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金融改革对佛山民间金融发展的启示

2015-12-23强南囡

关键词:佛山温州借贷

强南囡

(佛山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广东佛山528000)

温州金融改革对佛山民间金融发展的启示

强南囡

(佛山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广东佛山528000)

佛山与温州有着民营经济发达,产业结构相似的特点。两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趋势相同。此外,还面临着“中小企业多而融资难,民间资本多而投资难”的问题。为探索这一难题的解决途径,国家2012年在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致力于引导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温州金融改革的经验与成效对佛山民间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民间金融;金融改革;民间借贷;温州;佛山

佛山与温州有着产业结构相似、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发展趋势相同的特点。同时,两地还面临着“中小企业多而融资难,民间资本多而投资难”(以下简称“两多两难”)的问题。自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市场动荡不断,以往的“中国制造”优势逐渐减弱。一方面,温州民营经济高度发达,产生的巨大民间资本在逐利过程中寻找新投资渠道,当公开的投资渠道无法满足其回报需求时,必然进行地下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需要的资金难以借助银行贷款解决,被迫通过高利贷进行融资,高昂的资金成本给正常生产经营埋下隐患并最终引发民间借贷危机,温州金融改革(以下简称“温州金改”)在此背景下展开,其经验与成效对佛山来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温州金融改革概述

(一)温州金融改革背景

从生物科学的共生理论角度来看,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共生性与和谐性[1]。一方面,民间金融机构发挥优化社会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将所筹集的资金提供给中小企业,以满足其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利用从民间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创造价值,由此累积下的利润形成了对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补充,温州的民营经济与民间金融正是在这种共生模式下快速发展。然而,这种共生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被打破。

1.实体经济整体下滑

温州外贸依存度较高(2008-2012各年均超过35%),海外市场供需变化对温州经济影响较大。受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影响,欧美市场需求下降,从而导致温州实体经济整体下滑。此外,根据温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温州的消费增速在2012年也明显滑落,从2011年的18.10%大幅降低至9.10%,比2008至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消费增速(分别为19.50%和16.80%)低得多。出口和消费增长的滑落造成工业生产下降,2012年温州实现工业总产值6839.36亿元,比上年下降0.5%,实体经济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2.民间借贷利率不断攀升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影响,2011年前后,中国面临巨大的国内外通胀压力。在此背景下,央行选择采取稳健货币政策,如提高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规模等,银行放贷意愿随之下降,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加大,从而需要寻求其他融资渠道,如此一来,民间借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民间借贷利率水平大幅上涨[2]。由于实体经济利润下滑、存款负利率,越来越多的资本离开实体经济,转向投机领域,大量民间资本演变成“炒楼”、“炒蒜”等投机行为的“游资”和“热钱”[3],由此,民间借贷利率被进一步推高。2011年,实体经济利润下滑,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景气,部分企业主因经营不善或投资失败而无法承受不断上涨的借款成本,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就此发生。据统计,2011年温州有两百多家企业破产,数名企业家自杀,几十家企业老板失踪[4],并由此引发工人讨要工资、供货商索要货款等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危害[5]。

(二)温州金融改革的情况

在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驱动下,政府决定推动强制性制度变迁[6]。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金改由此拉开帷幕,至今已历时两年多,其成效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温州金融改革成效

(续上表)

温州金改两年来,在民间金融市场规范化、阳光化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诸如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温州指数等多项改革试点项目成效明显,其运行模式也陆续被复制到其他地方。

二、温州与佛山经济金融发展情况对比

(一)产业结构相似

根据佛山和温州统计局公布2012年的数据,两地的产业结构相似,第一产业在当地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极小(分别为1.93%和3.09%),经济发展基本上由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驱动,其中以第二产业为主(分别为62.47%和50.49%),第三产业为辅(分别为35.60%和46.41%)。然而,两地的产业发展却各具特色,温州企业大多为低端制造业,通常采用低成本、低附加值、低水平模仿的“三低模式”[10],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整个工业产值中,高新产品产值占比仅5%[11]。佛山拥有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陶瓷建材等十大优势行业,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出一批高端的新兴产业,如汽车零配件、照明、光电、新医药、新材料等,逐步形成日趋成熟、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拥有产业集群示范区、省级以上产业基地和专业镇多达92个[12]。由此可见,温州的实体经济相对低端,基础更为薄弱,较容易引发民间借贷危机。

