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移植患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和麦考酚钠肠溶片的药代动力学及有效性研究

2015-12-09佘定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药代肠溶片肾衰竭

佘定平

肾移植患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和麦考酚钠肠溶片的药代动力学及有效性研究

佘定平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和麦考酚钠肠溶片的药代动力学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门诊收治住院的38例肾移植患者,将其依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数分为两组,各1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口服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麦考酚钠肠溶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药代动力学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肾移植受者,临床治疗效果好,反复给药可起到药物的蓄积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肾移植;吗替麦考酚酯;麦考酚钠肠溶片;临床疗效;药代动力学

慢性肾性肾衰竭(GRF)[1]按病程可将其分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4个阶段,尿毒症期为肾病的终末期,此阶段急需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2-3]。本研究选取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肾移植患者,分别采用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和麦考酚钠肠溶片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与药代动力学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的38例肾移植受者均为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将其依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数分为两组,各19例。试验组男10例,女9例;年龄35~49岁,平均(42.0±7.0)岁;病程2~3年,平均(2.5±0.5)年。对照组患者男8例,女11例;年龄41~9岁,平均(50.0±9.0)岁;病程3~6年,平均(4.5±1.5)年。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和手术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者入院后,肾科手术医师和内科医生根据患者入院病情讨论治疗方案,在有匹配移植的肾脏器官下,给予患者进行肾移植,术后肾内科医生给予患者吗替麦考酚酯免疫抑制剂治疗。在医护人员的指导监护下,移植术后72 h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1 g/次,2次/d,每天按时记录血药浓度变化。给予患者15个月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医生给予麦考酚钠肠溶片治疗,移植术后,医护人员应严格叮嘱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在肾移植术后24 h内使用,推荐剂量为720 mg,2次/d,给予15个月的治疗疗程。医护人员应注意每天病房的消毒,床单的干净整洁,对患者服务态度要好,按时叮嘱患者服药,患者应避风寒,注重保暖;饮食要清淡富有营养化,适当锻炼身体[4-5]。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拟药代动力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药代动力学进行调查,记录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1.4 疗效判定标准[6]治愈:患者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消失,化验结果显示电解质正常;好转:患者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好转,化验结果显示电解质较入院前好转;未愈:患者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没有好转,化验结果显示电解质与入院前没差异。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代动力学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代动力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药代动力学比较(%,±s)

组别 例数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对照组 19 90.1±2.4 88.0±3.2 85.0±2.5 82.1±1.4试验组 19 98.0±0.3 96.1±1.5 94.0±2.3 90.0±3.8

2.2 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3 不良反应情况 试验组患者中出现腹泻1例,呕吐1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肌痛、嗜睡2例,腹泻1例,白细胞减少1例,血尿酸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5/1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转化形成了血液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定量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变化的规律,通常用药时曲线来描述,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和排泄,使药理活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称为药物消除;反复多次给药后,当给药速率大于消除速率时,体内药物不能及时消除,使血药浓度不断增加造成蓄积,称为药物的蓄积。临床上利用药物的蓄积达到或维持血药浓度而发挥治疗效果称为蓄积作用;如果因药物蓄积而引起中毒则称为蓄积中毒,临床上应避免蓄积中毒的发生[7]。

目前,针对于慢性肾衰竭并无特殊的治疗方法[8],应根据患者肾衰竭的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尿毒症期的临床症状除原发病的表现外,还有水肿或脱水、高钠或低钠血症、高钾或低钾血症的代谢紊乱症状和毒素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血液[9]、神经和呼吸等多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肾移植治疗是将同种异体的肾脏移植到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这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移植可恢复肾功能,纠正尿毒症的诸多代谢异常,在临床肾脏移植前往往会根据ABO血型及组织配型选择供肾者来提高移植的效果,肾移植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10],以防止排斥反应。

本研究针对肾移植患者选择吗替麦考酚酯和麦考酚钠肠溶片2种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依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吗替麦考酚酯的霉酚酸(MPA)具有强大的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能抑制人体T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的增殖反应、B淋巴细胞对T细胞依赖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增殖反应;且MPA对白细胞-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影响,具有潜在的浸润阻断活性。临床对于接受肾脏和心脏移植术后的患者,吗替麦考酚酯具有维持免疫抑制治疗和作为移植术后患者接受环孢霉素治疗产生严重的肾毒性等的替代疗法。麦考酚钠是 MPA的钠盐,能够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而不损伤DNA的合成;MPA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对其他细胞强,其作用是对钙神经蛋白抑制剂的补充。本品适用于与环孢素和皮质类固醇合用,用于对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成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

本研究收治入院的38例肾移植患者,采用口服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的试验组和采用口服麦考酚钠肠溶片治疗的对照组在临床效果和药代动力学情况的比较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佳,预后好,通过反复给药达到维持血药浓度的治疗目的。

[1]张健生,孙贵林,梁曙,等.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治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14):2118-2119.

[2]韩孟霞,解俊杰,安丹,等.肾移植患者待肾期间的应对方式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1):5680-5685.

[3]吗替麦考酚酯在肾内科应用专家协作组.吗替麦考酚酯在肾内科应用的指导意见[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5):385-385.

[4]黄云剑,王梓华,张静波,等.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14(2):186-190.

[5]石炳毅,凌建煜,韩文科,等.麦考酚钠肠溶片在肾移植术后早期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0,31(4):216-219.

[6]薛武军.麦考酚钠肠溶片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2,33(11):648-650.

[7]章梅华,中屠建中,刘健,等.吗替麦考酚酯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8):1415-1419.

[8]王晓蓓.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 9(9):250-251.

[9]刘健.肾移植后贫血的诊断和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4,23(1):50-51.

[10]黎东伟,刘龙山,费继光,等.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免疫细胞亚群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4):7675-7680.

R699.2

A

1673-5846(2015)07-0067-02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00

佘定平(1976-),研究生,主管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及药物临床试验

猜你喜欢

药代肠溶片肾衰竭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肠溶片”该怎么服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绞痛效果观察
健康人体内伐昔洛韦缓释片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熊果酸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