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禅宗思想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2015-12-13杨怡静

绿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禅意禅宗手法

杨怡静,陈 静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310024)

1 引言

“禅”是“禅那”(梵语为 Dhyāna,巴利语为jhàna)的简称,汉译为“思维修”或“静虑”,起源于印度,于我国南朝梁国时期传入中国[1]。古印度佛教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禅宗文化渗透到了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建筑、设计、生活习俗等各个领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而禅意元素运用于艺术设计中,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空间。本文主要从禅宗思想的基本内涵,禅宗思想在艺术设计中的渗透,以及禅宗思想在艺术设计中的实现手法等几个方面来探究禅宗思想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2 禅宗思想的精神内涵

2.1 自然观

禅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禅宗文化中的这种“自然观”与庄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无二致。禅宗所指的自然不仅是物质世界中一花一草等外化的自然,更是指人性心灵的自然。在禅宗的精神世界里,人既在自然中,自然亦在人心中,人与自然不分彼此,二者完全融合为一。禅宗思想中这种朴实的自然观可以解决人类与大自然相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使人与大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2.2 顿悟观

传说佛祖释加牟尼欲将衣钵传给弟子,于是在灵山聚众说法,佛祖手捻一枝鲜花面向众弟子默默无语,弟子们不解佛祖的心意,皆默默相对,只有弟子大迦叶看着佛祖手中的鲜花微微笑了起来,于是佛祖便将衣钵传给了摩柯迦叶。“拈花微笑”即是禅的起源故事,也表明参禅讲究的是顿悟。禅宗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宗旨,概因“禅”的精妙意境早已超越语言的描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3 空观

相传五祖弘忍为了选嗣法弟子,命大家各作一偈,时弟子神秀作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弟子慧能也作一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赞可,于是秘授以心法,传慧能为第六代祖师。禅宗思想传入中国后,到六祖慧能达到最鼎盛时期,此时“空观”成为禅宗的主流思想。

2.4 自省自律观

禅宗强调个体的自省自律,告诫我们要时刻洗涤自己的心灵,在自知自省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身体,修行自己的心灵。禅宗认为,人必须摒弃虚伪、娇柔与造作,追求朴实纯真、清净无为、含蓄平淡的生活境界,回归生命的本真,达到真、善、美的境界。禅宗思想以般若和佛性为核心,崇尚淡泊无争的境界和脱离尘俗的净土禅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

3 禅宗思想在艺术设计中的渗透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指出,“艺术创造及艺术效果的秘密要返回到参禅状态寻找[3]。设计师们利用禅宗思想进行各种艺术设计,使禅宗思想渗透到东方艺术设计中的许多领域。

3.1 古典园林设计中的禅意

自南朝梁国时期菩提达摩到达中土传授禅宗思想以来,中国的园林风格便开始从秦汉时期注重规模宏大、建筑众多的造园风格逐渐转向融入禅宗思想的“禅意园林”。“禅意园林”强调空灵、枯寂、幽远、淡泊之意境美,讲究运用“师法自然”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模拟大自然的无限美景[4]。如浙江普陀山的双泉禅寺、扬州个园、苏州的拙政园等均是“禅意园林”的典型代表。日本别具一格的“枯山水”园林则以以“枯山净水”凝固时空写意大自然的手法充分体现禅宗美学“枯”与“寂”的意境[5]。

3.2 服装设计中的禅意

禅意设计的服装追求自然、随性、简洁、肃静之美,强调的是人在穿衣,而不是衣在穿人。禅意思想所追崇的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宁静致远的空灵境界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界的追求方向和创作源泉。如日本时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在“发掘和服背后的精神”的指引下设计出的“褶皱装”,日本时装设计大师川久保玲推出的“破烂装”[6],德国设计师 Damir Doma设计的“僧侣情结”,以及中国设计师马可设计的“无用”服装品牌等[7]均是禅意服装设计的典型代表。

