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格教学实施环节中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措施——以河南省部分地理师范生为例

2015-12-23张贝贝郭志永

关键词:微格师范生比例

张贝贝,郭志永,2

(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2.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2014 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讲话中提到“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做好老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基本教学技能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师范生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学技能是构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桥梁.为了使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相适应,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和规范相适应,与时代对于教育的要求相适应,探讨特色鲜明的微格地理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1 微格教学的内涵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期,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起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艾伦(Allen)和他的同事创立了微格教学用于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同时确立了微格教学的概念、方法和内容[1].他对于微格教学的定义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2].

微格教学又称为:“小型教学”、“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后来“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用的较为广泛普遍[3].

微格教学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水平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不同的国家、区域有着不同的教育思想理念,因此培养教学技能模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代表性的模式:美国的行为改变模式、互动技能模式、英国的社会心理模式、认知结构模式、澳大利亚的组合技能模式、德国信息反馈模式;日本要素细化模式[4-6].在我国,运用微格教学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非常普遍[7-8].

微格教学培养地理教学技能,具有用时短、人数少、心理负担小、及时性、有效性、易于保存、实践性的特点.传统培养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模式为:一个班额的学生作为一个集体,轮流进行;试讲内容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没有录音录像设备.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在短时间内得到训练的学生人数较少,试讲时间过长,指导老师和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去注意和思考该生具体存在哪些不足,不利于其改进,不利于客观反馈建议等.而微格教学则是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结合板书与多媒体,针对教学技能,进行分类、综合训练,并将保存下来的视频作为反馈评价的客观依据,具有培养教学技能短时、高效、客观、准确的效果,有利于培养较高水平的地理教师[8].

2 微格教学实施环节中的主要问题

调查得知,目前河南省内运用微格教学培养地理教学技能的高校只有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和南阳师范学院.因此,“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河南大学2011年级环境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信阳师范学院2011 年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南阳师范学院2011年级环境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少部分对象则是相应院校的2010年级、2009 年级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微格教学培养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问卷总共发出217 份,收回问卷203 份,收回率为93.55%.无效问卷17 份,有效问卷186 份,有效问卷占收回问卷的91.63%.

2.1 微格教学多媒体视听技术满意度较低

对于学校使用的微格教学多媒体视听技术,有95位同学“比较满意”,比例为51.08%.认为“非常满意”、“一般”的分别有34 位(比例为18.28%)、54 位(比例为29.03%).只有3位(比例为1.61%)对微格教学多媒体视听技术“不满意”;没有同学选择“非常不满意”.总体来说183位同学(比例为98.39%)认为在微格教学实施环节,微格教学多媒体视听技术基本还是让人满意的.

地理师范生对微格教学多媒体视听技术不太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操作比较复杂”.有91位同学选择了该选项,比例为59.87%;“不易保存”.有65位同学选择了该选项,比例为42.76%;“技术落后”,有56位同学选择了该选项,比例为36.84%;4位同学选择了“其他”,比例为2.63%(见图1).

图1 对微格教学多媒体视听技术不太满意的原因Fig.1 The reasons for less satisfaction with the multimedia audio-visual technology of micro-teaching

2.2 “角色扮演”环节令人不满意

微格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角色扮演”的满意程度情况见表1.

表1 “角色扮演”满意程度Tab.1 Degree of satisfaction in"Role playing"

基于以上结果,地理师范生认为“角色扮演”不太满意的原因主要有:认为同学“没有考虑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智力水平”的有102位,比例为61.08%;认为“个别同学提前安排好回答问题的对象”的有96位,比例为57.49%;认为同学“不配合,没有参与到课堂中”的有86位,比例为51.50%.这三个数据相差不是特别大.另外有5 位同学选择“其他”,比例为2.99%.

在“其他”这个选项中,部分地理师范生认为在“角色扮演”环节,还存在以下两种现象:没有学生的参与,无课堂气氛;因对于已学知识的遗忘,导致学生回答问题质量不高,甚至冷场.

