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2015-12-19默海霞相巧丽杨会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氯吡

默海霞 相巧丽 孙 月 杨会欣

河北新乐市医院神经内科 新乐 0507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或视网膜功能障碍[1]。临床症状主要有短暂性失语、瘫痪且感觉障碍等。由于该疾病反复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危及生命或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氯吡格雷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TIA,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与聚集反应,降低血小板活化度,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浆比黏度,控制血栓形成[2]。本文观察氯吡格雷治疗TIA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01—2013-01收治的TIA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中关于TIA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1)既往有急性脑血管病病史;(2)头颅CT或核磁共振发现新鲜出血或梗死灶;(3)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或出凝血功能障碍;(4)合并神经肌肉疾病、消化性溃疡、周围血管疾病、美尼尔综合征、癌症、严重颈椎病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51~78岁,平均(68.9±6.2)岁;颈动脉系统TIA 31例,椎基底动脉TIA 19例;发作频率>3次/d 14例,≤3次/d 36例。对照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53~80岁,平均(67.5±5.9)岁;颈动脉系统TIA 33例,椎基底动脉TIA 17例;发作频率>3次/d 15例,>3次/d 35例。2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国药准字H31020142,上海信谊黄河制药有限公司),0.3g/次,3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133127,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g/次,3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泰嘉(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6,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5mg/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1)血脂: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2组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仪器选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UZS-300(广州市瑞桥贸易有限公司。(2)血小板活化指标: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Sight量化成像分析流式细胞仪,MERCK MILLIPORE,美国)测定2组的CD62p和CD63水平。(3)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随访:对2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TIA、脑出血和脑梗死等脑血管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经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对比 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HD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对比 (±s,mmol/L)

表1 2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对比 (±s,mmol/L)

注:与组内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LDL HD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50 6.12±0.79 3.71±0.73*#2.33 ±0.24 1.49±0.31*#3.62 ±0.83 1.04±0.27*#0.92 ±0.14 1.79±0.25*#对照组50 6.08±0.83 5.65±0.62*2.39 ±0.27 1.97±0.39*3.59 ±0.75 2.36±0.38*0.90 ±0.18 1.43±0.27 t值0.2468 14.3229 1.1744 6.8128 0.1896 20.0230 0.6202 6.9180 P值 0.4028 0.0000 0.1215 0.0000 0.4250 0.0000 0.2683 0.0000*

2.2 2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对比 2组治疗后的CD62p和CD63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CD62p和CD6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对比 (±s,%)

表2 2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对比 (±s,%)

注:与组内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 CD62 p CD63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50 8.15±1.12 5.73±1.64*#10.32 ±1.67 7.01±1.79对照组 50 8.09±1.09 6.86±1.88* 10.48±1.62 8.95±2.02 t 值0.2715 3.2028 0.4863 5.0826 P值0.3933 0.0009 0.3139 0.0000

2.3 2组1 a内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对比 实验组1a内再次TIA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1a内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对比 [n(%)]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脑供血突然发生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且持续5~30 min后恢复正常[4]。TIA是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频繁发作的特征则是脑梗死的前兆,会导致患者记忆出现障碍[5]。若不及时治疗,则会继发为脑梗死或血管性痴呆。TIA发展为脑梗死的首要表现为血小板聚集。患者脑血管受到损伤后,血管内皮的自然屏障也会受损,血小板通过细胞受体在暴露的胶原、纤维蛋白部位快速聚集,形成纤维素,且在粘连蛋白的共同作用下,使聚集的血小板黏附在受损内膜表面,释放血管收缩活性物,加速了血栓形成、血管收缩以及血小板再生[6]。临床研究显示,实施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病死率[7]。阿司匹林属于血小板抗聚集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的释放以及聚集反应,改善患者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动力学、降低血浆比黏度,起到抗血栓作用[8]。阿托伐他汀钙属于他汀类药物,有效抑制患者肝胆固醇合成,经过限速酶来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合成,对受体基因肝脏低密度的脂蛋白(LDL)进行调节,缓解血液循环中LDL含量,改善心肌缺血[9]。但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TIA的远期治疗效果不显著,且脑血管事件复发率较高[10]。氯吡格雷是一类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选择性的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复合物的活化,阻断ADP的释放,引发血小板活化扩增,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主要由肝脏代谢。羧酸盐衍生物是患者血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其对血小板聚集也无影响,占据血浆中药物相关化合物的85%。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第Ⅰ相与第Ⅱ相的聚集均具有有效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解聚作用,还可以与红细胞膜相结合,降低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的溶解倾向,改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该药物进入机体内部经过肝P450酶作用,通过生物转化才能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口服给药的效果较为显著。该药物可抑制多种炎症细胞的生产、聚集,降低CD62p与CD63水平与其他的炎症因子,阻止泡沫细胞形成与大量巨噬细胞浸润。阻止斑块炎症反应,长期使用该药物可消退动脉硬化斑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与阿司匹林,不仅可以稳定损失的斑块,还可降脂,降低斑块中粥样物质比列,减缓胆固醇含量,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发展,抑制血管内皮的HMGCOA还原酶,促进血管内膜产生更多的一氧化氮合酶,加速其合成与释放。联合用药时,阿司匹林不会改变氯吡格雷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氯吡格雷有效增强了阿司匹林对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效果。联合用药提高了TIA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血脂水平与血小板活性,降低患者短期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本研究通过对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比常规治疗方案与联合氯吡格雷两种治疗方法对TIA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同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特征。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D62p与CD6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跟踪调查2组的预后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1a内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1]。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阻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复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1]白维,李尧,刘阳,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1):42-43.

[2]何锴.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18-20.

[3]Barlinn K,Zivanovic Z,Zhao L.Intracranial vessel localization with power motion Doppler(PMD-TCD)compared with CT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2012,1(2):1 747-1 749.

[4]杨晓云.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 147-1 148.

[5]侯广春,郭传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TIA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3):46-47.

[6]周玉姣.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 429-1 457.

[7]杨剑文,杨期明,徐玉艳,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6):652-653.

[8]郭刚,吴秋义,徐庶.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3):266-267.

[9]Welles CC,Whooley MA,Na B.The CHADS(2)score predicts ischemic stroke in the abs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mong subjec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data from the Heart and Soul Study[J].American Heart Journal,2011,162(3):555-561.

[10]李军.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对照研究[J].河北医学,2014,15(7):1 163-1 164.

[11]McQuaid KR,Laine L.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 is of adverse events of low-dose aspilin and clopidogrel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06,119(8):624-638.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氯吡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