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双刃锋利,用还是不用

2015-12-23云无心

生命与灾害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青霉素宿主抗性

云无心

抗生素双刃锋利,用还是不用

云无心

今年,有两则关于抗生素的新闻引起了巨大关注。一则是麦当劳宣布将“停用使用了抗生素的鸡肉,中国不在其中”,另一则是《美国科学院院报》的最新论文研究发现“猪肉中的抗生素含量是牛肉的5倍”。但是仔细追踪事情的原委,这两则新闻都是误读。前一则,其实是麦当劳在美国市场停用含有“人用抗生素”的鸡肉,美国之外的市场都不在其中,而不是特意忽略中国市场。后一则,此篇论文探讨的实际上是世界养殖业中抗生素使用量的现状与预测,文中数据是生产同样重量的肉,养猪使用的抗生素约为养牛的3.8倍。这个数据跟肉中含有多少抗生素毫无关系,更不是说 猪肉比牛肉“不安全”。

不过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许多人也在担心:肉中的抗生素有多大危害?“安全标准”又是多少呢?

抗生素在英文中叫做antibiotics,是指能够杀灭细菌的药物。还有一个词叫做antimicrobial,它的含义除了包括抗生素,还包括杀灭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的药物。但是在中文中,这个词被翻译成了“抗菌素”。望文生义,“抗菌系”倒是更符合“antibiotics”的含义——如果要准确表义,大概应该翻译成“抗微生物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又把病毒、真菌甚至寄生虫都混在一起。所以,虽然在英文或者学术谈论中“抗生素”与“抗菌素”有明确的区分,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是混为一谈。在本文中,我们用“抗生素”这个大家习惯的说法。但是其作用方式与影响人类健康的方式,与抗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的药物是一样的。

抗生素的功效是杀死细菌——虽然不同的抗生素对于不同的细菌攻击力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还是不加选择、对谁都有杀伤力的。在宿主(即细菌寄生的人和动物)的体内,会有各种各样的细菌,他们大多数与宿主相安无事,有一些甚至还会为宿主的健康做出一定贡献,被称为“益生菌”。还有一些细菌则会生成危害宿主健康的物质,导致宿主生病甚至死亡,被称为“致病细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对于致病细菌一直束手无策。直到1928年,青霉素被发现,人类才能对细菌感染进行有效打击。青霉素也就成了第一个商业化的抗生素,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其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因此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奖。在颁奖典礼上,他警告世界“要警惕青霉素抗性菌的出现”。

这个警告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耸人听闻。细菌的世界很复杂,其增殖速度快,演化变异的速度也就快。对于一种抗生素,细菌种群中的大多数都没有抵抗力,一旦遇上就只能“惨遭灭门”。然而,如果有那么一些天赋禀异的个体具有“抗性基因”,就能在这种抗生素的扫荡中幸存下来。再利用细菌本身快速增殖的能力,重新开枝散叶形成新的菌群。新菌群中的个体就都带有了这个“抗性基因”,此时,这种抗生素也就对它们无能为力。这种新的细菌就被称为这种抗生素的“抗性细菌”。当它们作恶的时候,人类想要再用这种抗生素去对付它们,也就会力不从心了。

更麻烦的事情还在于,这些抗性细菌并不愿意“固守家园”,而是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会寻求一切机会把它们的基因扩展到任何地方。比如说,一个人的体内产生了抗性细菌,通过喷嚏、握手等接触,它们也能进入到空气或者物体表面,再进入到其他人体内。如果牲畜体内产生了抗性细菌,则可能通过肉、蛋、奶进入人体,也可能通过粪便进入环境,再通过其他食物进入人体。而且,细菌之间还可能发生基因漂移,它们的抗性基因也可能进入到其他细菌中,把其他细菌也变成抗性细菌。

简而言之,抗性细菌的产生,受害的不仅是产生抗性的那个人或那头动物,而是整个人类!

美国疾控中心估计,每年因抗生素抗性而得病的美国人至少有200万,其中死亡人数不少于23 000人。此外,人体消化道内还有一种叫做“艰难梭菌”的细菌,这种细菌通常情况下受到其他细菌的压制。如果其他细菌被抗生素大面积杀灭,它们就会兴盛起来,分泌毒素导致腹泻甚至产生其他更严重的后果。美国每年因为它们得病的人数在25万以上,其中死亡人数可达14 000人。

抗生素抗性的后果很严重,但这并不是说人类就不应该使用抗生素。二战中如果没有青霉素,大量的人就会死掉。对付传染性疾病,抗生素依然是最有力的武器。

所以,用不用抗生素根本不是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美国疾控中心认为美国多达一半的人用和大量的养殖用抗生素是没有必要和不恰当的。在中国,许多业内人士的看法是,医疗和养殖业中的“抗生素滥用”还要更加严重。抗生素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抗生素抗性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我们可以避免这些“没必要”“不恰当”“滥用”的抗生素,就可以大大减缓抗性细菌的出现。而减缓抗性细菌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现有的抗生素具有更长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为科学家们找到新的抗生素赢得时间。

对于个人来说,我们也可以为减少抗生素使用,从而为减缓抗生素抗性的出现做出自己的努力——减少自己被感染,减少感染他人,也就减少了抗生素的需求。美国疾控中心提供了4个我们可以努力的方面:预防接种;饮食卫生;经常洗手;只在必要情况下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当然,这最后一条很容易陷入“滥用抗生素”和“抗生素恐慌”两个极端。是否“必要”只能由医生来判断,而“医嘱”是否合理,除了医生的专业素养,还跟医患密切相关——如果病人急切要求“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医生也就只好选择“滥用抗生素”了。

猜你喜欢

青霉素宿主抗性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表现为扁平苔藓样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