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经纬榆次如何打造样板工程

2015-12-19刘雅通讯员金燕

纺织机械 2015年2期
关键词:榆次细纱机经纬

本刊记者 刘雅 通讯员 金燕

经纬榆次正依靠自身服务力的提升,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去年9月,如意集团宁夏公司二号车间里,12万锭中国首条国产纺纱全自动成套生产线的正式投产在业内引起了不小反响,其中,3万锭的粗细络联设备为该项目的最大亮点,也是对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的绝对考验。

在这个近年来最大的产品成套项目中,经纬榆次分公司(以下简称“经纬榆次”)承担了100台细纱机长车的安装调试纺纱工作,包括50台环锭纺、25台紧密纺、25台紧密细络联,经纬榆次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圆满完成安装调试任务,赢得了用户的高度称赞。

目前,如意四车间、汶上五车间项目的安装在同步展开,两个项目的安装任务均已完成50%以上。宁夏六车间项目也已于2014年11月初全面启动,包含经纬榆次的2套精梳设备、32台JWF1562-1008锭细纱长车和54台JWF1562-1200锭细纱机。

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对经纬榆次的设备和组织给予了三个“没想到”的高度称赞——“没想到国产的细纱机不比进口的差”,“没想到经纬的细纱机进步得这么快”,“没想到经纬在这么短时间内能组织得这么有条不紊”。

针对如意项目,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是如何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共创精品工程的,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各位参与者在承接“大项目”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这些经验对纺机企业同行也具有参照和借鉴意义。

营销:先成就客户

作为先锋部队,营销部从合同谈判、生产组织、安装策划、售后服务等多方面通盘考虑、精心策划,使项目从合同签订到首批100台细纱机正式投产,仅用了不到6个月时间。

经纬榆次总经理管幼平常说:“企业就是做产品、提供服务。只有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客户满意,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要‘先为客户创造价值,再为企业创造利润’,‘先成就客户再成就自己’。”

瞄准需求,驱动客户转变

“如意项目”分为两部分,其中“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工业城”32万锭项目定位为彩色聚酯新材料纤维,“汶上如意”10万锭项目定位为有色纱纺。自项目从2013年12月份开始启动接洽谈判以来,济南销售技术服务公司一直配合经纬总部销售公司多次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并带领客户到经纬榆次的样板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打消了他们对公司技术、生产、配套、安装、售后等多方面的疑虑。

最终,通过多轮谈判,营销人员争取到多品种设备型号配置,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保证了公司的利润。用户选择了融合粗细络联高端技术的JWF1562型集体落纱细纱机长车并附带紧密纺、赛络纺等纺纱装置,配套了12套JWF1276型精梳设备,同时选用了JWF1516型短车集体落纱细纱机,基本包含了经纬榆次现有的一流纺纱设备,并带动了部分弱势设备的销售。

处变不惊,打造满意工程

由于项目任务重、时间紧、车间多,用户在设备配置、交货等方面变化又比较频繁,给经纬榆次的生产交货带来了诸多挑战。营销人员作为协调客户和企业内部的关键,要及时准确地将客户反馈的信息传递回公司,快速解决问题。

把客户需求放在首位让经纬榆次的产品深得客户信赖。

为此,经纬榆次营销部组织召开了10多次协调会,统筹安排协调,保证项目顺利展开,稳中求快。在如意四车间项目设备安装过程中,营销部突然接到客户通知,要求将已完工入库的16台JWF1562-1008锭细纱机配置更改为赛络纺。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营销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落实翻箱计划。翻箱期间,企业营销部主动与各相关部门联系,协调解决翻箱过程中的问题,仅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翻箱任务,确保了现场的安装进度。

同时,针对用户反馈的开车指标低问题,营销部及时召集技术中心、紧密纺项目组、合力公司、棉机总装厂等相关部门召开“如意项目运行指标专题会”,深入分析每一项问题,制定解决措施,达成共识后再选派专家赴现场服务,与用户进行深入沟通,其间共制订了精梳机8项、细纱机15项改进及管理措施,使运行指标得到大幅提高,细纱机和精梳机的条干CV值指标均达到乌斯特2007年公报25%的水平。

如意项目的签订与成绩的取得,是经纬榆次营销人员积极应对客户需求,把每一个项目打造成客户满意工程的成功实践。

生产:精益管理

从2013年10月份开始,经纬榆次生产部与质量部就着手生产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分析合同的具体要求,协同各部门共同策划生产组织方案,明确主关零部件质量控制办法,用“三个好习惯”保证生产计划顺利进行。

计划排产——“化被动为主动”

今年以来,随着纺机市场持续低迷,计划排产的不确定性加大。如果发运计划不能及时落实,将给生产组织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合理做好计划排产工作,生产部化被动为主动,重点在生产计划与营销计划的对接上下工夫,加强与营销部的沟通与互动,建立了生产组织微信平台,第一时间反馈营销和生产信息。

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产成品资金”,企业营销部门今年对发运计划的下达更加谨慎,一般是货款到位后才下发运单。而从实际生产情况看,生产系统全面实施配送后,各箱号及配送单元也在控制生产资金,不愿过多或过早投入,经常是见到发运单后才开始投料,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发运15日内完成成品入库非常困难,生产周期大幅缩减。

为确保生产进度,生产部在计划投放方面进一步细化,合理控制投放批次,对于周期较长的采购件予以重点关注,部分关键件进行适量储备,一般零件严格按照发运需求拉动生产,通过对生产能力的合理调配,增强各生产单元的快速反应能力,圆满完成了如意项目各个期段的商品任务。截至去年11月份,生产部共完成如意项目细纱机316台,精梳机36台,合同计划执行率达到80%。

