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防建设巡礼
——安徽省滁州市

2015-12-14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与国防杂志社联合主办

国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后备力量滁州市党管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与国防杂志社联合主办

国防建设巡礼
——安徽省滁州市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与国防杂志社联合主办

滁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淮要冲,濒临长江,东与江苏接壤,有“金陵锁钥”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近年来,中共滁州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认真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党管武装,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努力夯实动员基础,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在创新中发展,拥军支训、涉军维权、小岗村大学生民兵连建设等工作多次受到总部(国防部)、南京军区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滁州市五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联训联演

重温入党誓词

革命传统教育

中共滁州市委书记、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一主任李明慰问部队

滁州市市长、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张祥安慰问部队

滁州军分区司令员李金泉

滁州军分区政治委员潘晓

民兵应急分队考核比武

狠抓党管武装制度落实。近年来,滁州市认真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始终坚持“四个一”制度不动摇,每年召开一次党委议军会和国动委例会,每年组织一次县(市、区)党委第一书记述职,每年组织一次新任县处级干部和新进公务员军训,每年组织一次党管武装和国防动员绩效考评。为使党管武装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滁州市委2013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党管武装述职考评向国动委“八办”延伸,由市委组织部、军分区、市双拥工委等组成联合考评组,对县(市、区)委书记和国动委“八办”负责人履职情况进行考评,把党管武装工作、政府履行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责任纳入绩效考核。始终把党管武装摆上重要位置,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发展,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思想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把抓国防后备力量建

设实绩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真正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经费保障到位、问题解决到位。

健全完善国防动员机制。近年来,滁州市坚持把国防动员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聚焦强军目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县(市、区)人武部正规化建设的意见》《滁州市基层武装机构规范化建设达标考评实施办法》《滁州市国动委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促进国防动员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市县两级国动委各办公室机构健全、运行顺畅,实现了国防动员综合信息平台和视频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常态运行,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实时更新、动态保鲜,国动委办事机构职能作用发挥形成机制、运转高效。连续3年推进基层武装机构规范化建设达标考评,目前全市144个基层武装部已全部达标(含2个高校、2个林场和15个企业武装部),民兵营连部规范化建设正在按照先行试点有力有序推进。

提升后备力量实战能力。着眼提升后备力量战时应战、平时应急能力,坚持建武与用武并举、练兵与强兵结合,狠抓民兵专业分队和国动委系统训练演练。近3年来,先后完成了民兵专业分队综合演练、民兵专业分队与作战部队联训联演、过境部队保畅通、市带县战时国防动员指挥、指挥机构带实兵演习等大项军事任务,在训练演练实践中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有效提升了平时应急和战时应战能力。2015年6月下旬,滁河流域遭遇持续强降雨,60多个村庄的2000余名群众受困,军分区第一时间组织民兵抢险救援分队赶赴现场。官兵冒着暴雨,鏖战四天三夜,先后加固堤坝5000余米,处置管涌、渗漏、裂缝、滑坡等险情120多处,安全转移群众2572人,转移群众财产8000余万元,打赢了一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卫战,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聚焦打仗抓好拥军支训。针对辖区驻军单位多、驻训部队多、演训活动多,军民纠纷易发频发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坚持把拥军支训作为服务军事斗争准备的具体行动,积极为驻军和驻训部队提供支持和保障。2014年,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三界地区拥军支训工作的意见》,对拥军氛围营造、军事设施保护、演训损害赔偿、演训区域管控、部队后勤保障等6个方面22项内容进行了规范,健全完善了军地合署办公、信息互通交流、联合监督执法等15项制度,为拥军支训工作开展提供政

策支持。2015年,协助解决了三界训练基地119平方公里军用土地确权领证,确保了全军跨区演习演训不受干扰,对影响训练基地通行的30公里道路、15公里铁路军用专线进行维修改造,有力保障了演训部队的军事行动。

① 协同训练 ② 标图考核 ③ 防化演练 ④ 抗洪抢险 ⑤ 抗雪救灾 ⑥ 灭火演练⑦ 重要目标防卫演练 ⑧ 缅怀先烈 ⑨ 征兵宣传 ⑩ 新兵役前教育

努力增强全民国防意识。近年来,滁州市始终把强化领导干部国防观念、提升国防素养摆在突出位置,把国防教育纳入地方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年度教学计划、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军民共建等工作,通过组织新任县(处)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和新进公务员军训、组织第一书记任前谈话、评选“支持国防好领导、献身国防好干部、情系国防好家庭”和“党管武装好书记、武委会好主任、国防建设之星”等活动,强化领导干部在国防教育中的“发动机”和“风向标”作用。坚持每年为600多所中小学印制下发《国防知识手册》,组织国防教育讲师团定期进校园进行国防法规、国防形势宣讲辅导;利用新生军训、清明假日等时机,组织学生到皖东、藕塘、王小庙、周岗烈士陵园等国防教育基地参观祭扫,举行入队(团、党)宣誓等活动;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平台、户外公益电子屏等载体宣传国防知识。通过上述措施,推进实现国防教育全覆盖,有效增强了全民国防观念。

(王贤纯 王相杰 供稿)

猜你喜欢

后备力量滁州市党管
有个地方叫童乐谷——安徽省滁州市永乐小学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创新试验田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不断提高党管武装工作质量效益
声音
习作点评
习作点评
“抢人大战”要抓住党管人才的“纲”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美国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内容、特征及启示
浅谈企业基层管理者不当督导的危害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