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青河县札克特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论

2015-12-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昌吉831100

新疆有色金属 2015年1期
关键词:克特产状绿泥石

张 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昌吉831100)

新疆青河县札克特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论

张 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昌吉831100)

札克特金矿位于额尔齐斯弧后盆地金、铜成矿带,产于下石炭统南明水组,矿床处于构造片理化带中,初步圈定四个矿体,是以剪切作用为成矿机制和控矿因素的,矿床成因类型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札克特金矿地质特征成因

1 引言

札克特金矿位于青格里河与查干郭楞河交汇处附近,青河县城南45 km处,行政区划属青河县阿热勒托别乡管辖。矿区南1 km为青河县城至塔克什肯边贸口岸的柏油公路,交通方便。

1997年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在进行路线地质调查时发现札克特金矿,当年进行了试验性开发,在随后的几年里进行了地质普查工作,初步总结了矿体分布特征及成矿规律。

2 区域地质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古板块与准噶尔古板块夹持地带的乌伦古弧盆带,位于玛因鄂博断裂与乌伦古断裂之间,又以卡拉先格尔-接勒的卡拉他乌断裂为界,划分为两个Ⅲ级构造单元:其北为额尔齐斯晚古生代弧后盆地,断裂以南称加波萨尔岛弧区。

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寒武-奥陶系、泥盆统系、石炭系、侏罗系和第四系。

区内的褶皱构造主要有青格里-布尔根背斜,背斜北以玛因鄂博大断裂为界,南以卡拉先格尔-接勒的卡拉他乌逆断层为界,相当于额尔齐斯弧后盆地的区域。

区域岩浆侵入活动十分活跃而广泛,尤以酸性、中酸性岩类居多。本区火山活动强烈,从早泥盆世到早石炭世末,都有不同程度的火山喷溢活动,尤以中、晚泥盆世火山活动最盛,多数以裂隙式中心喷溢为主,在时间上常表现为脉动式的特征,强烈、持续时间长的火山活动为金铜的富集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环境和热源。

本区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分布在区内较大的断裂附近,发育于石炭系及泥盆系地层中,微晶片岩分布广,主要由泥质岩石、泥砂质及灰质泥质灰岩再结晶而成。

本区矿产以金、铜为主,在侏罗系中蕴藏有煤。根据金、铜矿产对地层、火山岩、构造的专属性和金、铜矿化类型,该区可划分出为两个成矿带:额尔齐斯弧后盆地金、铜成矿带和加波萨尔岛弧区金铜成矿带。

3 矿区地质

3.1 地层

矿区位于额尔齐斯弧后盆地下石炭统南明水组(C1n)中。该组地层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碳酸-火山碎屑岩建造,主要岩性有泥岩、砂岩、粉砂岩及轻变质作用形成的千枚岩、片岩,其中夹有安山岩、安山玢岩、霏细斑岩等。地层总体产状50°∠50°。矿床附近岩石受构造作用的影响,大多已变质,岩石产状多变,但总体走向与构造线一致,为320°左右。

3.2 构造

矿区处于北西向的剪切带中,韧性和脆性变形强烈。地貌表现为负地形,有抗风化的石英和岩屑砂岩出露地表。岩石节理、劈理发育。

节理主要为剪节理,组成共轭X型节理系,一组产状为308°∠80°,另一组为328°∠80°,将岩石切割成菱形块。

劈理主要发育在矿体附近和砂岩、石英脉中。近矿围岩发育流劈理,劈理面光滑呈舒缓波状。而在砂岩及石英脉中则表现为破劈理,与层面近于垂直,裂隙中多充填绿泥石片岩。

3.3 岩浆岩

矿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北部的霏细斑岩体,为次火山相,呈带状分布,岩石为褐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3.4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是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在矿体南部分布较多,绢云母则在其北部较多。褐铁矿化普遍并分布于节理、劈理面上。

