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阻挡的OpenStack

2015-12-20郭嘉凯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企业级沃尔玛开源

本刊记者/郭嘉凯

不可阻挡的OpenStack

本刊记者/郭嘉凯

OpenStack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从起初的互联网公司到现在的传统企业,无一不将其视为转型变革的力量。

“OpenStack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云途腾公司COO吴凯如是说道。从OpenStack诞生之日起,吴凯就一直密切关注其发展。从最初只是被互联网企业所采用,到现在被更多的传统企业用户所接受,吴凯坦言,如今OpenStack已经驶入了一条高速前行的快车道。

数据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年中,红帽公司发布了关于OpenStack的全球调研,调研针对的对象是全球300多位IT决策者和专业人员。调研发现,75%的受访者计划采用OpenStack开展云计划。这些受访者中,16%已经投产OpenStack,18%正计划部署,40%在概念证明、验证阶段,另有40%在学习和评估。“调研结果表明,OpenStack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构建私有云和混合云的首选产品。”红帽OpenStack总经理Radhesh Balakrishnan说道。

资本市场的动向也显示了OpenStack的热度。在2015年早些时候,IBM公司收购了基于OpenStack的私有云服务提供商Blue Box。几乎同时,思科系统公司也宣布,其已收购Piston Cloud Computing,这家云端服务公司提供公、私有云介接及自动化部署与管理。这已经是思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第二次收购OpenStack云计算公司。2014年九月,思科收购了Metacloud公司,该公司为全球企业提供私有OpenStack云。Metacloud主要提供OpenStack即服务,远程运行客户数据中心的私有云。而在2015年5月,甲骨文也出手,收购了星云公司的OpenStack项目工程部。

可以看到,从2014年至今,各大IT企业纷纷出手收购OpenStack企业,显然是看到了OpenStack的火热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巨大潜力和市场空间。

相比于资本市场,用户的实际选择可能更具说服力。事实上,在诞生之初,OpenStack基本是由互联网企业所采用,而传统行业用户中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用户,对于OpenStack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但从2014年起,一些大型的传统企业开始采用OpenStack,并且逐步将其应用到核心的生产系统之中。

沃尔玛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之一。众所周知,沃尔玛一直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推动企业发展。他们是最早向供应商开放库存系统的企业之一。他们还是互联网出现之前第一家使用卫星通信连接商店网络的公司。沃尔玛实验室云运维和工程部门的高级总监mandeep Juneja表示,沃尔玛快速发展,“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首当其冲。沃尔玛的客户希望,在家用电脑、手机、平板、甚至沃尔玛零售商店内的查询机上使用沃尔玛的电子商务平台时能获得相同的体验。有鉴于此,沃尔玛需要一个具备如下特点的技术栈:能够通过扩展满足爆炸性的需求;能够方便灵活地构建应用程序,并且构建出的应用程序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偏好;有足够的大数据智慧,可以预测客户行为并进行推荐。

而在Juneja看来,云在以下两个方面有巨大优势:用大量的商用机器代替价格昂贵的大型机器,可大大降低基础设施成本;云的分布式架构提供了更高程度的弹性和可靠性。于是,沃尔玛决定构建一个弹性云,使用面向服务的架构运行应用程序。

而对于云平台的选择,沃尔玛希望它可以:使他们能够快速构建所有类型的应用程序,包括移动应用、Web应用和RestFul API; 使产品经理能够以敏捷方式迭代;使沃尔玛能够更高效地响应客户需求。

最终,他们选择了OpenStack。Juneja解释说,除了因为它是最好的云平台技术以外,还因为开源软件有几个方面的优势:从长远来看,可避免被任何一家私有供应商锁定;更重要的是,开源意味着可修改和定制,从而便于满足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求;另外,OpenStack有一个巨大的社区。

Juneja表示,虽然很多人都在使用OpenStack,但沃尔玛OpenStack项目令人兴奋之处在于其使用规模。他们是在真实的生产负载中使用OpenStack。