3.3 陶器设计中的禅意

禅宗思想进入中国后也对陶艺产生深刻的影响,如隋唐时期的白瓷、宋元时期的青花、明清时期的紫砂瓷器,或简约朴素,或清雅脱俗,或温婉细腻,无不蕴含着禅宗的典韵与雅趣[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禅宗由唐宋禅僧传入日本后,与大和民族文化和武士道精神相结合,也对当地的制陶业产生深刻影响,形成了独具一帜的陶艺作品。日本的陶艺作品往往保留泥胎本色,质感粗犷,形态随意,甚至有意保留自然的瑕疵和裂痕,更好地诠释了禅宗思想的“自然美”和“残缺美”[9]。

3.4 家居设计中的禅意

禅意的家居设计遵循禅宗思想的自然主义和极简单主义原则,刻意追求自然美、朴素美、空灵美和宁静美。在空间处理上追求“虚实相生、灵动多变”的意境;刻意选择富含纹理的天然装修材质,以彰显大自然的韵律美;色彩的调配追求素静,不过分渲染;家具和装饰物的摆设强调功能至上,以少胜多。如日本著名设计师安藤忠雄设计的日本大阪的“住吉的长屋”[10]、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设计的苏州万科·中粮样本房[11]等均是禅意家居设计的典型代表。

3.5 包装设计中的禅意

禅意包装设计以自然的材料、简约的形态、纯净的色彩,呈现给人们一种“顺乎自然、不刻意造作”的艺术效果。这种不追求浮华和功利的禅意包装设计风格暗合当今提倡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宗旨,因而具有坚强的生命力。由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原研哉、深泽直人、小池一子等人创立的无印良品(MUJI)可谓是禅意设计的典型代表[12]。无印良品的包装设计以“无中生有”为设计理念,以还原商品的自然本质为最终目标,以极简主义的设计手法,致力还原生活中素朴的禅意。

3.6 广告设计中的禅意

广告的禅意设计通常由设计者根据宣传主题,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创意,运用禅意美学原理,使情与景、意与境交互融合,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并借助相关媒体,广而告知,以达到触动消费者的心灵的艺术效果。广告中的禅意设计强调以“禅”入境,以“禅”入意,以表现禅宗世界的“自然、空灵、简朴、幽静”之美。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九九归一》澳门回归海报、《自在》系列海报等被认为是禅意广告的典型代表[13]。

4 禅意设计手法的解构

4.1 禅意设计的意境营造

禅意设计首重利用“写意”的手法进行意境营造。综观有关研究,禅意设计的意境营造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4.1.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在禅意设计的“意境”营造过程中,禅宗思想的“自然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禅意设计的意境营造强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设计手法,有关设计尽量不留人工痕迹,师法自然,模仿自然,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4.1.2 以小见大,咫尺山林

禅意设计的“意境营造”注重在有限的空间打造出无限的意境,达到“空纳万境”的艺术效果。艺术设计的自然空间是有限的,但审美的体验是无限的,禅宗这种对有限与无限的自然空间的体验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

4.1.3 虚实相生,幻化无穷

禅意空间设计的意境营造常利用障景、缩景、借景的手法,达到曲径通幽、相映成趣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艺术感受。同时还要寻求光影的变化,巧妙运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并将音声谷响融入景物,使之产生虚实相生、幻化无穷的深远意境。

4.2 禅意设计的物象形塑

落实到具体物象上,禅意的设计主要包括形态的塑造、材质的选择和颜色的运用。

4.2.1 简约洗练的形态

禅宗思想的“空观”与西方的“极简主义”相结合,形成了禅意设计的“简约风格”,即用简单明朗的线条来诠释造型设计,去除繁琐和不必要的装饰,在尽量保持原物使用功能的原则上体现禅意的形态美。但这里的“简约”并不等同于单调简陋,在简约的同时,还需赋予艺术作品以心灵与人性的因素。

