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培德:屡屡吃亏,不得不说

2015-12-23发自杭州

廉政瞭望 2015年19期
关键词:巡视组兴奋剂体育

文·图_本刊记者徐浩程 发自杭州

陈培德:屡屡吃亏,不得不说

文·图_本刊记者徐浩程 发自杭州

“公开的秘密”。兴奋剂、给各运动管理中心塞钱送红包,“大家都知道,但是谁都不说,这层‘窗户纸’谁都不捅破”。

路不熟,在杭州绕了好几个路口才找到全民健身中心。中心门卫室里站着一圈人,闲聊,只有一个穿长袖白衬

衣的,他就是浙江省体育局原局长陈培德。他刚从福建治病回来。

2001年足坛打黑风暴之后,他就被打上“打黑斗士”的烙印,与体育反腐联在一起。

去年年底,中央巡视组进驻国家体育总局后,电话找到他,希望他提供一些对体育界黑幕的看法。他很激动,立即写了一封信给巡视组,“有些话在电话中说不方便”。

“后来巡视组给体育总局反馈的巡视意见中,就引用了我信中的一些原话。”陈培德说。

巡视组后来又打来电话,希望他能到北京进行详谈交流。他这次和巡视组成员聊了很久,“很多到现在还不方便公开说的,我都给巡视组说了”。

“我告诉巡视组,一些管理中心是有问题的,其中(我)就提到了跆拳道中心。在以前的跆拳道比赛中,就出现碰了就倒这样的假摔问题,这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今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赵磊被判刑10年。此后体育总局不断有干部落马,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

“越看越看不懂”

退休多年,陈培德喜爱在健身中心打打桥牌、打打网球,领着小孙女公园玩一玩,生活得充实而快乐。大多数时候,他安步当车,用他的话说:“走路一定要走40分钟以上,才对健康有益。”

但他仍热心关注、探讨体育领域的打黑、反腐。随着足球改革、体育反腐推进,不少媒体又找到他。他也很热心,介绍当地一些体育届人士与媒体接触,希望能就体育腐败的问题探讨得更深一些。

陈培德家挂着一副《图腾牛》,一女孩牵一大一小两头牛。这是打假扫黑期间,一名国画家送的,题词“培德兄牛劲颇足,反黑哨揭竿而起,置乌纱帽而不顾,名扬中外,牛也,牛也!”

他说:“我觉悟不高。最初我是站在本地的角度看问题。”

当年,调任浙江体委(即后来的浙江体育局)主任前,他与体育几无交际。对体育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公平竞赛、公开竞争。

“但是来了之后,越看越看不懂,很不正常的现象。”他说。

有些比赛,赛前就内定金牌得主;有些比赛拿到名次的个个都打破了世界纪录,但没人敢去参加世界性的比赛。陈培德还记得一件有趣的事,当年一次自行车比赛上,有个运动员第一个快冲过终点时,突然调转车头往后骑。

为啥?

“赛前教练给他吃了兴奋剂,只争名次不能进前三。前三要检查小便。但他吃下去后控制不住自己,快到终点才想起教练的话,不得不倒转骑。”

他重复说着5个字,“公开的秘密”。兴奋剂、给各运动管理中心塞钱送红包……“大家都知道,但是谁都不说,这层‘窗户纸’谁都不捅破”。

我问:“当时浙江难道就没有这些现象?”

他承认“偷偷摸摸搞的有”。一次全省运动会上,温州、台州查出服用兴奋剂。两地被取消该项目全部成绩,当地体育局长找到他办公室,谈崩了,大吵一架。

“我自己的底线,浙江要干净。只有浙江干净了,我才能说话。”他说。在一次全国性运动会上,他就挑战意味地公开宣称,如果赛风问题不能得到根本扭转,浙江今后将不参加。

这也许是无奈之言,他说“我们屡屡吃亏。不得不说。”当时体育市场化程度虽然还不高,不过获得名次带来的不仅是运动员有成绩、教练有业绩、官员有政绩,还能有众多的奖励、奖金。

孤军奋战的结果可想而知。

“这些在体育系统内部,意见也很多。当时国家体育总局也看到了,但是感到没有办法,查不下去。”陈培德说,“这里反腐静悄悄。”

从进入体育系统到成为“打黑斗士”,陈培德对各种乱象的不满堆积8年,爆发是必然,足球只是碰巧成为一个宣泄的出口。

他不是天然的“叛逆”,环境慢慢磨就了他。

陈培德

“最大的压力我不能说,只能烂在肚子里。”

2001年底,“甲B五鼠事件”爆发,杭州黄龙体育场愤怒了,球迷高喊:“假球!”

