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不同吸痰方式对疗效的影响

2015-12-18魏飞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浅部灌洗颅脑

魏飞升

河南长垣县人民医院外三科 长垣 45340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早期切开时,其气道大多出现黏膜高分泌以及水肿损伤的病理特征,能够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使患者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造成肺内淤积,诱发肺部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影响其预后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清洁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这就要求临床上使用效率高、安全性强的吸痰方式进行治疗,以预防呼吸道感染。本研究采用浅部吸痰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早期切开患者,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01-12本院收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18~70岁,平均(34.5±5.4)岁。对照组19 例,男13 例,女6 例;年龄19~72 岁,平均(36.4±3.6)岁。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头颅CT 或MRI确诊为颅脑损伤,GCS≤8分;(2)均进行气管切开术;(3)年龄均>18岁。

1.3 排除标准 (1)有既往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或慢性疾病病史;(2)已出现肺部感染;(3)体征不适合参加本实验或无意愿参与本实验;(4)气管切开7d内死亡。

1.4 方法 以患者气管切开早期为研究周期,即自患者气管切开至7d内。38例患者均被给予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及护理,所采用的切开管和吸痰管分别为BMS型号及Fr12型号。实验进行之前由护理人员为其统一讲解培训。

实验组采用浅部吸痰和FB灌洗吸痰相结合的方法。在患者气管切开后,以FB灌洗吸痰,操作频率为1次/d,根据患者吸痰指征在其余时间进行浅部吸痰,浅部吸痰时气道中的吸痰管深度超过气管套管头端的1~2cm。每次吸痰前给予2min高浓度氧吸入,吸痰时间控制在15s内,由专业护士进行无菌操作。FB灌洗吸痰:通过FB由气管套管进行吸痰。在FB灌洗吸痰之前应取得家属同意,并由专业护理人员完成。操作前后分别给予10min的高浓度氧吸入,以2%利多卡因2~3mL滴入镜前常规气管内,FB通过气管套管进入,并从左右两侧支气管分别进行吸痰,当患者体内出现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反复支气管灌洗,5~10mL/次,但将灌洗总量控制在100mL 内,直到痰液吸尽。在灌洗吸痰过程中,给予心电监测。

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方式,吸痰前吸入2min高流量氧气,吸痰持续时间控制在15s内,由责任护士无菌操作。观察分析2组血气变化、黏膜出血情况及肺部感染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并发症比较 [n(%)]

2.2 2 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实验组动脉血压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比对照组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和复杂,且易临床出现严重的身心应激反应,加上部分患者的脑部神经出现损害,导致其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的吞咽和咳嗽反射系统。此外,肺部分泌物过多会导致患者肺部淤积,诱发肺部感染。因此应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系统的管理,对其体内淤积的痰液及时清除,以预防误吸、坠积性肺炎和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但现阶段临床上存在不恰当的吸痰方式,会对患者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产生水肿、充血、纤毛丢失、黏膜出血以及肉芽形成等症状,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不能达到有效吸痰的目的。

本研究显示,浅部吸痰与FB灌洗吸痰相结合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气状况。通常情况下,患者血气状况由PaO2、PaO2/FiO2和PaCO2组成。其中呼吸系统的重要生理参数PaO2能够判断患者缺氧与否及预后情况;PaCO2过高会导致患者酸中毒、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的发生;而PaO2/FiO2是脑氧改变的决定性因素,该值每提升50个百分点,脑氧就会随之提升8 个百分点。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在PaO2、PaO2/FiO2比对照组高,PaCO2则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还发现,浅部吸痰和FB灌洗吸痰相结合能降低患者气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率。实验组在气道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上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常规吸痰方式会对患者气道黏膜及呼吸道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对患者预后效果也会造成负面影响。而使用浅部吸痰和FB灌洗吸痰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FB直视肺叶、支气管,对患者体内深部分泌物及误吸物进行清除,控制气道内炎症细胞的数量。同时,浅部吸痰又能减少对黏膜的损伤,保障气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及气道黏膜的正常防御功能。

综上所述,以浅部吸痰和FB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式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早期患者的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1]崔君霞,金奕,于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采取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4-126.

[2]王万卿,任增玺,史锡文,等.气管切开后持续湿化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防治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44-45.

[3]王忠平.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5):1 852-1 853.

猜你喜欢

浅部灌洗颅脑
更 正 声 明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