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瓦人的小木屋

2015-12-16张永江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图瓦木屋栅栏

张永江

世代都居住在阿尔泰山深处的图瓦人,他们在远离文明世界的环境下,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盖建了冬暖夏凉、具有欧洲风格的木屋。到过图瓦人生活地方的人,一眼看到的是具有欧洲风格的小木屋,这些尖顶、方基的木质房屋,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有着很强的实用性。

中、蒙、俄三国交界的阿尔泰山脉,一直是图瓦人居住的家园。目前中国仅有的2 000多名图瓦人,几乎是世代都居住在阿尔泰山的深处,他们在远离文明世界的环境下,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盖建了冬暖夏凉、具有欧洲风格的木屋。

到过图瓦人生活地方的人,一眼看到的是具有欧洲风格的小木屋,这些尖顶、方基的木质房屋,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有着很强的实用性。

长在轮子上的房子

与图瓦人接触过的都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哪里山水好,哪里就有图瓦人,这已是一个不争的规律。喜爱居住于山水之间的图瓦人,从沿河而居的禾木村、白哈巴村,到依湖而居的喀纳斯村,他们所居住的地方,除了山绿水清环境优美之外,最明显的标志还是他们居住的木屋。

进入有图瓦人的村庄,一眼看去就是集中排列着的尖顶方座的木头房子。建造这些房屋,全部用的是当地的原木,这些看似低矮的小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但夏凉冬暖、经济实用、便于修建,而且也成为一道表现民俗、展示与众不同建筑风格的亮丽风景。

村子是由一排排整齐而近似相同的木屋组成。走入图瓦人的家里,你会发现建造这些房屋不需要很多时间,只要准备好所用的材料,两个男性牧民协同劳动,仅需两三天的时间和简单的劳动工具就可以完成主体建筑。这种房子除了建成需要的时间短以外,还可以随时根据主人的需要搬走。搬迁时,只要在房子的每个木头上打上明显的标号,拆除后,就可以很快地搬移到另一个地方了。

把家放在马车上,马能走多远,家就能走多远,哪里美丽哪里就是他们的家,这也许就是图瓦人多住在山清水秀的原因。在这里,找一个你熟悉的牧民家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必须要走许多路,多问几次人,才能最终确定他们家现在所处的位置。因为,这里的房屋是随着牧民行走的,用当地人的戏谑话说图瓦人的家是“长在轮子上的房子”。

这些房子当地牧民称之为“木刻楞”,木屋全部由产自本地的原木结构搭建而成,只需要一把斧头和一把锯子,不用一根钉子和一滴胶合材料,原木也只是剥去树皮,不作任何修饰。“木刻楞”房屋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房顶呈尖三角形主要用于滑落冬天的积雪。由于屋顶陂度大,大雪不易积存,积雪到一定的厚度和重量时,就会自动从屋顶上滑落下来。同时,积雪底部的融雪又可以顺着尖顶伸出的沟槽流下,就是夏天的暴雨时节,雨雪水也不容易渗进居住的房屋里。图瓦人的木头房子圆木之间全部通过榫眼、沟槽环环相扣,看他们盖建如同看儿童搭建积木。对于木头槽缝之间的有些中空,他们铺上干燥的苔藓,算是建筑用的另类水泥,苔藓密封了缝隙,兼顾了稳固性和保暖性。

禾木村所在位置的海拔在1 300米左右,加之处于高纬度地区,一年中大半时间都是严寒季节。当地人戏称:一年7个月寒冬,等于一年过了两个冬天。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木刻楞”房屋既保暖又防潮,冬暖夏凉最适合当地的气候。“木刻楞”房体四周则用被斧头砍成单扁的圆木压榫堆成,更加重要的功能是防震、防倒塌,但防火的性能极差。当阿尔泰山区发生7级地震时,一些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出现倒塌裂缝,而这些木制的房屋却纹丝不动、完好无损。

木栅栏里面的小世界

据当地年长的图瓦人说,在他们祖父母那一代,也就是100年前,他们的房屋并不是目前这个样子的,固定的住房主要有半坑半屋的房屋和用草皮堆垒(图瓦人称草皮房为契目)而成的房屋两种,天气转暖时就居住在毡房里,就是居住这样的房屋,他们在村落里生活了几百年。后来,随着20世纪初俄罗斯人的陆续进入,不仅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而且他们的居住也有了根本的改变,才有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走进村庄就会感到,在有图瓦人生活的木屋四围,都有一个必须要有的配套设施,那就是用木头围成的栅栏。这是当地建筑上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栅栏上,也体现着居住在这个屋子里的图瓦人经济收入水平和主人的能力:当屋子用的木料很粗大、栅栏用规则的木板围成的,就说明这家有着很好的收入渠道和一位很有能力的男主人;如果屋子的木料很细很短,而且栅栏是用一些没有加工的细小原木围成的,可能这家的收入水平就差一些,当然这家的主人可能就有些懒惰了。

在每家木屋的周围都有用原木围着的木栅栏,这就是房屋的附属建筑,表示栅栏内的所有地方全部属于房屋的主人,很像城市里人们所说的大院。在栅栏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他们的各种生活劳动场所,有他们居住的房屋,有供做饭的食堂,有供妇女挤奶拴牛的木架,有储存各种劳动工具的库房和冬天的菜窑,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桑拿浴房。这些供洗桑拿浴的房子一般只有一间,低矮、狭窄、透气性能差,一般高度在2米以下,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里面最主要的设备是加热用的铁炉子,烧火所用的燃料都是干燥有油性的松木,炉子上放着成堆的从河里捡来的石头。

还有一种建筑是牧民使用率最高的木围栏。一般情况下,图瓦人不在栅栏里堆放冬天喂养牲畜的草堆,而是就近把打下的饲草堆放在山野的草场上,用不规则的木栅栏围住,这些木质围栏用简易的木杆围成,虽然围拢随意,但是在围拢中有着每个家庭的标识。

图瓦文化的聚焦点

过去,许多图瓦人的地面是泥土,现在村里的许多木屋也都进行了改造,铺上了干燥厚实的自制木地板,也有人在木板上铺上地板革和地毯,这样对于防潮起了很大的作用;房屋的窗户也多用双层的玻璃镶嵌而成,能吸收很多阳光,加上冬天取暖用煤户也越来越多,因此,生活居住的条件明显改善,一些妇女因生育、生活而引发的疾病大幅度降低。

许多牧民面对旅游业的兴起,自己住进窄小的厨房或库房里,却把宽敞明亮的大房屋改造成供客人居住的房间,在房间里依旧保持原有的居住风格,悬挂着本民族特色的图腾画像和各种野生动物的标本。这些房间因为价格便宜、民俗特色浓郁很受外地客人的欢迎。

也有一些牧民在家里建立起了图瓦文化家访点,他们把祖先们使用过的各种生活生产用具一一陈列出来,由专人进行讲解。观赏着原始的简陋用具,品尝着醇香的奶酒、聆听着原生态的歌曲、体验着不同的生活习俗,让外地的游客更贴近地感受着图瓦文化,这些自发形成的做法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瓦木屋栅栏
会飞的木屋
会飞的木屋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木屋
当足球遇上F1
我的世界
阿勒泰地区图瓦人井干式民居可持续发展探析
《The Ways of Nomad》
经过栅栏外的目击者
牧羊人的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