(二)经济发展趋势相同

由于佛山和温州的产业结构相似,因此两地的经济发展也衍生出大致相同的趋势。

图1 佛山与温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率

由图1可见,不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其增长率,佛山均远高于温州,但两地的两个数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8-2012年,两地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佛山的增幅高达53.23%;温州的增长幅度为50.56%,略低于佛山。2010年两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较前一年都略有上升,随后两年则逐年下降,其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三)民间资本丰富

将地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全国水平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地区民间资本的丰富程度。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9 551亿元,总人口13.54亿人,由此可得出全国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 509元。同时,根据佛山和温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可计算出,2012年,佛山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 832元,温州为45 213元,均远高于全国水平。可见,两地民间资本都比较丰富,且佛山更具藏富于民的特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 100亿元,约有59.67%的企业、89%的个人参与其中;据统计,2012年,佛山居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数额约700亿元;证券交易成交总额(不含权证)为12 806亿元,占全省的16%,期货交易额11 037亿元,约为全省的六分之一,证券及期货交易量均在全省排名第2位(不含深圳)。

(四)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融资困难

截至2012年,温州工商登记在册私营企业8万家、个体工商户34.5万户,9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是小型和微型企业,大、中型民营企业分别只有18家和599家,2011年小微企业72%的资金来源依赖民间借贷及自有资金[13]。佛山的情况与温州类似,据不完全统计,佛山2012年工商登记注册企业达到36.8万户,其中小微工业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目前仅有4万家企业从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仍有超过85%的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而难以从银行获得必要资金,只能寻求其他的融资渠道。

(五)民间金融发展各有特色

佛山与温州民间资本丰富两地民间金融活动也比较活跃,其民间金融发展情况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佛山与温州民间金融发展对比

资料来源:此表材料根据佛山统计局、佛山市委市政府、佛山市金融局、温州统计局、温州金融办相关材料以及温州日报[7]、金融时报[8]相关报道整理。

从表2的对比分析可见,佛山与温州在民间金融发展上均取得一些成绩,两地都出台了支持民间金融发展、改革、创新的政策,并在民间金融机构与民间融资体系建设、金融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探索的项目却不尽相同、各具特色。鉴于两地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趋势、面临问题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因此,温州在民间金融体系建设完善方面探索对佛山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佛山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

佛山毗邻港澳,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金融环境,与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在金融改革创新上形成错位发展。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表示,佛山近年来按照“政府超前引领、金融市场运作”的金融发展方式,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平台的优势,积极推动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可以说,佛山有着不亚于温州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金融环境较温州更为稳健,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融资难与融资贵

2012年佛山生产总值增速仅为8.2%,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企业经营的难度有所增加。在各方搜集的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中,“融资难与融资贵”问题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约有37万户,小微工业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但是仅有约4万家企业能够从各类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仍有85%以上的中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物而难以从银行获得必要资金,只能寻求其他融资渠道,由此带来的高昂融资成本成为企业经营的重大障碍,严重制约其发展壮大。

(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佛山金融机构存贷比总体水平较低,虽然在2008-2012年间由52.52%提高到62.86%,但仍低于与佛山经济水平相当的无锡(72.54%)等城市。虽然高存贷比不利于风险防范,因为银行需要留有一定资金以应付储户提存及其自身经营开支[15],但如果该比率过低则说明金融机构可能存在较多闲置资金,这不但影响其盈利能力,还会影响其发挥优化社会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因此,从佛山目前的存贷比情况来看,其金融资源配置有待优化,金融资源利用率也有待提高。

(三)金融创新不足

长期以来,为降低风险、保障自身利益,金融机构大多偏重于有资产抵押、有担保的贷款客户,对于轻资产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在已建成的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投融资试验区的大环境下,佛山已开展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试点,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银行缺乏确认知识产权价值的有效方法,同时,处置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也欠缺,知识产权重组、运营、交易、兼并、变现难以实现,加大了银行放贷的难度和顾虑,所以银行在进行信贷审批时依然要求实物抵押,通常要加上担保、保险等贷款条件。

(四)政府作用有待强化

佛山扶持产业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财政资金主要分散于科技、经信、发改等部门,对企业的扶持多采用简单、零星的补贴方式,无法发挥其引导投资的杠杆作用。与此同时,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分担尚未明确,导致企业在申请担保基金过程中受到较多限制。此外,由于民间金融市场情况复杂,金融监管部门“垂直管理、分业监管”的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民间金融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出现多头管理或多头不管的情况[1]。佛山金融案件和危机时有发生,可见对民间金融监管不足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

四、温州金融改革对佛山的启示

(一)民间金融市场规范化

温州金改的经验说明,必须有完善的政策环境来保证金融改革的顺利实施,不但要通过试点区域积累经验,为中央制定相关法规夯实基础;还需要各地方在中央政策的大环境下进行特色区域性制度建设。对佛山来说,要激活民间资本,推动其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同样需要法治环境的营造。

