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运用法治理念和方式反腐败中更有作为担当

2015-12-23肖克强

廉政瞭望 2015年19期
关键词:执纪问责依法

文_肖克强

在运用法治理念和方式反腐败中更有作为担当

文_肖克强

肖克强

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当前需正视和解决“五类先生”的问题。一是头脑不清、浑浑噩噩,当“糊涂先生”。有的干部认为法治离自己很远,依法执纪停留于喊口号、走过场;有的疏于学习,对依规管党治党无所适从、无知无畏,逾越“红线”“掉队落伍”也浑然不觉。二是只唯结果、罔顾过程,当“任性先生”。有的干部认为只要结果正义,不管程序是否合法,调查取证“随心所欲”。三是惯性思维、经验办事,当“守旧先生”。有的干部习惯经营线索、放水养鱼,把违纪当小节,不愿“小题大作”;有的习惯贪大求全,认为办成大案才能体现水平;有的习惯以言代纪、以权代法,随意发号施令。四是无所不能、包打包唱,当“全能先生”。有的干部对法定职责认识不清,对主责主业定位不准,到处“站岗放哨”。五是选择性执纪、肆意妄为,当“堕落先生”。有的干部把纪律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有的喜当“泥瓦匠”,只讲人情不讲法纪,处处和稀泥;有的好似“墙头草”,左右逢源;有的把执纪当作“选择题”,搞亲疏、图利益。

问题是风向标,绕不开也躲不过。法治反腐仍然任重道远,需要纪检监察干部紧跟时代步伐,从解决问题入手,破除法纪不分、以权代法、执纪不严等桎梏藩篱,增强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感,自觉运用法治理念和方式谋划工作,筑牢纪律和规矩的坚固防线,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高举法治大旗,筑牢依规管党治党理念

坚持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法治信仰,筑牢法治理念,让法治成为一种惯性思维、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一是筑牢“纪严于法”的理念。党纪严于国法、先于国法。纪检监察干部既要带头严守法律底线,永不碰触纪律红线,始终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又要坚持有违必查、执纪必严,使党规党纪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二是筑牢“纪挺法前”的理念。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用纪律管住大多数,充分发挥纪律建设的治本作用。三是筑牢“依法执纪”的理念。依法执纪前提是法纪分开,关键在依法履职,核心在严格执行。四是筑牢“公平正义”的理念。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坚决杜绝“放水养鱼、抓大放小、选择性执纪”等错误做法,切实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零容忍。

坚持职权法定,坚守监督执纪问责担当

严格遵照党章和行政监察法,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退后一步,更加“超脱”。清理退出与“纪”无关的议事协调机构,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围绕主责主业调整内设机构,规范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工,收缩战线,干好主业,集中精力抓好监督执纪问责。二是站高一层,更加精准。坚持从全局的角度布局纪检监察机关专门监督、派驻机构贴身监督、巡视机构巡视监督“一体两翼”的监督架构,既各司其职,又共同发力,实现监督的集群效应。注重发挥派驻机构作用,通过设立片区协作组等形式整合派驻力量,探索建立派出机关与派驻机构功能结构、工作运行、干部管理、目标考核、关怀激励“五位一体”协作运行机制,实现模块化管理、专业化组合、区域化协作,真正体现“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三是主动一些,更加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纪检监察机关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是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坚持始终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前提,把监督执纪问责作为推动决策部署落实的重要方法,把阻碍改革发展、侵害群众利益、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等作为纪律审查的重要内容,及时跟进监督检查、约谈提醒、整改督促、查处问责,为推进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践行法治精神,把准依法反腐路径方式

坚持树立制度为要、法律至上的正确导向,推动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一是在责任落实上,要从“单一化”向“互动式”转变。厘清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边界,探索建立个性化、差异化的责任清单,促进“两个责任”良性互动、一体推进。严格落实双重约谈、“一案双查”等制度办法,促进“主体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好党风廉政建设“牛鼻子”的作用。二是在纪律审查上,要从“查违法”向“盯违纪”转变。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慈不掌兵”的理念,转变纪律审查方式,严格党内审查程序,从“查违法”向“盯违纪”转变,从贪大求全向抓早抓小转变,从查深查透向快查快结转变,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而,立起来、严起来。三是在监督检查上,要从“全能型”向“精细式”转变。始终定位于“监督者的再监督”,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打好节日“节点”监督、梳理线索“点穴”监督、上下协作“联动”监督、跟踪整改“回访”监督、阳光互动“全媒”监督的“组合拳”,抓扎实不反弹,积小胜为大胜。四是在行权监督上,要从“传统式”向“信息化”转变。紧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深化积极预防、系统治理,督促完善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和监督系统,构建职能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社会“三重”监督体系,建立即时监督、跟踪监督、执纪监督的立体监督模式,强化科技对监督制约的刚性支撑。

锻造执纪尖兵,打造法治纪检亮丽名片

依法执纪、依法反腐,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刚正执纪、模范守纪的执纪队伍,提高纪检监察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坚定法治信仰,锻造忠诚团队。始终把践行法治作为忠诚于党、忠实于人民的具体体现,强化法纪意识,落实法治要求,提升法治水平。严把新进纪检监察干部资格审查关,注重把知法懂法善用法的干部选进来、用起来;通过专项培训、以案代训、帮带助训、轮值调训等方式,提升现有纪检监察干部的法治能力。二是坚守法定职责,锻造担当团队。通过聘用法律咨询小组、开展法规制度效用评估、完善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管理机制、建立权力运行“负面清单”、构建监督执纪风险防控体系、落实“纪委开放日”“阳光问廉”等纪务公开,保障纪检监察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三是坚持刚性监督,锻造干净团队。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承诺践诺、作风巡察、风险防控、约谈监督、廉政审查等制度,实现监督全覆盖、无缝隙,使干部习惯于在监督下履职。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廉洁纪律等规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强化纪律约束和问责追究,坚决防止“四气”,绝不容忍“灯下黑”。(作者系巴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猜你喜欢

执纪问责依法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让事故问责生威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