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医学模式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2015-12-09杨晓东,马雪梅,孙云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医学



构建新医学模式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杨晓东马雪梅孙云晖佟秀凤鲍文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54003

摘要在新医学模式改革的今天,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客观认识我国与国外人文教育发展历程,清醒审视当前我国教育现状,构建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同时强化医学生个人及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改革、学习文化氛围营造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进而全面提升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当今,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逐渐摒摈弃了以“疾病为中心”的思想观念,而更注重对生命质量的关怀,医学模式随之改变,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领下,对每位医务工作者尤其对当代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全世界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件[1],也是高等医学院校拭目以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几年来我校的教学体会,就如何构建新医学模式基础下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剖析,以此促进认识,加速发展。

1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现代意义的医学人文教育主要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而到80年代欧美等西方各国逐渐把医学生职业人文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体系当中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种主流趋势[2],目前国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特点主要表现为:

1.1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性随着当今多种新生技术的发展,医学伦理道德问题的突出,欧美国家都在开始重新审视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中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经把医学人文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美国医学教育委员会、法国教育及卫生部、英国总医学会等均在各种报告及指导性文件中强调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1.2从课程设置及教学侧重点充分体现人文教育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对医学生人文课程设置明确规定其必须能够反映出医疗行为与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结合与渗透。欧美国家尤其在美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从入学、临床实践、毕业及工作后的延续性均给予缜密设置。在教学内容上更侧重当前医学领域的社会问题、伦理和临床的问题,强化将人文教育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的教学方案。

1.3注重医学生价值观及沟通交流能力培养许多国外的医学教育标准均把医学生价值观念培养提到一个高水平,并且细致的阐述了医学生在本科教育期间应该具备职业道德观念。在教育中,注重各方面的沟通能力和交流技巧的培养,包括与同事、与患者及其他医疗机构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医生间、医患间和谐[3]。

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国家,医学人文教育起源较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但是其发展跌宕起伏,建国后才得以振兴,然而当时主要模仿前苏联教育模式,来定格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形式,目前来看许多地方死板且落伍,受西方国家先进教育浪潮的冲击,其各种弊端暴露无遗[4],目前的现状表现于诸多方面。

2.1对医学人文教育概念不清,重视程度不足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等方面内容,而人文教育则是提升上述内容的主要方法,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混淆于人文教育,越是强化政治越是偏离人文。尤其在教育中,注重医疗知识的学习,弱化了人文知识培养,更是脱离了传统医学“医乃仁术”思想。

2.2课程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医学生人文课程结构失衡,我国多数医学院校仅把人文作为选修考察课程,在大量医学基础课程的充斥之下,被编排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即使人文素质教育被设置为必修课程但是主要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3理论丰富但精神空虚,缺乏时代性医学生由于专业的特点与其他专业相比理论知识掌握相对繁多,当处于单一专业课程学习的背景下,学生的精神生活空虚,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和追求,无暇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时代性差,导致人文精神与社会缺乏横向的关联性与纵向的序贯性。

2.4新的教育理念的逐渐完善成熟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教育亦突破国界,我国受世界大浪潮影响,与国外医学教育标准的差异亦在不断缩小[5],医学人文教育也取得了可观成果,但与西方国家相比,由于文化背景及经济基础等多方差异,因此不能盲目跟从照搬西方教育模式[6]。在逐步完善的教育体制中,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倡导以中西合璧理念为主,同时突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教育模式,在原有教育基础上,吸取西方精华,旗帜鲜明地倡导职业人文教育。

3临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探索

3.1加强自我能力和人文师资建设对医学生而言,转变思想,摒弃传统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至关重要,才能跟上时代潮流,毕业以后在工作中才能更适应及运用新医学模式[7]。在学生的基础上更应加强师资建设,转变教师的既往人文观念,提高本身素质。我们临床医学院利用佳木斯大学综合性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使单纯的医学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从而带动医学生及其教师的能力水平,特别对人文教师实行定期进修学习、开展培训班等方式,尤其,近几年我院临床教师对外援助人员增多,增加了对外交流机会,进一步学习了国外人文文化,提高了人文教师整体素质。

3.2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加强理论联系实践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改变以往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使人文知识逐步渗透于专业课程中,改变以往单纯机械的医学课程设置,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注重社会实践的培养,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就应该培养这种能力。我院就此积极开展课间实习、人文教育板报,尤其开展了医学生志愿者在医院服务的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理解“医者仁心”的含义,从多方面强化人文教育[8]。通过加强临床实践,使学生尽早的接触患者,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情怀,既能加强心理治疗又能减少工作中的医患纠纷。

3.3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显示出环境氛围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医学生生活的直接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利用网络平台,领导和组织学生开办了《杏林论坛》,进行网上交流,给学生提供与专业人士直接接触机会,更好认识、了解社会。并且加强图书馆经典人文书籍藏储,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专题讲座、茶话会、人文教育素材演讲等,形成一种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奠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

总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是新医学模式下对医学生培养必然趋势,其发展势在必行但又任重而道远,应该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不断实践和探索,提高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曹云飞,陈金梅. 医学人文教育的使命及其改革初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 ,(12):21-23.

[2]刘露,江启成. 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比较与反思〔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2(12):940-942.

[3]唐竞瑜. 当前医患关系背景下高校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3):91-94.

[4]李凯军,崔荣军,胡江平. 新形势下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3,26(3):89-94.

[5]陈颖青,陈少贤. 中外高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比较〔J〕. 医学教育探索,2009,8(8):1007-1008.

[6]刘瑞梓,鲁应青,孙利军. 医学人文教育新模式的创建与探索〔J〕. 基础医学教育,2013,15 (6): 643-645.

[7]刘东梅,雷红艳,范菲菲. 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 24 (6):795-796.

[8]路军,金木兰.医学生医患关系教育的实践〔J〕. 中国病案,2014,10(15):70-71.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5-03-19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1-1537-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Z201201277)。通讯作者: 鲍文华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医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