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路生态绿化植物的选择研究

2015-12-13邱娜娜

绿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行车乡土绿化

邱娜娜

(北京路桥海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1 引言

公路建设的热潮已经席卷全国,当前各类公路的总里程数正在逐年递增,同时路面质量也越来越高。公路绿化已经成为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部分,公路绿化中植物的选择是绿化工程的关键。因此,如何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已经成为公路绿化建设的中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2 公路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公路建设的负面影响极其广泛,在多个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破坏后果。在生态环境方面来说,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会对当地植被造成非污染性破坏。对地表结构会造成外力性破坏,对地下水循环会造成一定的破坏。总的来说公路建设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外力性非污染破坏;在公路运行期间,公路所形成的廊道效应,会改变生物生存环境,造成动物疾病增多、食物减少、死亡率上升以及种群数量减少。

(1)在大气环境方面来说,公路建设施工以及运行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释放大量的碳化物以及氮化物到空气中,对大气造成污染。不仅如此,在施工期间,由于开挖路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其对大气环境以及周边植被的影响极其明显。

(2)在声环境方面来讲,公路建设期间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行会产生大量噪音,在公路运行期间随着过往车流量增加,噪声将成为严重的声污染源,对周边形成噪声污染。其不仅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会对栖息于周围的动物产生声源干扰,减弱相关生物功能。

(3)在自然景观方面来讲,公路建设会破坏原本的自然景观环境,使原本处于稳定平衡状态的自然环境在形态和结构上出现失衡现象,进而影响到区域内整体生态环境的健康与稳定。不仅如此,公路建设对于一些较小的生物链来说,可能导致其遭受毁灭性打击。

(4)在居民生存环境方面来说,长期受到噪音的干扰,不仅会对听力产生较大的影响,还会对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多方的健康造成威胁。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公路运行后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污染大气,进一步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3 公路绿化的重要作用

3.1 公路绿化的外部作用

公路绿化的外部作用主要是指对于周边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来说,公路绿化的外部作用可以分为4个方面。

(1)公路绿化可以起到防尘降噪净化空气的作用。绿色植物的叶片可以有效吸收汽车尾气中的碳化物和氮化物,能够有效降低其对大气产生的污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不仅如此,绿色植物叶片表面还具有滞留飘尘、烟尘,吸收噪音阻挡噪音传播的作用。通过实际研究结果显示,1hm2阔叶林带,每天可以吸收1tCO2,产生0.73tO2,对于净化空气可以起到显著的作用。

(2)公路绿化可以起到防风防雪保障行车安全的作用。对于沙漠地区和积雪情况严重的地区,在公路两侧种植绿化林,可以有效降低风沙对公路的侵袭,避免公路中产生沙堆雪堆,保证公路能够顺畅通行,提高行车安全。

(3)修复受损植被丰富公路景观。进行公路绿化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修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遭到损毁的植被,最大程度对其进行修复,以便维持当地生态平衡。不仅如此,公路绿化在修复受损植被的同时,还能丰富公路沿途的景观,使单调的行车过程变得丰富起来,打造一个和谐的公路环境。

(4)公路绿化可以提升区域物种多样性,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公路绿化的植物一般是从外部引入的,并非当地区域原本存在的物种,因此公路绿化引入其他物种之后,可以提升当地区域内部的物种多样性,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 公路绿化的内部作用

公路绿化的内部作用主要是针对公路运行和养护而言的。

(1)公路绿化可以稳固路基,避免水土流失。绿色植物尤其是树木的根系十分发达,能够对土壤起到固着作用。不仅如此,地表植物以及植物的枝叶还可以通过保湿作用起到涵养水源的效果,并且可以弱化地表径流,防止雨水对路基、路堑、路堤以及边坡边沟的冲刷,避免水土流失。

(2)公路绿化可以调节地面温度。绿色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其林冠还具有郁闭功能,起到吸收太阳辐射、调节湿度以及降低气温的作用,对改善区域内的气候可以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相关研究表明,绿化率较高的区域,其温度一般比非绿化地低了3~5℃,湿度则要高出10%左右。

