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埃希菌引起阑尾炎所致腹壁坏死性筋膜炎CCTT影像学分析:附 11例报告

2015-12-26林坚全冯秀珍黄强钦许晓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坏死性膜炎埃希菌

林坚全,冯秀珍,黄强钦,许晓矛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400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属于内源性感染,致病菌多来自肠道内正常寄存的条件致病菌,而大肠埃希菌就是阑尾炎的常见致病菌[1-3]。阑尾炎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术后并发症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就多发生于阑尾炎切除术后,该病发病急剧,发展迅速,病情凶险,一旦延误诊治,可能导致患者死亡[4-5]。为了解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病变的特点及其病因、病理,对大肠埃希菌引起阑尾炎所致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影像学检查案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6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7 d,腹胀,伴外生殖器皮肤红、肿、热、痛3 d急诊入院。入院后,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下腹部自脐下至大腿根部、外生殖器皮肤红、肿、热、痛症状明显,伴有皮下捻发音,体温39 ℃,心率110次/min,血压75/55 mmHg,呼吸急促,皮下伴有积气感,出现数个水疱,并向腰背部扩散,切口有大量分泌物溢出,有腥臭味。经多处切开清创发现皮下组织筋膜广泛性坏死,皮肤潜行,筋膜呈烟灰色,皮下有坑道状改变和栓塞的小血管。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阑尾位于后腹膜,阑尾坏死穿孔,右侧髂腰肌脓肿,脓液呈黑绿色,伴有腥臭味。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临床确诊为盲肠癌侵犯阑尾导致阑尾闭塞,由大肠埃希菌继发引起的阑尾炎。诊断为由大肠埃希菌继发引起阑尾炎,从而引起右侧髂腰肌脓肿,继而沿腹壁筋膜间隙蔓延引起的腹壁弥漫性坏死性筋膜炎。

1.2 影像学检查

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 mAs、扫描层厚3 mm、重建层厚3 mm、重建间距1 mm、Pitch 0.938。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检查前准备:空腹4~6 h,检查前口服白开水300~500 ml;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80~120 ml,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3~5 ml/s速度注入,采用软组织重建方法,并将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传至工作站,行MPR、CPR等显示病变的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

2 结果

2.1 影像资料显示

图1显示了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病变特点与阑尾炎、髂腰肌脓肿、盲肠癌之间的关系。图2证明影像学诊断是明确的。

图1 本病例腹壁弥漫性坏死性筋膜炎平扫图像

图2 病理诊断结果

2.2 影像学分析

本病例CT影像学特点主要有:(1)盲肠肿块,肿块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阑尾闭塞,阑尾增粗、肿胀,髂腰肌脓肿形成;(2)皮肤、皮下组织弥漫水肿增厚,皮下脂肪条索状、网状、分隔状强化;(3)筋膜增厚,一般情况下,表浅筋膜均受累,而深筋膜的浅、中、深层受累程度可不同;(4)软组织积气影,多沿筋膜面分布,呈连续性,肌肉等软组织中一般无孤立气体积聚;(5)局部积液、积脓影,可同时累及多个不同解剖间隙,也可位于皮下脂肪、肌肉之间或沿肌肉分布;(6)早期肌肉往往不受累及或表现为轻度不均质性,随病情进展和邻近肌肉受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厚、强化、破坏等;(7)该病例主要沿髂腰肌向腹、盆壁广泛蔓延,与阑尾区解剖结构密切相关。

3 讨论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其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作为条件致病菌,大肠埃希菌是阑尾炎的常见致病菌[6-7]。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进行性感染性疾病,以痛性红色肿胀为首发症状,进而形成筋膜、皮下组织、皮肤广泛性坏死,多见于颈部、胸部、背部、腹壁、肢端及会阴部,不累及肌肉,累及腹膜后间隙者罕见,多发于阑尾炎切除术、结肠术、会阴术后,发病急,发展迅速,合并中毒性休克,如果不进行及时确诊及处理,患者往往会死于败血症和毒血症,死亡率高达25%以上[8-9]。本病例为盲肠癌侵犯阑尾导致阑尾闭塞,由大肠埃希菌继发引起阑尾炎,从而引起右侧髂腰肌脓肿,继而沿腹壁筋膜间隙蔓延引起腹壁弥漫性坏死性筋膜炎,也叫腹壁协同坏死性蜂窝织炎。

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病因较多,最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免疫力低下,或是原发病治疗不当。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金标准,表现为浅表筋膜的坏死和血管血栓形成[10]。X线和CT能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证据,但相较于X线,CT更具优势,可对病变进行定量,能为手术提供帮助。事实上,根据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症状、体征和特点,诊断起来并不困难,关键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合理的影像学检查,了解病变的特点及其病因、病理,及早诊断,为临床及时、正确的治疗提供宝贵的信息。

[1]陈咏君,高 波,张 延,等.大肠埃希菌性阑尾炎的耐药性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4(01):19-5.

[2]肖丽华,管有理.40例阑尾炎并发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05):158-60.

[3]李林强,孟庆辉,梁德森,等.肛周脓肿致腹壁及腹膜后坏死性筋膜炎1例[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07):619.

[4]张 诚,刘 毅,孙晓晨,等.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合并广泛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12):6-10.

[5]刘 娜,王江滨,赵立梅.1例肛周脓肿并发腹壁及腹膜后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6):195-6.

[6]苗 强.肛周脓肿致腹壁急性坏死性筋膜炎2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237.

[7]沈均良,樊长姝.结节性筋膜炎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所见[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5,21(2).

[8]肖恩华.坏死性筋膜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5.

[9]戚 乐,向军益,戴平丰等.阑尾石多排螺旋CT征象诊断阑尾炎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7):1045-7.

[10]王 浩,魏 冉,王兰云等.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06-10.

猜你喜欢

坏死性膜炎埃希菌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慢性子宫内膜炎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