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5-12-09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脊椎压缩性骨密度

王 建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王 建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骨科收治因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80例患者,将其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骨密度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可提高患者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

中西医;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骨质疏松导致脊椎压缩性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成为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骨中钙流失增多,可导致骨密度下降而引起骨质疏松。脊椎承担着人体 1/3质量,骨密度下降易导致压缩性骨折[1]。临床治疗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常规采用理疗、药物等方法治疗,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治疗后易复发,给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并导致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2]。中医以辨证整体治疗,通过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密度两个方面进行治疗具有明显效果,本研究为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因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 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2~76岁,平均(66±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3~77岁,平均(65±4)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结合骨密度检查、脊椎X线片、CT等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和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首先进行拉伸复位,取俯卧位,由两名医生分别在患者腋下和踝部进行对抗牵拉,放松腰背部肌肉后将下肢缓慢抬起,使腰背部处于拉伸状态,维持状态5 min后,并在棘突部位用手掌向前按压,后轻柔按摩患者腰背部,使肌肉群进一步放松。嘱患者睡硬板床6~8周,在患者脊椎骨折部位垫一柔软枕头,并根据患者耐受力逐步增高枕头高度为15 cm。给予止痛药物

减轻患者痛苦,给予钙剂补充流失钙,肌内注射降钙素,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中医根据辨证理论用药治疗,药方组成:黄芪、补骨脂、淫羊藿、川续断、山药、穿山甲各30 g,茯苓、鹿角霜各20 g,当归、熟地黄各15 g。水煎服,2次/d,连续治疗2周后采用中药熏蒸,2次/d,15 min/次,同时采用中频脉冲电进行辅助治疗,并采用骨密度测量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

1.4 疗效判定指标 根据患者骨折愈合程度、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定,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疼痛,恢复正常生活,CT显示骨折部位愈合良好;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生活功能明显恢复,CT显示骨折部位基本愈合;无效: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CT显示骨折部位未愈合[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骨密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3.3±0.4 -1.5±0.1观察组 40 -3.4±0.4 -1.1±0.1 t值 1.1180 17.8885 P值 0.2670 0.0000

3 讨论

对于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来说,西医主要通过恢复脊椎解剖位置后提高骨密度以达到治疗效果,而中医从患者整体出发进行辨证治疗。老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由于其机体功能明显衰退,激素维持量不足,导致骨质中钙的大量流失,骨密度降低,引起骨质疏松[4]。骨质疏松导致骨脆性变大,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骨折,而人体脊椎为承重重要部位,在长期重力压缩下,易导致脊椎受到压缩而发生压缩性脊椎骨折[5]。临床中西医针对脊椎骨折往往通过手术复位治疗,但由于老年患者手术风险性较高,常采用保守治疗。首先采用手法复位方法恢复压缩骨折脊椎解剖位置,再配合常规方法,包括止痛、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密度等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综合治疗[6]。

临床研究发现,老年人对常规西医治疗敏感性不强,特别是骨折部位长久不愈合,原因为老年人机体各系统、组织功能明显衰退,导致骨密度及骨折恢复时间延长,不利于功能恢复[7]。中医认为,骨质疏松为老年人亏虚、脾虚引起气、血、髓生化无源。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得出中药药方具有活血、补肾功效,其中淫羊藿为君药,具有补命门、益精气的功效;熟地黄为臣药,具有补骨、补肾、强筋健骨功效;黄芪、当归、穿山甲等为佐药,具有益气活血功效;山药、茯苓为使药,具有健运脾气功效[8]。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长期口服中药并采取中药熏蒸、中频脉冲电治疗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西医将脊椎骨折部位复位并适当进行功能锻炼的同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可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提示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后可明显提高骨密度。临床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压缩性骨折主要原因为骨质疏松,治疗骨折同时还应针对骨折疏松病因进行治疗,方可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9]。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引起脊椎压缩性骨折可提高患者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1]白孟海,葛宝丰,白洁,等.门诊中老年腰痛患者骨质疏松和脊椎骨折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1):31-32.

[2]梁柱,王继,梁冬波,等.胸椎 MRI配合腰椎定位片对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诊断作用[J].河北医药,2013,35(2):249-250.

[3]刘莹,任志宏,刘小敏,等.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危险因素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3,29(3):261-262.

[4]黄乐天,刘兵,和晓峰,等.老年人 T12/L1脊椎骨折与便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96-2697.

[5]王新玲,王薇,孙国良,等.预防性服用利塞膦酸钠降低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 3644-3648.

[6]陈爱萍,肖林,王娴默,等.臭氧注射联合中药针灸治疗骨质疏松致脊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8):1131-1132.

[7]冯树生,孙波,张凌,等.牵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J].中医正骨,2012,24(2):63-64.

[8]牛存良.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65-5066.

[9]莫长勇.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56例[J].河南中医,2013,33(9):1545-1546.

R683

A

1673-5846(2015)07-0103-02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骨三科,广东深圳 518033

王建(1982-),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伤科、脊柱、矫形及创伤

猜你喜欢

脊椎压缩性骨密度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睡姿不正确也可引起脊椎弯曲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患了压缩性骨折怎么办?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