在国内企业中,也有大量OpenStack的坚定支持者和使用者。互联网企业中,如京东、去哪儿网、乐视网、爱奇艺网等都已经加入到OpenStack的用户阵营中。而在传统企业中,也有一些用户开始采用OpenStack。

联想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联想全面向互联网转型,相应的。IT基础架构也进入到再造的阶段。据联想OpenStack私有云项目经理赵明介绍,联想的内部IT以往主要支持R(关系型客户)和T(交易型客户)两种模式,R模式主要面向企业,T模式面向最终用户,以渠道为主。而在技术上也分为IBM系和非IBM系,包括IBM Power小机及普遍使用的VMware虚拟化的传统IT架构。在面向电商与移动新业务转型时,联想的挑战最大的在能力、效率、成本和安全四个方面,因此联想需要新的云计算平台来支撑新的业务。在选型时,联想认为云计算是以虚拟化为基础,对主流的虚拟化技术进行分析后,最终联想倾向于开放、经济的开源技术。赵明表示,从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OpenStack技术都可以满足联想的企业需求,因此,联想确定采用OpenStack作为其业务持续创新的基础云平台。

以OpenStack为基础,基于联想业务模式和IT需求的推动,联想建立了一整套的私有云架构及IT运作模式:在联想内部IT私有云的运作中,用户角色分为IaaS云服务提供者及云消费者,赋予其在存储、计算、网络等不同领域的具体运作责任与部署工作,但标准化、通用化的安全、认证、监控、备份与管理则会横跨在这两者之上,为整个联想私有云IT环境提供可靠的运维保障。同时,赵明及联想内部OpenStack团队,还在不断尝试应用各种开源工具增强管理效率。赵明认为,即便传统IT架构目前可以满足如今传统企业的IT需求,但随着混合云趋势的发展,以及企业业务的互联网化,选择OpenStack这样的开放云计算架构是大势所趋。

从2010年呱呱坠地起,到如今不过短短5年时间,OpenStack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事实上,基于IaaS的开源平台有OpenStack、CloudStack、Eucalyptus和OpenNebula等,但为什么OpenStack能从其中脱颖而出,独领锋芒呢?

在吴凯看来,OpenStack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首先是因为一开始在设计框架时,即为迎接云时代而做了准备。“框架十分合理,可扩展性、兼容性很强,不仅可以吸纳新的技术,同时有也可把企业老的东西容纳进来。”

另外,其生态圈的完善也是支持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几乎业内所有主要厂商都已加入到OpenStack的阵营当中,例如HP、IBM、思科等国际企业,也包括华为、浪潮、联想等国内企业。

谈到OpenStack的发展,EasyStack公司CEO陈喜伦表示,“为什么OpenStack能够胜出,而不是早就出现的CloudStack、OpenNebula等开源项目,我认为一个根本原因是OpenStack 是应新的应用而生的。OpenStack的创立者参照了AWS多年实践和应用架构:分布式、无单点故障、坚持支持新的Cloudware应用,而CloudStack等是参照“虚拟化+”的思路做成的一个管理平台,没有为用户解决根本问题。”

红帽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服务部总监刘长春则坦言,虽然目前OpenStack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但是在中国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用户使用OpenStack非常好的场景,“大家可以在OpenStack社区上看到很多实例。举个目前在做的例子,我们在电信行业里面做的网络功能虚拟化,也就是NFV。大家可从公开的途径看到,我们跟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电信研究院,以及同华为成立了很多的NFV实验室。在NFV场景里,OpenStack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组件。我们最近跟中兴和华为也做了一些类似的POC场景。所以任何一个新的科技向企业的导入,都有一个渐进过程。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企业客户已经开始接受并使用OpenStack作为私有云和公有云很重要的基础。”

