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州市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12-17李凤王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宿州市树种造林

李凤王

(宿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安徽 宿州 234000)

宿州市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凤王

(宿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安徽 宿州 234000)

本文介绍了宿州市森林增长工程建设3年来在造林绿化、“三项创建”、“三线三边”绿化提升、林业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指出了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工程建设深入发展、持续巩固工程建设成果的四点建议和对策。

森林增长;实施成效;对策建议;宿州市

2012年10月,宿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部署,制订了宿州市森林增长工程建设规划,出台了《关于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生态强市的意见》,要求到2016年全市新增森林2.8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30.4%,林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经过全市上下3年的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1 工程实施成效

1.1 植树造林任务超额完成

宿州市经济实力“靠后”、用地成本“走高”,工程造林成本高、困难多。面对现实压力,市林业部门认真研究、创新举措,以城乡增绿重点工程和“三线三边”绿化提升为切入口,结合林苗两用林建设,深入推进全市森林增长工程,不断加快造林步伐和节奏,森林面积得以持续增长。2013年和2014年全市分别造林7 200 hm2和9 800 hm2,超额完成计划任务,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面积合格率均高于省验收标准。全市有林地面积增加到27.93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8.8%,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1 668万m3。

1.2 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进展顺利

在实施森林增长工程中,通过创建一批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森林城市,实现“点上开花”、“线上飘彩”,布点串线,拉线织面,实现森林增长工程整体推进。2013-2014年全市创建11个森林城镇、81个省级森林村庄。

1.3 “三线三边”绿化效果显现

2013年,宿州市启动“三线三边”环境治理、绿化提升工作,深入推进全市森林增长工程,摸索出一条可操作、可复制、可持续的森林增长新路径。经过努力,一条条以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和主要河流为骨架,兼具生态防护、木材储备、美化净化、产业支撑等功能的森林长廊陆续建成,“三线三边”环境大为改观。2013-2014年建成森林长廊示范线468 km,占森林增长工程总任务的78%。

1.4 林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抢抓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契机,加速林业经济发展。2013年全市林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大关,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2位;2014年达381亿元,跃居全省首位,提前两年实现森林增长工程林业经济指标。2014年10月,全国第13届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在宿州市召开,国内林产工业专家、企业代表400多人来考察交流。埇桥区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杨木产业示范区”称号。

2 存在问题

2.1 绿化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生态仍很脆弱

尽管宿州市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8.8%,但县区之间差别很大,在全省也处在中等以下水平。森林资源总量不大、分布不均、缺林少绿现象还相当突出,局部地区生态状况十分脆弱,南部不少乡镇的森林覆盖率甚至不到16%;北部一些石质山仍未绿化,攻克难度大。

2.2 用材树种单一状况未根本扭转

近30年来,全市杨树面积迅速扩大,榆树、楸树、刺槐、楝树等抗逆性强、抗病虫害、木材稀缺的优质乡土树种因生长相对较慢、繁育推广力度不够,栽植面积大幅减少,用材树种变得十分单一,对生态功能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产品升级都带来不利影响。杨树作为全市主导用材树种,由于价格低迷,加之近年来杨絮严重,导致群众要求增加采伐杨树,影响到资源稳定。

2.3 造林用地成本偏高

宿州市属粮食生产主产区,造林用地流转费用较高(年均1 000元/667m2,少数地块达到1 700元/667m2),加之林业生产周期长、收益较慢,影响了社会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4 经营管理有待加强

由于造林任务较重、管理经验不足,为使工程快速推进,一些地方没有按照程序公开招标,对造林主体资质把关不严、后续管理不够,少数地段出现转包现象,造林和抚育不够细致,致使一些路段和小班苗木弱小、密度偏疏、抚育缺失等,降低了苗木成活率,影响了造林绿化效果。

3 建议及对策

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既是生态需求,更是民生需求,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为深入持续推进宿州市森林增长工程建设,要紧紧围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大主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强市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加大植树造林和依法治林力度,扩大森林总量,提升森林质量,做强林业产业,繁荣生态文化,实现生态环境大提升,促进绿色富民,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三大效益。

3.1 推进生态建设,突出造林重点

结合市情林情,充分利用“三线三边”、荒山荒坡、农村“四旁”等造林空间,以森林增长工程、“三线三边”绿化提升为抓手,坚持不懈推进植树造林。一要提升农田防护林网。结合高产农田建设及水利兴修等,加大汴北农田林网提升和汴南农田林网建网力度,尽快建成功能完善的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力争全市综合建网率达到85%以上。二要拓展道路和河渠森林长廊。以铁路、公路、河渠等沿线为重点,新建和完善森林长廊示范线,加快建成功能多样的生态屏障。三要攻坚绿化石质荒山。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承包绿化荒山,提高山区生态防护林比例,力争将现有宜林低山残丘、25°以上坡耕地全覆盖造林。对已绿化的疏林山地进行补植补造,进一步提高郁闭度。四要加快用材林和苗木花卉基地建设。鼓励林业企业和造林大户营造丰产原料林,发展林苗两用林。五要积极创建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以宿城、县城和乡镇为重点,建设城镇片林、森林公园和公共林地,力争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0个、森林村庄100个,新增城镇森林2 000 hm2、村庄森林4 000 hm2。

3.2 做强林业产业,提升林业经济

坚持以工业理念抓林业,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促进林企发展、林农增收。突出发展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林产工业,着力培育加工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鼓励林农和造林大户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标准化林业生产。到2016年,力争市级以上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00家,其中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不低于45家。进一步培育现有木材加工集群,全力打造在省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木材加工与家居产业园区。充分发掘林地和林木资源利用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开展林农、林牧复合经营,提高林地利用率。

3.3 加强科技服务,优化生态结构

进一步加强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实用技术普及、优良种苗推广和森林经营技术提高。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坚持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设计,着力优化树种结构,增加树木品种,实现树种的多样化。特别要加大乡土树种繁育推广力度,明确主导优质树种及不同树种的合理搭配。加大中林2025、南林3804等雄株杨树推广力度,开展杨絮综合治理工作。鼓励在立地条件差的石质山地、荒滩荒地栽植抗逆性强、抗病虫害、木材稀缺的优质乡土树种。积极尝试飞机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等新举措,扩大防治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的覆盖面,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3.4 坚持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

认真落实保护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林木限额管理、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等制度,规范林地定额管理、征用征收、审核审批,依法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林区治安稳定和森林资源安全。切实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湿地生态保护力度,严格保护乡村现有自然生态和乡土树种,努力保持自然风貌。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确保各国有林场及萧县东南、埇桥北部、灵璧北部山区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进一步完善造林准入机制,严格造林申请审核程序,确保造林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责任编辑:杨婷婷)

Actualities of the Forest Growth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Suzhou City

LI Fengwang
(Su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Forestry Technology Promotion,Suzhou 234000,Anhui,China)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the forest growth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the past 3 years were introduced in the aspects of"3-Item Building","3-Line&3-Side"greening upgrading and forestry economy,and som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were pointed out.Four releva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promoting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continuously consolidating its achievements.

Forest growth;Effects of the construction;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Suzhou City

S731.1

:A

:2095-0152(2015)05-0051-02

2015-08-14

2015-09-10

李凤王(1983- ),男,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szsljz@163.com

猜你喜欢

宿州市树种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春天的脚丫
百褶裙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园区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树种的志向
数字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