4.2.2 自然朴实的材料

受禅宗思想“自然观”的影响,禅意设计的材料选择强调选取自然材质。如选取棉麻、木材、石材等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作为艺术设计的基本素材,而尽量不选用经过人工合成的材料。而且在艺术处理中还要尽量保留自然材质的天然肌理,使物象体现其自然朴实美。

4.2.3 纯净内敛的色彩

禅意设计的色彩运用,强调利用物象的原始本色,即没有人为加工的自然色。禅宗美学推崇节制和淡雅,排斥俗艳和过分渲染。一般而言,黑和白是“禅风”的主要色彩,而灰、米、棕等素雅的自然色系也是禅意设计的主基调。禅意设计的色彩创造力在于能与所处的环境及观者的心灵产生互动。

4.3 禅意设计的符号联想

禅意设计常利用符号学的暗示、象征、隐喻等手法,以貌似简单的物件,使观者产生无穷的禅意联想,以达到“睹物思禅”的艺术效果。

4.3.1 暗示与象征

暗示是用含蓄的言语、示意的举动或制造某种气氛而使人心神领会,而象征则是借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暗示特定的抽象概念或精神内涵,使其具体化、形象化,以营造一定的艺术意境。如佛祖拈花示众,迦叶报以会心微笑,在这里佛祖即是以“暗示”的手法,使迦叶了解到“禅”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又如在空间的设计中,经常有人用花草、石块等来象征禅意。挺拔的竹子节节空心,是禅宗“空”的形象体现;而作为佛门圣物的莲花则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充满圣洁色彩。运用暗示与象征的符号联想手法,进行禅意设计的细部营造,可以为观者留下足够的感悟空间。

4.3.2 明喻与隐喻

明喻是一种直接比较的艺术手法,指用与甲事物相似的乙事物来直接描写或指代甲事物,而隐喻则是用隐藏的比较方法,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明喻较容易理解,而隐喻有时则很难判断。如寺名“西禅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禅意,而寺名“狮子林”则需要观者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禅意;又如在室内墙上挂一幅大大的“禅”字,立马就会让人想到禅,而如果挂的是一个大大的“寂”字,可能会有许多人联想不到禅。在禅意设计中巧妙运用明喻与隐喻的手法,借助一些字画或饰物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5 结语

现代社会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拥有的物质越来越丰富,但精神生活却日趋匮乏,加之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变快,人们常常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渴望返璞归真,追求简单朴素、随缘自在的生活方式。禅意设计的艺术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注入人们久旱的心田,带给人们的是镜花水月般的空灵美,意韵高远的艺术美,情趣淡雅的生活美。艺术设计师掌握了禅宗思想的精神内涵与禅意设计的艺术手法,就掌握了打开艺术殿堂大门的钥匙,就可以将自己设计的作品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1]阚凤岩,林建群.日式园林设计对“禅”的表象性体现[J].包装工程,2010(1):88~91.

[2]刘福运,李 山.浅析禅宗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0(9):244~245.

[3]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2:226.

[4]卿平勇.浅析禅宗思想对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影响——以苏州名园狮子林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1):122~124,140.

[5]杨琳艺.寺庙园林的禅意创造——比较日本园林禅宗美学的应用及其启示[J].旅游纵览,2011(10):50~51.

[6]余卫华.禅宗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J].丝绸,2009(10):13~15.

[7]藏洁雯.论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禅意美学”[J].山东纺织经济,2013(9):50~52.

[8]田 鹏.从禅宗文化的异同看中日陶瓷茶具的特点[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

[9]付 丹.现代陶艺中“禅”的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张晔子.禅宗美学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11]张 洁.禅意空间——谈陈幼坚中粮·本案样板房设计[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3(12):107.

[12]陈昊谨.论日本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禅意美[J].包装工程,2010(4):120~122.

[13]刘 俊.禅宗美学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1).

猜你喜欢

禅意禅宗手法
禅宗软件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SHIKAKU四方-禅意厨房
灵 山
七步洗手法
平天湖,禅意的水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尺八的禅意
落叶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