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

2015-12-10周小楠潘中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免疫学医学教学法

周小楠 董 群 刘 辉 桂 琳 潘中武 杨 成

皖南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研室,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

周小楠 董 群 刘 辉 桂 琳 潘中武 杨 成

皖南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研室,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为提高学生学习医学免疫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将模块式教学法应用到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定内容模块之后,提出1个或几个具体任务让学生去完成,最后分组汇报。实践证明:模块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免疫学的兴趣和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模块式教学 教学法 医学免疫学

模块式教学法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实施完整的若干知识模块,进行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2]。模块式教学法作为一种以综合能力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相关联的模块,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学生在实际分析和操作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5]。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的基础课之一,涉及到生物化学、细胞学、医学、药学等各个学科,是医学院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不可缺少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不少弊端,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笔者在皖南医学院长期从事医学免疫学教学工作,近两年来,在预防、护理等专业进行了模块式教学法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医学免疫学模块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1 教学设计 由任课教师将一个班60人分为5个小组,将整个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简短介绍必要知识之后,提出1个或几个任务让各小组去完成,最后要考核,使学生产生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详细要求学生为完成这个任务应该要去干什么事,比如查资料、写小结、展开讨论,最后做成汇报材料。各小组选1人汇报,由教师作最后总结。

1.2 模块分割 根据医学院基础课内容的特点,将医学免疫学划分为以下8个模块,“抗原与免疫系统模块”、“体液免疫模块”、“细胞免疫模块”、“超敏反应模块”、“免疫缺陷模块”、“肿瘤免疫模块”、“移植免疫模块”和“免疫学防治模块”。每个模块中都设计2~3个学生力所能及的任务,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其积极性。

1.3 具体做法 下面以第6个“肿瘤免疫模块”为例。

1.3.1 介绍知识,提出任务。教师授课前,要充分的备课,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对这块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授课时,要求学生首先掌握肿瘤抗原(TSA、TAA)概念;熟悉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简单了解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和肿瘤的免疫诊治、预防。然后提出任务,用什么办法能证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存在?

1.3.2 理解任务,分组实施。任务布置好后,教师要详细地向学生讲清具体任务,叫学生去查阅肿瘤的分子机制是什么?肿瘤抗原的各类和特征有哪些?在学生分组实施这一任务时,教师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随时加以指导,使他们都能顺利的完成任务,在小组讨论之后形成一个书面材料,要求书面材料要有以下几部分:一是要描述背景,对当前的现状作一个概括;二是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参考了哪些资料,得出什么样一个结果;三是对这个任务加以评价,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1.3.3 组长汇报,教师点评。在每组都完成之后,让每组的小组长汇报,完毕后由其他组的同学提问,教师对研究成果作最后的总结和点评。这里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加以点评,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多夸奖,少批评,以激发学生学习下一个模块的兴趣,通过不断地调整学习难度和任务,以适应学习个体和整体不断提高的目的。

2 模块式教学法的体会

2.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模块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是,传统教学法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为主,虽然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也会进行各种尝试,但这种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并没有改变,如果内容稍微枯燥一点,学生就觉得乏味,不容易提起兴趣,教学效果就不理想。而模块式教学法中,教师先是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然后提出一些任务,让学生分组去完成。第一,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讲,有事要做;第二,学生被分组去完成任务后,相互之间有一种竞争的心态,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法主要是要求学生的听课记忆能力,但往往被动的没有兴趣的记忆是很难的,效果也不理想。模块式教学法中,学生是带着任务去学习的,就一个或几个问题,要去查资料,要写总结,要分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接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且在这种分组模式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3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模块式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要了解他的学生,如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再把不同的学生分成互补的小组,比如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内向的放在同一小组,起到一个带动作用。其次要求教师对知识要有全面的了解,要将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分成模块,既要将主要内容囊括在内,之间又要有互相的联系。再次要求教师还要了解和免疫学相关的知识,比如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因为学生在完成任务查资料的时候,会经常接触到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地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最后,模块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上好课就行,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者、指导者,要帮助学生想办法学习,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通过模块式教学尝试发现,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基础。但也有一定不足之处,一是没有这方面的统一教材,模块的划分是不是科学,涵盖的内容是不是全面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二是考核方式的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培养有实践能力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不是靠死记硬背考高分的学生,在模块式教学方法下,学生最终的成绩更主要来源于平时的表现,来源于完成任务的情况,如何公平合理地评价学生还要进一步去思考。

[1] 梁有智.模块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6):187.

[2] 赵雨潇.单片机教学传统式和模块式教学法的比较〔J〕.新西部,2013,(23):225-226.

[3] 桂琳,董群,刘辉,等.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8):743-745.

[4] 刘昌亮,杨铨.模块式任务先导教学法在高职电工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2,(4):132-134.

[5] 陆曲折.临床医学专业模块式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2,6(2):57-59.

G424.1

B

1001-7585(2015)12-1672-02

2014-10-17

(编辑落落)

皖南医学院教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1jyxm32)

猜你喜欢

免疫学医学教学法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