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2015-12-19阳前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帕利哌酮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阳前军 刘 冰 丁 凡

武汉市武东医院精神科 武汉 430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患病率和发病率较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对比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常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2例,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药物依赖患者以及妊娠期妇女。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男45例,女46例;平均年龄(39.4±9.3)岁;平均病程(1.8±0.6)a。实验组91例,男47例,女44例;平均年龄(37.8±5.9)岁;平均病程(1.9±0.5)a。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起始量为5mg/d,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的剂量,每周增加5mg,最大剂量30 mg/d,早餐后和午餐后口服。最终脱落5例,男3例,女2例,脱落者未计入最终统计分析。

1.2.2 实验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起始剂量3mg/d,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药物剂量,最大12mg/d。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抗精神类药物。治疗终点时脱落6例,男4例,女2例,脱落者未计入最终统计分析。

1.3 疗效评定

1.3.1 PANSS评定: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以及12周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PANSS量表评定[2],比较2组PANSS评定结果。

1.3.2 TESS评定: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以及12周对患者的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3],比较2组TESS评定结果。

1.3.3 疗效评定标准:计算2组PANSS减分率,根据减分率进行疗效判定[4],PANSS减分率≥75%为痊愈,50%~<75%为显效,25%~<50%为好转,<25%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PANSS评定结果比较 2组治疗前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PANSS评分比较 (±s)

表1 2组PANSS评分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4周 6周 8周 12周对照组 86 104.3±11.8 98.2±9.4 79.2±8.6 69.3±6.4 58.2±8.1 49.1±5.6实验组 85 103.9±10.7 70.4±11.3 62.4±7.3 57.8±8.2 50.2±4.9 40.2±4.4 t 值0.124 8.309 11.392 10.382 9.234 8.341 P值0.231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2.2 2组TESS评定结果比较 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TESS评定结果比较 (±s)

表2 2组TESS评定结果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后2周 4周 6周 8周 12周对照组86 15.2±2.8 20.1±4.8 17.2±3.9 11.0±4.3 9.8±5.1实验组85 9.0±4.3 16.4±1.9 11.8±2.0 7.3±0.9 4.6±0.4 t 值19.328 14.293 17.322 20.231 18.827 P值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2组疗效对比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n(%)]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慢性重型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主要为思维贫乏、意志缺乏、情感淡漠、孤僻内向等,而阳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妄想、幻觉以及援引观念等。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以及神经生理生化变化等,但其明确的致病因素尚未得到完全的阐释[5]。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能单纯从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进行评价,多数患者由于长期服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导致其社会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的整体疗效。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的评价不但包括患者精神状态的评估,包括患者在服药后不良反应的综合评价[6-7]。

帕利哌酮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精神药物,为多巴胺D2受体,5-HT受体的拮抗剂,能够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通过缓释片的渗透性控释给药系统能够平稳释放药物活性,维持血药浓度,保证了药物的持续性[8]。本研究发现,2组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12周PANSS和TE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给药方式简单易行,不良反应较轻,临床起效快,安全可靠,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尽早重返社会。

[1]杜能强.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8):2 938-2 939;2 942.

[2]嵇利亚,谢世平,杨惠敏,等.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汉语听觉语言皮质定位的脑磁图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4):225-228.

[3]赖成彬.时间意识与精神分裂[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2):58-64.

[4]李福英.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15):2 336-2 338.

[5]李文秀.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136-38.

[6]彭丽,孙雅,朱凤英,等.阿立哌唑与奎硫平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6):428.

[7]钱正刚,朱怀军.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Meta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8(5):484-88.

[8]王秋莲.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继发癫痫1例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9):721-722 .

猜你喜欢

帕利哌酮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谢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