而对于OpenStack能否在国内企业用户中顺利落地,陈喜伦没有任何怀疑。“2013年时的美国市场,大家都在问,OpenStack能进企业级服务关键用户吗。中国2015年上半年还有人问这个问题,而今天美国已经没有人问了。大家可以想一想,2000年时是不是有人问Linux类似的问题,2012年是否有人问Hadoop同样的问题。从事实来看,开源的步伐并不会被疑问阻挡,OpenStack踩着舆论逐步走向更多的实践、逐步进入企业级。在美国2014年OpenStack已经走入企业级的关键业务,我们的判断,是中国在2015年正在进入同样的阶段。”

确实,回顾OpenStack的发展历程,它的实践路径是从互联网逐步到企业级客户。国外有沃尔玛、宝马这样的公司实践OpenStack,国内逐步有联想这样的公司采用OpenStack并部署关键应用,以满足新型用户的访问等等,这些现象表明OpenStack已经逐步Enterprise Ready(企业市场就绪)。

曾有人质疑OpenStack在承担关键业务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金融行业。OpenStack究竟能不能进入金融企业中呢?事实上,在2013年时,PayPal就将1万台服务器从VMware替换成OpenStack。对于PayPal这样的重要行业领军公司来说,数据非常关键。私有云或者是对自己私有对客户开放是更好的方式,在支付的行业云上PayPal选择了OpenStack,显然是对OpenStack有着足够的信任度。

对此,吴凯的断言更为直接,“现在是可以采用OpenStack最好的时间。”

不过,对于传统企业用户而言,想要迈入OpenStack的大门,并非一蹴而就。由于传统企业对于OpenStack这样的新技术并不熟悉,因此他们面临的很大困难就是“不知如何下手”。

有的企业认为,OpenStack在互联网企业中应用得很好,把其直接照搬过来就可以了。事实上,这一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黑龙江电力信通公司运维总监冯宇宏表示,就OpenStack来说,对传统企业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传统企业的需求确实与互联网企业不同,“比如说,传统企业的Oracle数据库较多,Ceph的支持如何?传统企业对安全问题十分重视,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病毒、木马等等,还有电力系统的分级系统、内外网分割以及很多技术方面都接触不到的安全问题,但就我接触的技术来看,还是看不到很多安全方面的东西。”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OO王瑞琳则表示,要少讲国外故事,多讲国内的案例;少讲纯技术和互联网情怀,多讲各地企业级的干货。

一方面,OpenStack的企业实践能够帮传统企业更好地理解OpenStack,更好地实现云计算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企业级市场对OpenStack的需求与互联网行业是完全不同的形式,纵使OpenStack背后是庞大的开源社区,尽管OpenStack与大数据、容器等新兴技术一同改变了互联网,但企业级需要的可以在企业实践的OpenStack。“互联网的那一套云化路线图,那一系列的OpenStack实践,确实证明了云计算和OpenStack的实际效用。但转身回到传统企业,所有要做的事情还是要从传统企业的角度,以他们的业务形态为出发点,踏踏实实的搞一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此时,IT服务商的价值得以体现。吴凯所在的云途腾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帮助传统企业构建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那么,企业用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IT服务商呢?

冯宇宏表示,“第一点是技术,首先要考虑到它的技术能力到底行不行,不说首屈一指,行业上也要有比较独到的特点";第二是服务支撑能力要可靠,否则再好的技术也没用。”

而在吴凯看来,技术固然很重要,但企业应用开源技术,在很多时候,所面临的挑战并不仅仅在技术层面,还有其它,如沟通、协调、服务等的综合能力。“因此,企业用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不要盲目崇拜技术。”吴凯建议道。

责任编辑:郭嘉凯

guojk@softic.com.cn

猜你喜欢

企业级沃尔玛开源
No.2 沃尔玛第一季度总营收达1416亿美元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企业级SaaS云服务体系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加快推动企业级SaaS云服务体系化发展
沃尔玛半年内三度增持京东
大家说:开源、人工智能及创新
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圆桌会议纵论开源与互联网+创新2.0
HP企业级性能SSD PCI—E 3.0×16通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