1.出台民间金融管理政策

借鉴温州为规范民间金融市场出台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及香港的《香港放债人条例》等法规,制定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符的条例与细则,不但要明确民间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业务范围、资金来源、借贷方式、风险防控等基本要求,还要明确民间借贷活动的契约、登记、备案、注销等程序[16],以保证民间金融市场运行有法可依,促进民间金融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民间金融管理

给予放贷人审查贷出资金使用情况的权利,完善违约惩罚机制和明确放贷人索债方式。地方政府监管机构应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辖区内民间借贷情况,切实保护放贷人权益。由此,民间金融市场管理得以规范,并为国家出台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法规提供重要的数据和经验依据。

(二)民间金融信息公开化

为防范因民间金融活动的隐秘性特征而带来的金融风险,应不断促进民间金融信息公开化。

1.组织进行信息采集

借鉴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经验,通过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来完善民间金融信息采集机制,借助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发布、合约公证与登记等服务之机,采集数据,为民间借贷数据库的建设奠定基础,从而也为监管部门对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规模、方式及风险等进行监控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参照“温州指数”的模式发布“佛山指数”,促进民间借贷市场逐步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定价机制,遏制“高利贷”现象出现,防范民间金融风险。

2.建立信息分享机制

目前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民间融资机构在接入征信系统时往往受到限制,不利于其审贷,防范信贷风险。佛山吸取温州金融业综合统计信息平台、金融监测报数平台、人民银行征信分中心、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网等项目的经验,完善个人与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各部门信息联网查询机制,建设有佛山特色的数据平台,将企业的水电费、税收、订单、进货等信息完整记录,为民间金融机构审贷提供依据。此外,还可以设立认证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知识产权估值机构、市场潜力评价调查机构等中介机构作为补充。

(三)民间金融产品市场化

金融产品市场化是借贷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不但可以促进资金价格体制的完善,还可使国家货币政策从目前的偏重数量手段发展到偏重价格手段,解决现行数量调控手段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1.金融产品的价格-利率水平市场化

央行2012年出台的扩大利率浮动空间的政策给予金融机构更大的定价权,其中,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更高的利率水平来吸收存款,但即使是上浮10%以后的存款利率水平依然较低,无法与民间金融机构的风险水平相匹配,导致其资金来源受到一定限制。为了保证民间金融机构能够与其他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存贷款利率的上下浮动空间还需进一步扩大,利率水平应由市场供求决定。国家“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此背景下,佛山应以积极的态度、谨慎的原则参与进去,既要保证利率水平的市场化,又要防止因过度竞争而导致的利率水平的剧烈波动。因此,佛山可借助SHIBOR,根据金融运作成本与风险确定基准利率,并以此为基础,在行业内部组织协商,以市场供求为原则,确定合理的价格竞争区间,达成市场利率水平的共识[17]。

2.金融产品品种市场化

佛山已有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区域集优债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产品,这些产品与服务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例如截至目前发行的两批区域集优债只为9家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举步维艰,银行的信贷审批依然很看重实物抵押。佛山可参考温州金改的创新经验,在定向集合资金、定向债等方面进行益探索,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

(四)民间金融市场发展产业化

近年来,佛山民间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但依然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还需要培育更多的民间融资机构以及完善各种配套建设,实现民间金融市场发展的产业化。

1.培育民间融资机构

大量实证分析表明,金融业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基于规模的专业化分工,即大金融机构主要向大企业提供贷款,小金融机构主要向小企业提供贷款[18]。因此,为了满足各种企业、行业、地区的资金需求,必须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融资体系,在该体系中,各种类型的民间融资机构的存在必不可少。同时,为了保证其质量,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在市场准入方面,应明确经营者资格、资本数额等标准,允许达到标准及符合市场需求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间金融机构;在市场退出方面,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并以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作为民间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后盾。

2.营造民间融资机构发展环境

佛山民间融资机构的发展并不顺畅,遇到一些政策方面的限制,例如只允许担保公司20%的资本金做投资,创投公司的出资实行实收资本制。这些规定虽然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但并没有考虑到民间融资机构间发展的差异性。对于业绩较好、发展成熟的民间融资机构,应当借鉴温州出台的《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给予支持,助其发展。同时,为了抑制金融投机行为,促进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融资项目的有效对接,佛山可参照温州苍南金融超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温州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网等项目的经验,建设佛山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解决民间金融投、融资项目对接的难题。

