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5-12-09童丽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盆腔炎盆腔例数

童丽萍

护理干预在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童丽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28例行盆腔灌注治疗的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盆腔灌注;盆腔炎;护理干预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生殖道疾病,是指女性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的炎性疾病,主要包括盆腔腹膜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炎等,具有病情迁延、易反复的特点,且能引起宫外妊娠、不孕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1]。抗生素灌注治疗盆腔炎,可通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来加快炎性吸收,提高临床疗效,是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常用方法。为提高盆腔灌注疗效,本研究对我院行盆腔灌注治疗的盆腔炎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8例行灌注治疗的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过敏体质、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对治疗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干预组年龄 22~60岁,平均(37±5)岁,病程 3个月至10年,平均(5.3±1.0)年;对照组年龄25~58岁,平均(38±6)岁,病程4个月至9年,平均(4.9± 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抗生素盆腔置管灌注治疗,抗生素药液由头孢曲松钠2.0 g、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糜蛋白酶4 000 U、利多卡因(2%)5 ml、甲硝唑注射液200 ml、地塞米松10 mg组成,1次/d,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在进行盆腔灌注治疗的同时,使用RF体外高频热疗机进行理疗,患者取仰卧位,在耻骨与脐部之间覆盖毛巾,将热疗水袋放在毛巾上方,并在其上方放置治疗毡垫,然后在患者臀部、背部放置大的热疗水袋,调整体位后开始治疗。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如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基础护理等。干预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2.1 护理评估 接诊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病史、年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学历等,对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心理暗示接受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估,以便于制订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

1.2.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争取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在临床护理、治疗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同意权,同时也要尽量兼顾到患者的经济能力。护理人员要将患者视为一个有着完整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的个体,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维护患者的人格与自尊。除了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外,还应对其家属实施心理干预,因家属良好的心态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家属特别是其配偶做好思想工作,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与支持。

1.2.2.3 盆腔置管护理配合 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在髂前上棘与脐部连线的中外 1/3交点处进行穿刺,消毒铺巾后,使用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硬膜外导管固定妥善后,在导管末端连接7号针头,滴药间隔期,以肝素帽封闭导管远端。置管后,嘱患者适度翻身,以利于抗生素充分扩散和吸收。操作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一次性成功,同时要动作轻柔,以免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1.2.2.4 灌注护理 患者取头高脚低位,应用配伍好的药液进行灌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有不适感,可适当调节滴速或体位,以减轻不适感。灌注完成后,使用1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对管路进行脉冲式冲洗,让液体在管内呈漩涡状,以免管腔内沉积药液微粒。灌注治疗后2 h内,患者要尽量取平卧位,以利于药液的充分弥散。

1.2.2.5 理疗护理 理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常询问患者感受,治疗部位应以产生温热感为宜,若出现烫灼感,应立刻加治疗毡垫或调整剂量,避免发生皮肤烫伤。针对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要询问其有无胸闷、头晕、头痛等症状,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立即中断治疗,若停止治疗后症状仍无缓解,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2.2.6 健康指导与信息支持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当节制性生活,以免发生反复感染。注意加强营养,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指导患者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盆腔炎相关信息,建立病友信息网,让患者通过查看治愈病例的相关信息来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3 疗效评价 治疗后,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查、临床症状、体征4项中至少有3项恢复正常,为治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4项检查中有2项或2项以上未恢复正常未显效;治疗3 d后,病情仍无改善,甚至有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应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很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明显

高于对照组的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64例患者中,很满意50例,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6.9%;对照组64例患者中,很满意39例,满意15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随着宫内节育器及下腹部手术的广泛应用,盆腔炎发病率也有明显提高[2]。随着“生理-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兴起,临床护理工作也从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拓展到了关注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心理异常情况,通过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以达到促进疾病恢复、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目的[3]。

慢性盆腔炎具有病情反复、年龄跨度大的特点,患者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故临床工作应注重患者心理的个性化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护理评估,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4]。护理评估过程中,掌握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消极和积极的态度会对疾病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所以,针对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应与患者加强交流,通过行为和语言交流,使患者认识到良好情绪可对疾病康复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使之以良好、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信心[5]。护理评估还应了解患者的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情况,并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让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社会关系,给予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利于疾病康复[6]。

本研究中,从护理评估、心理护理、灌注护理、信息支持、健康指导等方面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了规范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1]崔静.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4,20(3):521-523.

[2]朱秀梅.护理干预在灌注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27-28.

[3]张艳.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89-2090.

[4]蔡月英.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术后盆腔炎的疗效[J].中医药导报,2012,18(11):117-118.

[5]郭建辉.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12,117.

[6]汪玉芳,冯佩珠,罗家琼,等.盆腔灌注疗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041-1043.

R473.71

A

1673-5846(2015)07-0140-03

吉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 130021

猜你喜欢

盆腔炎盆腔例数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48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