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尾松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

2015-12-13郑党斌姚姜铭

绿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马尾松幼苗病害

郑党斌,姚姜铭

(1.广西国有雅长林场,广西 百色533209;2.广西大学 林学院,广西 南宁530005)

1 引言

马尾松又名枞树或者青松,分布较广,是我国的常见常绿乔木树种之一,其生命力顽强,喜光喜温,可以适应干旱贫瘠的地区,最高的马尾松树高可达到45m,胸径可达到1m,根系发达,生长速度较快,是优秀的治理荒漠化的树种,在我国南部主要作为用材树种栽培,用途较广,可用于荒山造林、保持水土、家具建材、造纸等多个领域。北至山东南部及河南地区,南至广西、广东、台湾,西至贵州及四川中部,东自沿海地区内有分布,因此常被作为植树造林的先锋树种。但是马尾松易滋生病虫害,故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1,2]。

2 马尾松栽培技术

马尾松的育苗技术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育苗基地,其次要考虑土壤的耕作、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抚育间伐、出圃、运输等多项细节[3]。

一般要选择距离植树造林地较近的基地进行育苗,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对幼苗的损害,以及过度失水造成的成活率降低等问题,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排水良好等基地有利于提高幼苗等成活率。若条件允许,尽量选择冬季耕地,给土壤风化、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留有足够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前后播种,播种前需用皂矾消毒,用150kg/km2的皂矾撒入土壤以杀死地下病原菌及害虫。施入基肥,一般选用复合肥300kg/hm2和枯饼肥1123kg/hm2混合均匀,播种量一般为75kg/hm2。播种后用少量菌根土覆盖,然后用稻草覆盖,当幼苗出土率达到65%左右时,选择傍晚或者阴天时将稻草揭掉。育苗和造林时接种外生菌菌根为佳。为避免病虫害发生,要定期喷药,一般选用0.5%~1%的波尔多液或者高锰酸钾1000倍液进行预防猝倒病等病虫害。此外,要定期除草、间苗、施肥、灌溉,一般保留苗木120~150万株/hm2,在6月底采用尿素150kg/hm2,分3次追肥,及时灌溉预防干旱。春季移苗要选择在早春,保证苗木具有足够多对根系,进行分级统计来移苗,1年生裸根苗高20cm、地径3mm以上,或者需在容器苗12cm、地径2mm以上,才能移苗。

3 马尾松病害防治方法

马尾松常见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幼苗立枯病、松瘤病、松树线虫病等[4]。

叶枯病一般常见于幼苗下部的针叶,逐渐向上发展,最初只是病叶出现黄色斑点,逐步发展为一小段,最后颜色变暗,逐段枯死,但不掉落,直到全部针叶枯死,幼苗也就死亡。该病是由赤松隔尾孢霉菌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常于8月到10月发病,11月以后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夏季雨水较多到年份,容易流行该病。避免方法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苗圃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要选取没有病害发生、排水良好、利于灌溉的基地,用抗病树种进行交替轮作。抚育管理期间,要及时浇水、施肥、间苗、除草,及时拔除生病苗集中销毁。如果遇到发病较集中的情况,需选用硫酸铜、生石灰、水按照1∶1∶100的比例配成波尔多液,每周2次喷洒治疗,每亩用量75~100kg。

立枯病也是一种常见于马尾松幼苗的病害,严重均可导致苗木死亡,一般见于未露土的小芽腐烂,或刚出土的幼苗叶尖端变褐色腐烂,或苗木出土不久之后近地面处茎秆腐烂,以及幼苗生长到2个月左右,根腐烂的情况。该病主要是由多种镰刀菌和丝核菌引起,因此防治方法主要从立地的选择开始,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基地,经过精细整地、施用基肥之后,严格进行土壤消毒,选择优良种子,避免梅雨季节播种。若遇到发病,在初期要拔除病苗集中销毁,在幼苗根部喷洒1∶1∶120的波尔多液,或者用石灰和草木灰按照2:8的比例混合均匀撒在幼苗基部来进行处理,效果很好。

松瘤病除了迫害马尾松之外,对黄山松、华山松、云南松、黑松、油松等均有很强等破坏力,一般从树木等枝干处形成圆形木瘤,直径5~60cm,每年5月左右会产生大量黄色疱状物覆盖木瘤表面,破裂之后散发出黄色粉状孢子。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要铲除被感染树枝,清除周围灌木。

松材线虫病也是危害马尾松很严重的一种病害,又被称为马尾松流感病、松树萎焉病,主要是靠松墨天牛来传播,该病传播速度快,松树死亡率高,治理难度较大。一般采取杀灭松墨天牛,除去病源,在5月采用杀螟松、绿色威雷等药剂在林区进行喷洒,杀虫率可达85%以上。另外可采用生物防治,引入啄木鸟、百僵菌都可以有效防治松墨天牛幼虫。选取抗病力较强的品种混合营林,进行混交林种植也是一个有效的防治手段。

4 马尾松虫害防治方法

马尾松常见虫病害主要有松毛虫、松实小卷蛾、金龟子、红蜘蛛等[4~6]。

松毛虫是危害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等松科植物等主要害虫之一,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该虫在春季常大面积出现,冬季则躲在树皮缝隙中,地被植物树叶下等过冬,因此春季是防治等主要季节。幼虫对马尾松对危害很大,主要集中爆发,啃噬针叶顶端,随着幼虫逐渐长大而危害整个叶片。一般在春季要加强监控监测,人工摘除虫卵,对于成虫要利用其很强对趋光性进行黑光灯灭杀。化学药剂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春季3~4月,利用28%灭幼脲3号粉剂来喷洒杀灭害虫,重灾区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杀灭,实践证明,效果良好。还可以选用对马尾松本身毒害较小对农药来杀虫,一般选择低毒、污染小、长效的1.4%苦烟乳油,按照与柴油以1∶10的计量搭配,喷雾使用效果也很明显。

松实小卷蛾也是危害马尾松的一类常见害虫,危害新梢的是第1代幼虫,常暴发于5月,危害球果的一般以第2代为主,其蛹在被害的枝梢和球果内越冬,每天下午六点到八点是成虫羽化高峰期,具有趋光性,成虫寿命一般为4~8d。主要到防治方法是营造混交林,对于10年生以下对树,在每年的冬季和春季,对受害对树采取人工剪除被害梢和球果集中销毁。在虫害暴发的季节,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5月前采用药剂防治效果也很好,用50%敌敌畏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者90%敌百虫1000倍液,一般为每周喷1次,连续处理3次左右,来消灭幼虫。

对于金龟子的防治,林业部门一般选用辛硫磷或乐斯本在傍晚或凌晨进行喷雾防治。对于红蜘蛛,可用40%乐果1500倍液或者敌敌畏1200~1500倍液来喷雾防治。

5 结语

加强对马尾松的监控监测非常重要,现在,国家林业部门对林木病虫害非常重视,该树种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尤其是病虫害防治技术,逐步改马尾松的种植方法,注意对林区的抚育管理,预防为主、综合考虑,以确保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达到可持续发展。

[1]施园金.马尾松病虫害防止措施研究[J].绿色科技,2014(5):98~99.

[2]丁亚斌.马尾松常见病害的发生及对策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97~98.

[3]马振声.马尾松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林业科技,2014,31(5):123~125.

[4]王小林,陈 平.马尾松主要病虫害等防治[J].现代园艺,2011(15):46.

[5]许雪莲.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J].安徽林业,2009(4):75.

[6]石龙彪.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技术[J].吉林农业,2011,8(258):87~88.

猜你喜欢

马尾松幼苗病害
马尾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浅析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希望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马尾松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