(五)民间金融监管体系分层次化

有效监管依赖于完善的监管体系,佛山应借鉴温州在金融监管方面积累的经验,采取短期性的应急措施与长期性的制度建设相结合的标本兼治的对策,对佛山民间金融市场进行监管[19]。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关于民间金融监管的经验和模式,建立中央与地方联合的分层次监管体系[20]。

1.中央监管机构负责进行宏观层面的监管

中央监管部门应当根据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形势,及时总结试点改革地区的经验,出台相关政策,将民间金融机构的设立、运营、市场退出等监管标准规范化。建立完善的民间借贷监测网络,明确民间金融风险的监测指标体系,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对采集到的民间借贷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公开发布,为地方监管部门进行微观层面地监管提供市场运行情况、风险状况等方面的依据。

2.地方政府负责进行微观层面的监管

除宏观层面的监管外,佛山还应该明确民间金融监管机构——金融局,并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对民间金融市场及参与主体进行业务层面的监管,具体负责融资登记、备案及统计工作。同时,还要定期与不定期地对民间金融活动进行审查,做好民间借贷的跟踪、监测、调查及分析,实时监控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投向及规模,并以此为基础对民间金融风险进行预警。此外,借鉴《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金融审判庭的经验,探索成立佛山金融案犯罪侦查支队、金融仲裁院、金融法庭等,形成完备的司法保障体系,对于非法集资、高利贷、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综上所述,温州金融改革的经验与成效对完善佛山民间金融体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应当从市场规范化、信息公开化、产品市场化、发展产业化、监管分层次化五个方面对佛山民间金融体系进行完善。

[1]李玉,王吉恒,孙飞霞.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兼论温州金融改革[J].商业研究,2013(2):161-165.

[2]彭涛.温州借贷危机、利率双轨制与利率市场化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13(4):60-63.

[3]辜胜阻.温州改革为建立竞争有序的金融生态破冰[J].中国金融,2012(9):13-14.

[4]贾西猛.从温州信贷危机谈“金融改革”[J].经济师,2013(2):19-20.

[5]杨文进.温州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规范民间金融[J].浙江经济,2012(10):20-25.

[6]徐军辉.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到强制性制度变迁:温州民间金融改革[J].贵州社会科学,2013(1):69-74.

[7]邹雯雯,潘颖颖.温州金改两周年亮点闪现[EB/OL].[2014-03-29].http://www.wenzhou.gov.cn/art/2014/3/29/art_3599_302 279.html.

[8]沈杭.温州“金改”两周年:“四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EB/OL].[2014-03-29].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yw/jryw/2014 03/t20140329_52704.html.

[9]温州都市报.温州金改迎来两周年[EB/OL].[2014-03-28].http://www.yjnet.cn/system/2014/03/28/011619718_02.shtml.

[10]郭素娟.温州金融改革民间借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2(30):33-34.

[11]郭运.温州金融改革与民间金融[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2(12):22-24.

[12]佛山市政府.驰名的千年古镇——佛山[EB/OL].[2014-04-24].http://gd.sina.com.cn/city/csgz/2014-04-24/164492.html.

[13]郑文秀.温州小微企业的新型民间融资组织创新[J].经济导刊,2013(1):80-81.

[14]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报告(第五期)[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3.

[15]杨敏,伍艳.我国信贷周期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6-73.

[16]陈时兴.民间融资的风险成因与制度规范——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5):99-103.

[17]张惠.新一轮金融改革背景下民间金融体制完善问题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3):11-15.

[18]许经勇.二元结构约束下温州金融改革的局限性[J].学习论坛,2013(1):35-38.

[19]陆岷峰.民间金融体制的完善与深化改革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43-46.

[20]张杰.促进我国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13(4):37-42.

【责任编辑:刘岭峰】

The Implications of Wenzhou Financial Reform to Foshan Private Financial Development

QIANGNan-nan
(Academic Affair Office,Foshan Radio&TVTelevision,Foshan 528000,China)

Wenzhou and Foshan are two cities that have many similar characteristics,such a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imultaneously,Wenzhou and Foshan are suffering from the similar financial dilemma:numerou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MEs)are lack of financing support,and numerous private capital is lack of investment channel.To solve such a dilemma,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sets up a financial reform region in Wenzhou to bring both the capital need side and capital supply side on board.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Wenzhou financial reform provid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to Foshan private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ivate finance;financial reform;private lending;Wenzhou;Foshan

F832.35

A

1008-018X(2015)02-0045-08

2014-11-19

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JG26)

强南囡(1982-),女,河南开封人,佛山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佛山温州借贷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温州,诗意的黄昏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难忘九二温州行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