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5-12-19黄廷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铁蛋白进展面积

段 玲 黄廷富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内三科 重庆 400060

血清铁蛋白是体内储存铁的主要形式,临床与缺铁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血透患者和各种肿瘤等疾病有关。研究证实[1],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铁蛋白水平较高,血清铁蛋白水平越高,脑梗死发生的面积、损伤的程度和神经功能的缺损越严重[2]。本文选择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铁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01—2013-12我院收治的符合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诊断且发病24h内入院患者261例,男153例,女108例;年龄42~79岁,平均(63.5±16.5)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影像学确诊,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依据病情分为进展组(98例)和非进展组(163例)。进展组入选标准:患者入院时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2分或以上,排除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未入选进展组的病例均纳入非进展组。脑梗死面积依据CT或者MRI影像学检查病灶大小,分为小面积梗死(病灶直径<1.5cm)、中等面积梗死(病灶直径1.5~4cm)和大面积梗死(病灶直径>4.0cm)。2组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3、7天空腹下采集静脉血2~3mL,常温下静置1~2h后,待血液凝固,采用3 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后,吸取血清液,放置-80℃冰柜内备用。应用放射免疫法在1个月内完成血清标本的铁蛋白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铁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趋势性检验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铁蛋白动态水平比较 与非进展组相比,进展组第1、3、7天铁蛋白水平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蛋白水平在第1、3、7天之间的存在明显差别,与第1天比较,第3天明显上升,第7天下降,低于第1天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不同时间铁蛋白水平比较 (±s)

表1 2组术不同时间铁蛋白水平比较 (±s)

注:与非进展组比较,*P<0.05;与第1天比较,#P<0.05

组别 n 第1天 第3天 第7天进展组 98 191.2±35.0*282.5 ±32.1 *#142.0 ±30.1 *#非进展组163 94.2±26.7 99.7±48.2 83.2±15.4

2.2 铁蛋白水平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危险度的关系 线性趋势卡方检验显示,取第1天检测铁蛋白水平分析,进展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发生呈上升趋势,两者呈线性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铁蛋白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时,进展组相对非进展组发生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度不断增高。见表2。

表2 铁蛋白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危险度的关系

2.3 进展组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铁蛋白水平比较 脑梗死面积越大,铁蛋白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进展组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铁蛋白水平比较 (±s)

表3 进展组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铁蛋白水平比较 (±s)

注:与小面积梗死比较,*P<0.05;与中等面积梗死比较,#P<0.05

梗死面积 n 铁蛋白水平 F值 P值小面积梗死25 174.7±49.5 31.632 0.000中等面积梗死40 243.6±54.3*大面积梗死 33 295.3±65.4*#

3 讨论

铁在人体内主要的储存形式是铁蛋白,主要存在于肝脏、脾脏和骨髓网状内皮系统中[3]。研究认为[4],血清铁蛋白的增高,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患者中血清铁蛋白明显增高[5-6]。这可能与发生缺血性脑梗死后发生血液再灌输性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红细胞外渗破坏、释放铁等物质有关;同时,机体可能处于应激状态,导致铁蛋白的合成增加,引起血清铁升高。而铁蛋白的增高进一步通过以下途径加重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1)铁蛋白的增高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形成较多的具有血管毒性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研究认为[7],铁蛋白也可以激活中心粒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作用,共同通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作用促进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2)铁蛋白释放的铁离子能催化Fenton型Haber-Weiss反应,显著提高羟自由基(·OH)的形成,过多的羟自由基加速破坏细胞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物质[2],导致细胞功能损伤,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在发生脑梗死时加剧脑血流缺血性再灌注性损伤[8-9]。(3)铁蛋白的增高,体内储存铁高,过多的铁可能促进大量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红细胞的增多,引起血液的黏稠度明显提高,血液流动减缓,促进脑梗死的发生。铁蛋白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相互作用,但其确切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结果显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进展期的患者不同时间铁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进展期,2组于入院第3天检测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第1天的测定值,但第7天略有降低,与高素玲等[10]报道基本相同。说明发生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后短期内铁蛋白水平升高明显,随着时间的推迟略有下降,主要是指疾病发展的初期,疾病发展比较快,对机体造成的脑部缺血部位灌注性损伤比较重,形成的羟基对机体的损伤表现明显的阶段。提示在疾病发生后早期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可以预测疾病病情进展[11],尤其当铁蛋白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时,可能是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处于进展期的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疾病对机体损伤的程度在减小,铁蛋白水平也略有下降。通过比较分析检测血清铁蛋白不同时间水平的情况可以预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这与多数学者认为血清铁蛋白水平是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也是急性脑梗死神经等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的认识一致[12-14]。通过对第1天铁蛋白水平趋势性分析,发现随着铁蛋白水平的升高,发生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危险性升高;在进展性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中,梗死面积越大则铁蛋白水平越高,提示分析早期铁蛋白不同水平可以预测病情发生的危险性大小[2]。

综上所述,铁蛋白是临床分析和预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一个较好的间接临床观察指标,通过动态检测铁蛋白水平,预测疾病发生发展;通过对铁蛋白检测水平高低的判断可以预测疾病是否处于进展期和危险性,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合理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1]周慧,赵瑾,张曼.脑梗死患者尿液标本中铁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12):1 146-1 148.

[2]张妍,杜新芳,刘保军.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25):38-40.

[3]卢开林,元小冬,王小玲.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11,17(2):78-79.

[4]刘璟洁,关正,张桂莲,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亚型关系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9,38(3):297-299.

[5]申建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3):274-276.

[6]陈晓晴,陶洪群.脑梗死患者血清Ferritin、FA与VitB 12及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3):349-351.

[7]王天舒,滕军放.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4):657-659.

[8]董贯忠,恽文伟,高萍.脑梗死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3):225-227.

[9]Millan M,Sobrino T,Arenillas JF,et al.Biological signatures of brain damage associated with high serum ferritin levels in patient with ac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thrombolytic treatment[J].Dis Markers,2008,25(3):181-188.

[10]高素玲,刘国荣,陈瑞英,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171-173.

[11]Millerot-Serrurot E,Bertrand N,Mossiat C,et al.Temporal changes in free iron levels after brain ischemia relevance to the timing of iron chelation therapy in stroke[J].Neurochem Int,2008,52(8):1 442-1 448.

[12]杨弘文,聂亚雄,杨平生,等.进展性脑卒中与颅内外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4):341-343.

[13]魏凯,刘传勇,肖玉梅.血清铁蛋白测定在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病损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5):560-561.

[14]王洪敏.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470-472.

猜你喜欢

铁蛋白进展面积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天然抗生素”之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对其耐热性、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乳铁蛋白的研究现状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