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苜蓿型奶牛养殖

2015-12-24张丽明付国兵

中国乳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精料苜蓿牧草

文∕张丽明 付国兵

(山西省晋中市畜牧兽医局)

苜蓿属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在18%~22%之间,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叶黄素、钙、磷等物质,可消化纤维含量高,营养均衡且全面,素有“饲草之王”的美誉,是饲养奶牛的优质粗饲料。在我国的奶牛养殖中,还存在着“秸秆+青贮饲料+精料”的饲喂模式,奶牛养殖过分依赖精料而不是优质饲草,导致奶牛常发生各种代谢疾病,既影响单产的提高,又影响牛奶质量和安全性的全面提升。

发展以苜蓿为主要粗饲料的奶牛养殖,是提高我国奶牛单产,保障我国奶业安全的重要措施。

1 发展苜蓿型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脱节

优质奶牛必须配备优质的牧草,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牛奶,而“种草养畜”并没有被我国农民普遍接受和认可。在奶业发达国家,精料准确地被称作“精料补充料”,可见其重要性仅仅是处于“补充”地位,苜蓿和整株青贮玉米在奶牛养殖中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中优质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的使用量很低,过分依赖精料,违背了奶牛这种反刍动物的生理特点,所以大力发展苜蓿型奶牛养殖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苜蓿对奶牛的重要性。

1.2 粮食补贴政策挤压了苜蓿种植

从2004年开始,全国范围推开的粮食直补政策,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挤压了苜蓿业的发展,农民不会考虑种植苜蓿的长期效益和综合效益,出现了毁草种粮的现象。

1.3 机械化程度低,加工技术不成熟

种植苜蓿必须要有配套的收获设备,如拖拉机、压扁割草机、搂草机、捡拾打捆机等,对于一般农户来说,没有能力全套购买。由于没有配套的设备,而苜蓿的第2~3 茬收获期正好处在雨季,收获时一旦遇雨,产量、品质就会骤然降低,从而影响全年产量,造成效益的损失,挫伤农户种植苜蓿的积极性。

1.4 种植风险大,市场竞争力弱

一家一户种植苜蓿,没有能力购买设备,难以把握市场,企业或养殖场利用设备控制农户的草源和收购价格,农户不可能获得应有的利益,影响精细管理苜蓿的积极性。同时苜蓿加工过程中的收购、运输等环节成本太高,导致了苜蓿产品的成本较高,降低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 推进苜蓿型奶牛养殖发展的建议

2.1 要求扶持的规模化养殖场配套相应的苜蓿种植地

国家在出台扶持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时,应要求养殖小区或规模化养殖场,必须保证每头奶牛至少配套2 亩苜蓿地,达到标准后才能给予扶持或奖励,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草畜脱节的问题。

2.2 尽早出台与种粮同样的苜蓿种植优惠政策

发展苜蓿型奶牛养殖是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最有效的措施。建议尽快出台苜蓿良种补贴政策,种植苜蓿直补政策和苜蓿种植、收贮、加工机械补贴政策等,尽快实现种植苜蓿与种植粮食作物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

2.3 积极扶持牧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在当前一家一户分散种植苜蓿情况下,必须建立适当的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扶持建立苜蓿专业合作组织是社会化服务的保障,是实现合作社统一规范种植制度、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收割打捆、统一收购等社会化服务的保障,尽可能地减小种植苜蓿的风险。

2.4 积极宣传发展苜蓿型奶牛养殖的优势

鼓励农民以优质饲草和优质青贮替代秸秆,全面推广和普及优质苜蓿高产栽培技术、良种引选栽培及其配套技术。

2.5 积极培育苜蓿加工龙头企业

苜蓿加工企业要想稳步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着力开拓市场,使发展苜蓿产业建立在可靠的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努力开拓苜蓿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尽量解决产销脱节问题。

猜你喜欢

精料苜蓿牧草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苜蓿的种植技术
山羊短期育肥有高招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要造就一片草原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