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略谈

2015-12-12占光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3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有效教学教学

占光华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教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109-02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是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才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和抄袭的弊端。如开展班队活动、小实验、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各种游戏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把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晨读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适当地欣赏学生,鼓励肯定学生

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他们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评价,渴望成功、期望正确评价是学生共同的心理。

因此,教师适当地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的成功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以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成绩、微小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也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评改作文时,要实行高分政策,欣赏学生,激励学生,再加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如:“你把人的心理活动写得逼真形象、合情合理,老师非常欣赏。”“你把这次活动过程写得这么精彩,说明你观察仔细认真,想象丰富,老师真想和你们再玩一次。”“你的书写进步了,继续努力!”……学生看到这样的话语,定会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这种情绪下,必须会主动热情地去写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人、事、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定会得以提高,也就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理想目标。教师只有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灵活自由地选择自已的表达方式,写出具有真挚情感而又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

四、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娱表演、小实验、小制作、游戏、劳动等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有效教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