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儿童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2015-12-09程明高高永强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脑瘫痉挛康复

程明高 高永强 张 玮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儿童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程明高 高永强 张 玮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儿童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脑瘫患儿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分别采取综合康复治疗与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及综合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Ashworth痉挛评定0级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Ⅳ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社会适应性、自理动作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脑瘫儿童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综合功能。

综合康复;脑瘫;神经功能;运动能力

脑瘫是指脑发育过程中受损伤或病变,主要表现为非进展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是小儿麻痹后遗症,全国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其中以痉挛型脑瘫为主,占60%~70%,对儿童正常运动能力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1]。本研究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8例,观察其对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脑瘫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均满足全国脑瘫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2]。其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2.5~7.0岁,平均(3.1±0.7)岁;围生期窒息37例,早产、低体质量的33例,脑出血4例,核黄疸8例,病因不明6例;疾病类型均为痉挛型。将其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基础运动锻炼。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1 运动功能训练 根据患儿实际水平进行运动功能训练,1~2 d/次,30~45 min/次,5次/周,以一对一方式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由近端大关节至远端小关节被动运动为主;肌肉训练主要是消除肌肉痉挛状态,提高拮抗肌力;平衡力锻炼主要包括跪位平衡能力、平衡能力训练、站立位平衡能力锻炼;行走矫正在平行杠内沿正确步行脚印练习,也可使用助行器锻炼,而尖足患儿还需给予足托。

1.2.2 药浴治疗 在 39~40 ℃温水中放入可缓解改善血液循环并解除痉挛的中药洗剂,15~20 min/次,并对患儿活动受累肢体进行按摩、冲洗,对痉挛关节进行牵拉。

1.2.3 按摩治疗 给予患儿进行轻柔手法舒缓肌张力,配合牵伸、关节活动提高患儿肌肉活动和力量,同时辅以大关节制动并将患儿肢体稳定,结合患儿的实际症状进行揉、拿、搓、提等手法。

1.2.4 药物治疗 给予患儿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节苷脂等神经营养药物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患儿的服药情况。

1.2.5 认知心理 针对学习障碍、智力缺陷的患儿采取简单习题训练,同时与家长配合开展各类机体活动使患儿共同参与。

1.2.6 语言锻炼 对患儿语言障碍程度进行评估,具体参照 S-S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3],并制订针对性的训练方案,通过语言符号提高其词汇量、表达方式,有构音障碍的患儿需对下颌、呼吸、舌等进行功能性锻炼。

1.3 观察指标 ①参照改良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评定结果进行分析;②参照《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的研究》[4]对患儿综合功能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功能、社会适应性及自理动作5个主评分项,各项目调查题目10个,每个2分,共50个,每项评分满分20,评分越高表示综合功能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

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Ashworth痉挛评定0级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Ⅳ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比较(例)

2.2 综合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社会适应性、自理动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5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综合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综合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功能社会适应性 自理动作对照组 44治疗前 7±3 9±5 7±4 4.3±1.3 6.5±2.4治疗后 9±5 12±6 10±5 7.1±3.5 11.2±4.6观察组 44治疗前 6±3 8±5 7±4 4.2±1.8 6.2±2.8治疗后 11±4*15±5*14±5*9.3±3.3*14.3±4.6*

3 讨论

目前,临床认为脑部具有可塑性,这是脑瘫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人的脑和神经系统在6岁前发育,其中3岁前为主要发育时间,此阶段对患儿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进行刺激具有促进脑细胞体积增大、神经髓鞘形成的作用,而3岁以下患儿运动模式、异常姿势未固定化,具有较大的可塑空间,建立有效的姿势反射、运动模式可避免骨骼畸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并发症的发生[5]。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康复模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Ashworth痉挛评定0级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Ⅳ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社会适应性、自理动作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其痉挛程度改善明显,且综合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郑钦等[6]研究发现,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能明显改善脑瘫儿童流涎症状,且对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郭新志等[7]研究发现,心理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对促进轻度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有积极作用。另外,侯晓晖等[8]研究发现,Bailiwick技术对学龄期脑瘫儿平衡功能正常恢复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主要通过药浴、按摩、药物治疗、认识心理训练、语言训练的综合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其获得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这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①按摩及水疗可疏通经络,畅通血气,改善肌肉的紧张性和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促进脑电活动,改善血液供应;②运动康复运动可提高患儿关节运动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大脑产生刺激;③配合药物、语言训练、认识心理训练等一系列措施可明显提高患儿的综合功能。这与以上学者研究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且本研究康复措施更易于推广和实施,临床应用价值极高,这对改善当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疗效不佳或康复治疗未普遍推广的状况有积极的临床意义[9]。

综上所述,采取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刘玉峰,刘京华,张庆松,等.针刺结合综合康复对脑瘫患儿血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 2927-2928.

[2]林庆.小儿脑瘫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 1989,27(3):162-16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57-162.

[4]胡莹媛,吴卫红,李燕春,等.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08-115.

[5]王玲.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特点及综合康复措施[J].中国药业,2009,18(11):66-67.

[6]郑钦,沈敏,何龙文,等.低频电刺激治疗脑瘫儿童流涎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1):848-849.

[7]郭新志,孙阳,张向葵,等.心理干预对轻中度脑瘫儿童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2):238-243.

[8]侯晓晖,李裕和,王春阳,等.Halliwick技术对学龄期脑瘫儿童平衡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10): 875-880.

[9]黄启军,刘振寰,杨杰,等.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参加政府救助项目治疗后的康复状况[J].中医儿科杂志,2013,9(4):36-40.

R748

A

1673-5846(2015)07-0105-02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康科,河南郑州 450000

猜你喜欢

脑瘫痉挛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