2.3 教学设计的实施满意度较低

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教学设计实施环节满意度Tab.2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eaching design implementation

总体来说,183位对于“教学设计的实施环节”是持“肯定”的态度,比例为98.39%.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于“教学设计的实施环节”不太满意的情况主要有:选择“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理想”、“教学内容不够熟悉”、“缺乏和‘学生’交流互动”、“怯堂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选项的人数分别为90 位(比例为48.39%)、89 位(比例为47.85%)、87 位(比例为46.77%)、71 位(比例为38.17%);选择“使用的地理专业术语没有做到科学、规范”、“教学过程不流畅”、“‘三板’不得当”这些选项的人数分别为61位(比例为32.8%)、50 位(比例为26.88%)、50 位(比例为26.88%);选择“口头禅较多”、“教学技能的运用不得当”、“运用于该教学技能的材料、讲解等不具说服力”、“其他”这些选项的位数分别为32 位(比例为17.2%)、29 位(比例为15.59%)、11 位(比例为5.91%)、8位(比例为4.3%)(见图2).

此外,在“其他”选项中,部分地理师范生不太满意的原因主要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课程的难易程度的把握不到位,缺少实践经验;极大部分地理师范生没有给中学学生讲课、听课的经历,对于“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智水平以及课程重难点的讲解与把握可能不太到位.这些确实是微格教学培养地理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因为进行训练的都是自己的同学,同学在“角色扮演”中扮演中学生,势必不能准确、客观反映真正的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状态.不过在接下来的“校外实习”,地理师范生在这方面可以得到较好的锻炼.

3 改革措施

3.1 微格教学多媒体技术存在改进空间

微格教学设备不易操作或者步骤较多较复杂,会让地理师范生心里觉得“生疏”.微格教学与传统的培养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差别,就在于微格教学通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将教学课堂录制下来,便于储存、回放,除了让教学技能的评价更加的客观、科学.而且学生本身也能随时随地观看自己的教学课堂情况,对于“教学视频”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质量与效率.

图2 对教学设计实践环节不满意的原因Fig.2 The reasons for the less satisfaction in implementation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3.2 师生需共同营造课堂氛围

为了高质量的培养地理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师生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课堂氛围.没有轮到训练的同学,要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独自完成教学,自己讲给自己听.针对被提问学生的知识遗忘,“被培训”的地理师范生可以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回顾,发挥教学机智,采取措施“救场”.此外,“被培训者”需要通过眼神或者提问等方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

3.3 微格教学实施环节的建议

1)鼓动学生多参与实践,戒骄戒躁,不急于求成,不气馁.尽量多实践、多锻炼、多听建议、多学习.在教学实施之前,教师应要求和同学一起先演练几遍.这样不但提高了熟练度,而且同学之间可以互提建议,共同进步.

2)要求师范生通过提问、眼神交流等方式和学生沟通交流.避免只顾自己讲给自己听,不关心教学效果的反馈.学生本身也是期望得到老师的关注的.

3)努力培养师范生求真、科学、严谨、规范的态度,认真对待地理专业术语[9].

4)努力纠正师范生的口头禅.师范生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通过录制的视频都可以客观的反映出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5)“教学技能运用不当”或者“相关材料不具说服力”,也是微格教学中常见问题之一,多学习好的教学技能,运用有说服力的案例[10],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通过调查,说明微格教学实施过程整体良好,它为地理师范生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教学成长垫脚石,为接下来的教育实习、走向工作岗位、教师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微格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微格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发展与改进,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1]刘恭祥.地理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20-30.

[2]曾建.微格教学在师范类高校中的运用[J].新疆师范学院学报,2004,20(2):29-30.

[3]刘俭珍.关于师范生微格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2(4):109.

[4]宜桂鑫.德国的微格教学[J].首都师范大学教育,1997(3):25-27.

[5]郭友,毕晓白.对日本微格教学发展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1997(3):105-106.

[6]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87-193.

[7]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22(3):64-65.

[8]王凤桐,李涛.微格教学在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85-121.

[9]李家清,李文田.新理念地理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103.

[10]王静.基于微格教学系统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分析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3):281-282.

猜你喜欢

微格师范生比例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人体比例知多少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微格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微格教学法在《军事医学地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