年买车、五年买房”的愿景已经实现,李振江从零资本、零关系的大学生成长为资产过亿的“湖湘青年英才”,中崛亦从小门面发展为拥有宁乡金洲、安徽亳州两个工厂共4万多平方米面积的“亿元企业”。未来,中崛的目标是“十年上市、十五年建成中崛别墅群和中崛大厦、二十年进入世界500强”。他们立下的誓言,只待时间验证。

猜你喜欢

供水客户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