质量控制——“事前诸葛亮”

如意项目中,企业生产部进一步改变传统的任务执行思路,以生产拉动为主线,将工作重点放在抓好质量控制方面,围绕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流程,推动产品质量管理全面提升。

生产部与质量部配合提前策划,共同制定生产组织和质量管理实施办法,做事前诸葛亮。特别是针对龙筋、车面、中墙板等关键零件,明确备料及加工要求,做到铸件毛坯标识统一,加工单位、供应商唯一,满足时效要求。

榆次分公司紧张有序的生产现场。

如意项目零部件全部采用专用工位器具流转,机内投放如意项目专用工单,分类管理。为解决钣金类零件色差问题,及时协调技术部下达涂装要求,采取车头、车尾门板类零件全部封闭喷涂的办法,保证了门板类零件的外观质量。

现场问题——“毫不拖延”

作为拉动生产的主体,只有快速解决现场的各类问题,才能有序推进生产。在如意项目设备生产过程中,生产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铸件外观质量问题。为了确保生产中各个节点衔接顺畅,避免因质量问题出现生产停顿,生产部组织调度人员进行全过程现场跟踪,并主动协调质量部检验员组织零部件的筛选工作,重点在零部件涂装前进行控制完成铸件表面处理工作。

尽管如此,仍有大批零件涂装后进行退修,工作量非常大。为了争取时间,加快周转速度,生产部领导亲自现场指导,协调、督促相关单位快速解决各类质量问题,并组织生产部职能人员参加现场生产,配合各单位进行零部件的退修工作,特别是调度室的业务员们,放弃了休息日,奔波在各个现场,挑选、搬运、退修每一件产品,及时拉动生产,满足装配需求,保证发运进度。

服务:变中求赢

“如意项目”启动后,经纬榆次棉机总装厂大胆尝试、突破创新,通过“三大改变,一个对策”,迅速适应了客户要求,确保了项目安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榆次分公司安装现场。

改变安装分配考核机制

经纬榆次改变以往一次性分配安装台份的做法,而是开展了“设备安装劳动竞赛”,根据安装质量、进度等多方面内容综合考评,以此确定各安装队后续承担的安装台份,奖优罚劣,极大地调动了安装队员的积极性。

同时,改变考核最终进度的方法,采取长计划、分阶段考核,100台分4个阶段,每个阶段考核25台的完成情况。4个考核节点,既有利于发现各个阶段安装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修正改进,也便于及时成台清空箱子,使有限的场地得到有效利用,此外,还能够根据进度倒推工作量和安装人员,适当增加人手,保证安装进度。

改变组合任务,统一安装流程

针对各外聘安装队各自承担组合任务,无法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实际情况,经纬榆次与如意厂家进行沟通协商,由客户配备学员配合完成。这样,组合任务比预计提前了近十天完成,为后续的总装工序赢得了时间,也有效保证了组合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大幅度减少了缺损和遗失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安装时间。

同时,为了对装配全流程进行规范管理,棉机总装厂制定了统一的安装流程进度表,细化了装配流程内容,规范和统一装配流程,把原来的机架、主轴、纱架等8个安装流程,细化为12个流程40个安装项目,同时规定了各工序的介入节点。新流程全面推广使用后,效果非常明显,通过流程和进度检查可以使安装更为流畅,有效保障了最后一台车顺利开车。

改变粗放式项目验收方式

在以往的项目安装验收中,经纬榆次是按大工序即机架、牵伸、卷绕几部分让客户来检查验收,项目验收较单一、粗放。

在如意项目中,经纬榆次第一次将所有的验收项目、技术标准全部细化后完全交给客户检查,分步逐项检验通过,验收项目也从原来的87项细化增加到97项,涵盖了机架、主轴、纱架、卷绕、牵伸、集落、竣工验收等内容,同时把检查项目以签订合同副本的形式交给客户签字确认,检查表要求客户、操作者、分厂服务人员全部签字认可,更加规范化、正规化。

制定对策应对安装精度考验

在如意项目中,粗细络联是项目的亮点,也是安装精度的难点。用户要求从机梁到纱架的高度要保证在1170±1mm,细络联对接要求车头之间的高度误差为0.5mm(按照一般细纱机的验收标准,高度误差仅需控制在5mm~10mm即可),精度的提高无疑为细纱机安装增加了难度。

为此,安装服务人员和厂家重新对25台细纱机安装地面进行测量修复,并对25台车头安装高度使用进口的激光水平仪进行了找平,保证了25台车头高度误差不超过0.5mm;为了保证络筒同细纱机的顺利对接,络筒哪台车具备条件,细纱哪台车才开始安装集落装置。

棉机总装厂在安装服务中,通过创新改变实现了公司与客户的双赢,也为目标的稳步实现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如意项目的后续安装工作即将展开,公司安装服务人员有信心也有决心再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把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样板工程。

猜你喜欢

榆次细纱机经纬
细纱机主电机节能改造
The Spirit of National Defense Is in Our Hearts
经纬股份
工会经纬
大惊小怪说晋商——游榆次常家庄园有感
市场经纬
市场经纬
榆次地区广告设计中汉字造型的应用
细纱机锭子有限元分析及减振方法研究
施耐德电气电子凸轮(CAM)在环锭细纱机卷绕成形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