此后的事情发展就广为人知,陈培德联手俱乐部老板直指黑裁判。那是中国足坛首次自揭黑幕的打假扫黑。

有段时间,他的司机养成了每天出车之前先全面检查车况的习惯,就怕别人在上面做手脚。“不过我还真没有受到过什么人身威胁,主要的压力是来自其他层面。”

我问他:“其他层面指的是什么?”

“很抱歉。最大的压力我不能说,只能烂在肚子里。”

“为什么?”

“叫我不要说!”

“现在还不能说吗?”

“对!条件还不成熟。”

一次陈培德去体检,遇到一些离退休干部问他,“你怎么搞这么多事?”

他称,体育腐败的利益链太粗、太长。虚报年龄、以大打小是领导认可的;收买裁判的钱是从体育经费中拨出的,“这些都是经有关领导商量的”。

当时西部一省级体科所被体育总局突击查出购买、囤积了很多兴奋剂、违禁药物。“这么多药需要教练、运动员个人去买吗?买不了也买不起,都是以科研经费的名义买的,当地体育局拨钱。”

“其他各行各业的腐败多是官员个人行为,唯独体育领域的腐败多是集体行为。”要追究的不应只是某一个个人,“当然有人会当替罪羊,这也是体育反腐公开的秘密。”

这需要外力介入,打破利益链,否则很难推动。

他设想的突破口比较激进,取消全运会。“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赛风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还要淡化金牌,政府要制定法律或者法规,修改《体育法》,明确把体育经费的比例,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这两方面的比例要划清楚”。

另一个切入点是,用单项锦标赛来代替全运会。“这样既可以选拔优秀运动员,又可以把体育管理者的精力转移到全民健身上去。”

“你说我敢言,但我的口碑还是很好的”

嘴巴厉害,敢说会说,数名与陈培德有交流的人对他的印象一致。

中国篮协曾因观众哄闹事件警告浙江体育局,如果再发生将取消主场资格。接下来的一场比赛,公安局长出面对观众进行警告,但效果不佳,差点被嘘下来。陈培德只好拿着话筒再上,晓之以理,居然成功了。

“他讲话很煽情。”一名当地干部称,这对他的仕途曾有帮助。

因为能讲,当年很多人都知道金华四中有这么一个铁嘴陈培德。他后来被提拔为金华市委宣传部长。

他话语也带有战斗性,也曾带来麻烦。

“假如鲜血能擦亮更多人的眼睛,我就是死也在所不惜。黑哨将在烈火中死去,贪官也难以幸免。”“我看到那些拿了黑钱的裁判,正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发抖!”不管面对媒体还是同事,他的语言一如既往。

一次会议上,有同事实在听不下去了,当面让他停下来,不要讲。

“从1983年当上副厅,1986年到浙江师范大学做党委书记,一直到你退休,将近20年,你的职级都没有升迁,这是否和你嘴巴爱说有关?”我问。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复杂了,你说我敢言,但是,我们省委、省政府无论是上头还是下面,在群众里面,我的口碑还是很好的,因为我一直恪守一个座右铭,两句话,叫:口碑重于官阶,人品重于官品。”

浙江省原省长沈祖伦曾给他打电话说,“打电话就是向你表示敬意,因为在今天的官场上像你这样敢讲真话的人太少了。”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约陈培德见面。他回忆当时的场景说,因为足球,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就知道了他。

陈培德从2001年足球扫黑起因讲起,一直讲到体育其他项目的一些黑幕。

2010年,他再次上书习近平,就足球反腐与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这封谏言信习近平收到了并批示,分管体育的中央领导也做了相当肯定的批示。

最初,他打假扫黑还出于自身考虑,后来,这已经成为他的自觉。

“从2002年到现在,我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净化体育的环境,维护体育竞赛的公平公正,尽一个体育人的责任。做一个讲良心、守职业操守的官员。”

猜你喜欢

巡视组兴奋剂体育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使命所向与危机消解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水利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向淮委党组反馈巡视情况
2016体育年
对『 巡视组组长被查』的反思
我们的“体育梦”
高科技是否变成奥运的“兴奋剂”
图解浙江省委巡视组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