4 矿体地质

4.1 矿脉特征

矿床处于构造片理化带中,根据槽井探工程控制情况,圈定了四个矿体,编号为L1、L2、L3、L4号,均在KH-1矿化带中(图1)。

图1 新疆青河县札克特金矿床

L1号矿体:长70 m,平均厚1.4 m,最厚为3.9 m。矿体由透镜状石英集合体和石英细脉组成,产状60°∠50°。向深部产状变缓,倾角变为40°左右。

L2号矿体:地表长29 m,平均厚2.31 m。产状60°∠52°。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石英透镜体首尾相接组成。石英脉受挤压,较破碎,裂隙中充填片岩和氧化铁质。

L3号矿体:在L1和L2矿体之间,矿体为石英透镜体,倾向北东,长20 m,厚度0.6 m,品位1.92×10-6。

L4号矿体:长40 m,地表厚1.0~1.10 m,品位(1.36~1.68)×10-6。产状为北东倾,在探槽中倾角50°左右,向下延深后产状变缓,金品位呈增高趋势。

4.2 矿石质量

矿石结构主要为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有细粒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等。

矿物成分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自然金、黄铁矿、银金矿、方铅矿、褐铁矿、毒砂、白铅矿。

金以自然金独立的形式赋存在石英裂隙或部分硫化物中,分为明金和不可见的次显微金两种,以后者为主。明金主要分布在含金石英脉矿石中,呈金黄、浅黄色,晶粒一般小于0.2 mm,有时呈单独颗粒状嵌在石英中,有时呈浸染状分布在石英颗粒间隙、裂隙、孔洞中及凸凹不平的面上或在绿泥石条带中。

矿物生成顺序为毒砂→黄铁矿→方铅矿→银,而金在每个时期都有。

矿石自然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

4.3 矿体围岩

矿体上、下盘围岩为含炭质绢云母绿泥石片岩、石英绿泥石绢云母片岩、中粒岩屑砂岩等,与矿体界线清楚,成分主要为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等。与矿体为侵入接触关系,局部为接触交代关系。

5 矿床成因

札克特金矿床所处剪切带经受了韧性至脆性变形作用影响,矿体呈透镜体或柱状产出,延深较大。

早期韧性半脆性变形带发育,剪切带厚300 m,长4 km的岩层,形成一系列糜棱岩化或强烈片理化的构造,为不同来源的热液起“导流”作用,而热液又引起强烈的蚀变,这时的金可能含于硫化物晶格内,不呈独立的矿物产出。

剪切带的活动产生的裂隙有利于各种含不同硫化物的石英充填,这些二氧化硅直接来自容矿岩石,其形成应属于侧分泌现象,而元素的迁移是通过剪切带内流动的热液完成的。剪切带继续活动,石英脉经变形作用破碎,成为金的载体。来自早期不稳定硫化物中的金被流经剪切带的热液带出,并出现含自然金的热液,这时主要的矿物组合是自然金、毒砂、黄铁矿、方铅矿。大部分金以矿物形式出现,颗粒大小一般为微米级,也有产于硫化物边部和裂隙中。

在后期含银的低温含矿热液进入这些张性构造,形成部分银金矿,含银20%左右。

6 结语

札克特金矿处于剪切带中,从岩石、含金石英脉、金的产出形态、矿物组合、地球化学等各方面特征看,都与含金剪切带型金矿一致,是以剪切作用为成矿机制和控矿因素的。矿床附近的多次火山活动为矿物质的活化富集、热液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热动力,也是形成矿床的重要因素。

综合分析该地区的金成矿规律,综合地层、构造、次火山岩体等条件,确定该矿床成因类型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札克特金矿经近期的钻探查证,深部有金矿体存在,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总结分析札克特金矿床的成矿规律、产出特征,应适当进行一些深部探索。

[1]胡忠德.新疆青河县布尔根地区金矿普查.2004.

收稿:2015-03-02

DOI∶10.16206∕j.cnki.65-1136∕tg.2015.01.016

猜你喜欢

克特产状绿泥石
十三朵玫瑰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八一
头顶三尺有神灵
八一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什多龙铅锌矿床绿泥石成份温度计的讨论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山坑石墨矿中的应用
青蛙赫克特打嗝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