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防四物汤加减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临床观察

2015-12-14符润娥罗方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卡介菌四物汤荨麻疹

张 颖 符润娥 罗方梅

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慢性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h 内消退,但会反复发生新的皮疹[1]。其病因复杂,顽固难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笔者运用荆防四物汤加减配合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入选病例8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18~54 岁,平均(32.60±10.61)岁,病程2~31年,平均(3.37±1.29)年;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10±11.43)岁,病程1~33年,平均(4.86±2.7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同时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药用荆防四物汤加减。组方:荆芥10g,防风15g,当归10g,赤芍15g,生地20g,川芎10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首乌藤15g,乌梢蛇15g,蝉蜕15g,白蒺藜15g,甘草10g 。辨证加减:湿气重者加薏苡仁、茯苓健脾除湿;食积腹胀者加山楂、神曲、厚朴;肝郁气滞者加青皮、柴胡;心烦失眠者加远志、炒栀子、百合;瘙痒剧烈加僵蚕、皂角刺、苦参;大便干结加酒大黄、牛蒡子。每日1 剂,冷水煎取汁400ml 分3 次饭后温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腥发之物。同时在口服中药基础上给以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19)穴位注射,选取曲池、风市、足三里穴,均取双侧,一次注射两个穴位,每穴注射1mg,隔日注射1 次,9 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393)治疗,每次10mg,每日1 次,连续服用4 周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评定。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无瘙痒感;显效:皮损消退达80%以上,无瘙痒或明显减轻;有效:皮损有所消退在50%左右,仍感瘙痒;无效:皮损几乎没有消退,瘙痒感如同治疗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用Ridit 分析,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为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两组痊愈及显效患者随访1年,治疗组有5例在1年内复发,复发率为15.1%,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及复发率比较表 [例(%)]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顽固,长期反复使用抗组胺药物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临床治疗中对于病程长、反复发作者,笔者采用内服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显著,且能有效地减少荨麻疹的复发。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患者久病必耗伤气血,致血虚生风化燥,风邪久郁不去,致病情反复发作,风邪是本病主要外因。故根据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治疗以祛风为主,辅以活血为法。荆防四物汤方中的四物汤养血活血;荆芥、防风、白蒺藜、蝉蜕具有疏风止痒的作用;何首乌滋阴养血、润肤止痒;地肤子、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当归与生地养血活血、凉血熄风;甘草清热解毒及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全方共凑疏风清热、养血息风之功效。

穴位注射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将药液等注射到相关腧穴或特定部位,利用针刺和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3]。中医学认为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能够“强壮身体,预防疾病”,有益气养血、扶助正气之功,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之功效;曲池为治疗皮肤疾患之要穴,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止痒抗过敏的作用;风市祛风止痒,疏风解表。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是一种免疫调节剂,有助于T 淋巴细胞的增值以及分化[4-5]。其通过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同时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IgE,封闭抗体达到抗过敏作用,调节和恢复体内辅助性T 细胞亚群的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6]。故穴位注射是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既发挥药物本身的治疗效果同时又有药物吸收过程中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增强了穴位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荆防四物汤配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郭奕妤,全小荣.辨证用药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 (4):1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7.

[3]康志强.穴位注射作用效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 (2):119-120.

[4]于晓华,马良志,林慧敏.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4,(1):28-29.

[5]李芝,李洪武,李贵前.穴位埋线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和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对血清IgE 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4,(3):50-51.

[6]林自华,吕中法,金永同,等.卡介菌素治疗42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 (4):472.

猜你喜欢

卡介菌四物汤荨麻疹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测序技术探究卡介菌生物制剂核酸物质基础
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菌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荨麻疹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