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曙光云转型:向服务提供商迈进

2015-12-20历军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5年11期
关键词:曙光服务器解决方案

文/历军

曙光云转型:向服务提供商迈进

文/历军

历军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编者按

在传统观念里,曙光或许仅仅是HPC、存储、服务器的服务供应商,向云和大数据方向转型成为了曙光实现从“服务供应商”向“数据服务供应商”转变的必由之路。本期邀请的云计算专家是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他将为您解读曙光发布“数据中国”战略之后,如何通过打造中国“数据神经系统”,向服务提供商迈进,让全社会共享数据价值。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的快速发展,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曙光)正从“硬件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迈进。从高性能计算到“潜心”布局全国云计算版图,曙光目前已在西南、华南、华中、东北等地实现了“城市云”布局,筹建了成都、无锡、南京、包头等多个城市云计算中心,研发生产的硬件产品、解决方案、云计算服务已广泛应用于政府、能源、互联网、教育、气象、医疗及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为区域经济建设更加快速高效做出努力的同时,也让自身成功地实现了云转型。

云时代找准定位

毋庸置疑,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企业带来了新一轮的转型发展契机。

目前软件厂商和解决方案商都面临着云转型,难免对谷歌、亚马逊、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不自觉有一种抵触,因为这些互联网公司来势汹汹、发展势头甚猛,而使其暗自焦虑。但像大家运用手机拍照已成为习惯,但对于特殊场景和特殊效果仍然会用相机的道理一样,这些云平台的出现当然改变甚至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理念,但并不能断言就会取代传统的解决方案商和软件开发商。目前看来,双方依然各有各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互联网+”的提出,让这个市场的体量和可扩展性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因此不可能一家或几家厂商方案商就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一些大型的政企客户还对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合规性有特别的要求,而这些要求让一个新兴的云服务提供商来做,客户是不太放心的。对于传统解决方案商和软件开发商来说,因为长期的积累,它们对这些政企客户的需求一直都有较深刻的理解和定制化的服务,这些经验非常重要。特别在中国,很多政企客户对于解决方案商的依赖度比国外的客户要高,定制化的需求也比较多元,这些就给了传统IT方案商和开发商发展的机遇。

既然不可能一家或几家独大,那么就要分工合作。既要看到百度、阿里云的轻便快捷的优势,也要看到自身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合规性的优势,这些对于非互联网企业来,则是说更关注和看重的特点,在云时代应该怎样更好地发挥出来。因为云的到来确实将过去的IT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过去教科书上的定义和关于概念的争论。

因此,在云时代的准确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并结合云给客户带来的便利,解决客户的痛点,就能够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顺畅、游刃有余。不必纠结过去的传统优势领域是否会被侵蚀,更不必纠结于未来是否是死路一条,只要有自己的定位和创新,转型意味着大片“森林”,因为当变革到来并带来挑战时,所有的人其实都在面临着同样的危机,都须在摸索中前行。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历军

重新洗牌突出优势

云计算带来的挑战不是针对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的,而是所有IT产业,甚至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中国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球范围内,由于技术革新而带来的一次商业模式上的大变革。

因此对于所有企业特别是传统IT厂商来说,此次冲击必然会带来行业上的大洗牌,这是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中不可避免的规律,对整个行业市场来说是适者生存、淘汰弱小的好事,甚至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云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中国企业与世界其他领先企业的差距,对于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底蕴较为雄厚的传统IT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带来了一种商业模式上的重构,过去可能一家企业就能够给客户提供所需的所有设备并满足客户的需求,但现在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个业务模块都需专有领域的解决方案,IT行业的合作模式和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多元化,需要生态环境中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发挥自己的优势强强联合,才能够带来全面的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相关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中国本土企业的联合,还涉及到本土企业和国际企业的融合与合作,而且现在的合作模式已不是过去传统的硬件采购软件嵌套,而是更深层次的嫁接合作,意味着彼此要跨越企业文化、协作流程、安全边界等等。

在“自主可控”的政策引导下,与国际企业合作更需要寻找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分辨清楚“自主”的部分和“可控”的部分,融合合作伙伴更加先进和优势的地方,弥补自身的不足,学习更多的国际惯例来与世界接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国内的本土企业应该避免对“自主可控”的依赖,从长远看,国产化替代中曙光并没有将自己看作受益者。开放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开源的道路已铺开,要想长期保持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趋势来突出自己的优势,塑造自己的行业形象和品牌竞争力。且国产企业以后也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开放融合的态度和优质的技术以及和国际接轨的商业习惯及服务,是曙光想要达到共赢所必须要做到的。

华丽转身从硬件到服务

云计算已进入落地阶段,想让企业在云计算时代能够抢占到更好的发展先机,就要深刻准确理解云计算如何落地,而检验的标准就是客户是否愿意为此买单。

过去曙光卖给客户一套IT系统就能够给客户带来他想要的所有需求,但现在需要建设云计算中心再将云计算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卖给客户,这打破了过去一成不变的传统方式,要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来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还包括要为客户选择适当的云架构,为其未来的业务增长和发展提供预期的设计方案等。

随着客户的需求变化,曙光在彻底梳理原有积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云计算云服务的部署,在原有公司内成立了一个独立运营的子公司负责服务业务,特别是云服务业务。这对于曙光这样的传统IT企业来说是较为合适的一种方式,两套体系,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合作。

这是本着一种增量和存量的关系来打造的体系,存量是我们过去的积累,已经有相对系统完善的体系了,增量的部分可以相对独立出来,而这部分增量也是过去存量部分的客户所需要的新增服务,因此,增量部分的客户与存量部分的客户有互相交叉补充的关系。

另外,在云平台上不可能一下就部署得相当完善,可先有几个急需的应用,随着业务量的上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存量上的慢慢不够支撑,逐步移到增量上来,这样较稳妥,也能够帮助客户平稳地过渡,同时又不必背着沉重的包袱,从而减少IT建设上的浪费。

对于曙光来说,这个云服务体系是轻装前行,前期开发相对较少,等到时机较成熟时,再把一些软件开发业务加上去,形成一整套软件开发服务,包括建设运维的整体体系。曙光云计算中心的云服务使用的是曙光服务器,云服务受欢迎也相当于曙光服务器受欢迎,未来的战略就是不断提升服务器的性能以支撑曙光的云服务。曙光云服务能够包含硬件、软件和架构外,还有合作的应用软件企业的应用。在云生态上,曙光还是一个以硬件制造为基础架构的企业,未来的广泛合作特别是和VMware这样在云计算领域领导者的合作,有更多开放共赢的合作融合机会。

面对客户来说,传统IT厂商和方案商也应更加灵活,传统企业的客户可能只是在移动端实现业务办公就能提升效率,很多客户也不再在乎是多少位的服务器,而是更多地把IT系统作为解决企业问题的工具,他们更关心整体的架构能够给企业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硬件的性能和软件的优势。这对于曙光来说,必须尽快做到从提供服务器到提供服务的转变,向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优质服务转型。

责任编辑:程梦瑶

chengmy@softic.com.cn

猜你喜欢

曙光服务器解决方案
艾默生自动化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兴业路的曙光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杨曙光作品
曙光
2018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将保持温和增长
7大睡眠问题解决方案
用独立服务器的站长注意了
定位中高端 惠普8路服务器重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