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住院病历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点评

2015-12-10马革委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675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病历不合理处方

马革委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67500

对住院病历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点评

马革委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67500

目的:分析住院病历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针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进行点评,并提出相关对应策略。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各临床科室归档病历中随机抽取200份,内、外科各100份,其中外科科室抽取病历均行手术操作。对患者住院期间处方所包含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对是否合理用药、手术预防用药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药物用量和疗程情况等项目进行调查。结果:200张住院处方中有23张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占11.5%(23200),其中治疗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12张,占52.2%(1223),手术预防用药不合理11张,占47.8%(1123)。结论:我院住院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总体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应对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加强监管,对住院医师进行相关药物知识培训,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水平及治疗效果。

抗菌药物 住院处方 用药分析 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当前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较多,造成致病微生物耐药性增强[1]。鉴于该问题的严重性,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了解住院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笔者对本院部分住院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点评,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关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10月我院各临床科室归档病历中随机抽取200份,其中内科包括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以及肾病风湿科等共计100份,外科包括骨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以及妇产科共计100份,且外科系统所抽取病历均行有创手术操作。

1.2 方法 依据各具体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年)》、《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以及《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2],对本次所抽取病历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点评。

2 结果

200张住院处方中有23张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占11.5%(23200),其中治疗不合理使用12张,占52.2%(1223),手术预防用药不合理11张,占47.8%(1123)。

2.1 治疗药物不合理 主要为药物选择错误、无理由更换抗菌药物、出院带药不合理及病程中未记录换药原因等。

2.1.1 典型病例:患者,女,55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3周余”于2014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温38℃;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1.6×109L,中性粒细胞0.70;尿常规示白细胞(+++)。给予头孢呋辛钠2g,静滴,2次d。2d后复查尿常规(++);更换为氧氟沙星0.4g,静滴,1次d。3d后复查尿常规未见白细胞,体温恢复,临床症状消失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环丙沙星3d。

2.1.2 点评:(1)初始药物选择错误:对于尿路感染,常规应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而非头孢类抗菌药物[3]。(2)病历中未记录更换药物理由。(3)出院带药不合理:治疗期间选用的药物为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证明该药物有效,在患者出院后应继续服用该药,而非选用更高级别的环丙沙星。

2.1.3 建议:(1)针对患者病情,应经验性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2)治疗期间应对更换药物进行详细说明更换理由。(3)患者出院后继续服用药物一般应为住院期间证明确实有效的药物,不可随意更改。

2.2 手术预防用药不合理 主要存在问题为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以及药物选择不合理等。

2.2.1 典型病例:患者,男,38岁,2014年10月2日因“车祸致全身多处损伤”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结合辅助检查诊断为“1右胫骨闭合性骨折;2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急诊行手术治疗。术前30min给予头孢呋辛2g预防感染;术后当天换用头孢甲肟1g静滴,2次d、奥硝唑注射液0.5g静滴,2次d,预防术后感染。术后第2天患者体温37.8℃,抽静脉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5.2×109L,中性粒细胞0.75;当日再次抽血送细菌培养+药敏。抗菌药物共使用5d后停药,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期间未再次抽血复查血常规。

2.2.2 点评:(1)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头孢甲肟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霉素,主要针对各种敏感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肝胆系统等部位较为严重的感染或用于烧伤和败血症的治疗[4]。本例患者下肢闭合性骨折,无明显感染灶,术后给予第一或第二代头孢霉素即可有效预防感染[5]。(2)无药物联用指征:患者仅为皮肤等软组织挫伤,无较深伤口存在,故不存在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性,因此,不具备联合使用抗厌氧菌药物的指征。(3)药物疗程过长:本例患者下肢手术为Ⅰ类切口,依据卫生部相关规定,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24h。但处方中连用5d,且期间未对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且病历中未详细说明使用理由。

2.2.3 建议: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应坚持从低级到高级的原则,不可无指征使用较高级别的抗菌药物。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控制在24h,最长不超过48h,且应在病历中详细说明延长使用理由。对于无明显感染灶及药敏检查结果的患者,不可盲目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3 讨论

综合以上调查和分析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我院住院病历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总体状况良好,已经达到卫生部规定的60%标准,但仍然存在治疗用药和手术预防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表明在这两方面仍有待改进。具体方法可从医师和医院两方面进行:(1)医院应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同时以书面形式下发各科室遵照执行,对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医师给予警告和处罚。(2)住院药师应严格核对包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处方开具医师,纠正相关错误。此外,应定期对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及合理性点评,提高临床抗菌药合理应用水平。

[1] 何作瑜,吴光樑,张文娟,等.住院病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20-22.

[2]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Z〕.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1.

[3] 郭劲松.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干预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157-158.

[4] 梁培.对住院病历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点评〔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21(3):278-280..

[5] 崔晓萍,杨俊红,张孟涛.128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56-157.

(编辑紫苏)

R97

B

1001-7585(2015)12-1651-02

2015-04-10

猜你喜欢

病历不合理处方
强迫症病历簿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人间处方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处方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