(3)公路绿化可以防眩光。在车辆进行夜间行使的时候,对向行使的车辆会因为车前灯的灯光产生眩目,会给交通安全埋下严重的隐患。在公路绿化时,在公路中央的分隔带中栽种灌木花草,可以有效阻隔对向汽车的灯光交汇,避免眩光造成行车安全问题。第四,公路绿化可以诱导行车视线。公路中央和两侧的绿化带可以在行车时对司机的实现起到诱导作用,对道路路线变化能够起到预告的作用,使司机能够按照绿化带的变化进行行车,提升行车安全。

4 公路生态绿化植物特性分析

适合公路绿化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下面就对这些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特性分析。

(1)乔本植物是公路绿化的主体,虽然公路绿化用地十分有限,但是乔木植物却可以在有限的用地上形成庞大的绿色量,起到十分显著的绿化作用。不仅如此,乔木植物叶片较大,可以起到明显的滞尘降噪作用,对于治理雾霾也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公路生态绿化应该以乔木作为重点。

(2)灌木植物在公路绿化中存在几个方面的缺点,一是成本较高,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二是早期生长缓慢,不能在短时间内起到绿化作用;三是绿化覆盖度低,绿化效果不明显。但是,如果将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结合起来,就可以使二者互相补充,起到良好的绿化效果。藤本植物主要的运用范围是公路周边的岩石边坡和土石混合边坡,属于垂直绿化的特殊生态形式。

(3)草本植物对于改善土壤条件和维持水源都具有明显的作用,是公路绿化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植物。草本植物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低,阻止土壤侵蚀的效果良好。而且草本植物对于土表形成,构建灌木乔木生长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公路上使用的草本植物一般可以按照季节适应性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两类。

5 公路生态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5.1 优先选择乡土植物

在公路绿化工程中,优先选择乡土植物进行绿化建设,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其一,乡土植物来源广泛,省工省力省钱。乡土植物一般广泛存在于公路建设区域,运用乡土植物进行公路绿化,只需进行移植即可,所需耗费的人力财力都很少。其二,乡土植物能够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持一致。公路绿化如果引入外来物种,很可能由于选择不慎造成物种入侵。但是选择乡土植物,其不仅不会与原本的生态系统产生冲突,还可以与原本的生态系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第三,乡土植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易于存活。公路建设过程中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不小的破坏,可能导致外来植物无法健康生长,但是乡土植物已经习惯了本地土壤环境,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存活率更高。

5.2 合理引入外来植物

外来植物的引入对于公路绿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时候乡土植物并不能完全解决公路绿化的所有问题,其不足之处需要外来植物进行弥补。首先,增强部分区域水土稳定性需要引入外来植物。对于一些原本绿化程度就较低的路段,公路建设会导致其水土流失现象加重,尤其是对于边坡这些地表裸露的区域更是如此,因此就需要引入合适的外来植物对其进行保护。其次,引入外来植物可以丰富道路景观,构建和谐美丽的公路环境。我国大部分公路环境基本是清一色的绿色植物,缺少一些色彩艳丽的植物。因此,引入彩色植物可以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改善人的视觉状况,对于行车安全也有积极的作用。

5.3 土壤适应性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植物与土壤条件相符,其才能健康生长,发挥出应该发挥的作用。土壤适应性主要应该从3个方面考量,分别是pH值、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pH值是对土壤性质的具体反应,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应该保持植物适应pH值和公路土壤环境实际pH值保持一致。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其各种离子的含量也决定了适合生长的植物,也是判断是否需要施肥的重要依据。有机质含量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利于土壤粒产生,便于植物吸收和生长。所以从土壤角度来说,植物选择就应该符合这3个方面的限定条件。

6 结语

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需要通过公路绿化来进行弥补。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从经济、环境、土壤等多个方面出发,按照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

[1]王 辉.西汉公路绿化理念、绿化设计及绿化植物选择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5).

[2]周翔宇.公路生态、经济、景观结合型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3]马欣欣.京郊公路生态绿化模式的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行车乡土绿化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朱屺瞻《绿化都市》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雾霾天行车安全
夜间行车技巧
我爱绿化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