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12例临床分析

2015-12-09谢五平河南省博爱县人民医院45445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肺水肿源性脑血管

谢五平 河南省博爱县人民医院 454450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12例临床分析

谢五平河南省博爱县人民医院454450

摘要目的:通过对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7例,死亡5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早期施救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神经源性肺水肿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是指在心、肺、肾无原发性疾病的基础上,因脑血管疾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所出现的急性肺水肿。该病来势凶猛、早期并发、进展迅速,如不进行及时救治,短时间内可导致死亡。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临床上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预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4.17±1.54)岁;出血部位:丘脑出血2例、基底节区出血2例、脑干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以上全部患者诊断参照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订诊断标准,同时对其行头部CT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疾病。肺水肿发生距离脑血管疾病发生时间:3例患者<6h,7例患者在6~24h之间,2例患者>24h。

1.2临床表现(1)脑损伤症状:肺水肿发生速度和持续时间与脑血管病情严重程度(梗死面积、出血量等)呈正相关。以上全部患者均出现意识障碍,2例为浅昏迷、6例为中度昏迷、4例为重度昏迷。(2)肺水肿的突发性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呼吸形态为浅快呼吸,频率>30次/min,其中2例呼吸频率30~40次/min,9例40~50次/min,1例>50次/min。(3)发绀:全部患者均出现紫绀症状,其中8例为口唇、颜面、甲床发绀,4例出现全身发绀。(4)肺部水泡音:听诊肺部,呼吸音粗糙,其中1例为少量湿啰音,11例为明显湿啰音。(5)泡沫样痰改变:3例咳粉红色泡沫样痰,5例咳白色泡沫样痰,1例出现咯血,在3例无力咳痰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血液。(6)胸部X线检查:全部患者均出现肺部纹理增粗,5例出现典型的肺内斑状阴影或蝴蝶状斑,2例出现Kerley B线。(7)血气分析结果:7例PO2<60mmHg,3例PCO2>45mmHg。(8)其他表现:9例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8例出现多尿,1例伴有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伴应激性溃疡,1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7例伴有心律失常。

1.3诊断依据(1)经检查,均明确诊断为脑卒中。(2)无合并有原发性的心、脑、肾等疾病。(3)呼吸困难呈突发性并进行性加重,有三凹征和发绀表现,并咳粉红色或白色泡沫样痰。(4)听诊闻及双肺广泛性哮鸣音或湿啰音。(5)胸片显示,肺纹理明显增强,并出现典型肺内斑片状和蝶状阴影。(6)进行血气分析检查,PO2和PCO2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或下降。

1.4治疗方法(1)积极控制基础疾病。(2)吸氧: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效果不佳者进行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同时辅助呼吸机通气,保证PO2>60mmHg,改善肺部通气。(3)降低颅内压:给予患者250ml 20%甘露醇静脉滴注,1次/4~6h,同时交替使用40~60mg速尿,使颅内压快速下降。同时抬高床头30°,促进静脉回流和脑脊液循环。(4)降低血管通透性:静脉滴注30~60mg/d地塞米松。(5)控制心律失常:给心动过速者静脉注射0.2~0.4mg的西地兰,10mg/d,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循环。(6)保持电解质平衡,预防酸碱失衡。(7)抗感染治疗:常规应用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防窒息发生。

2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水肿患者中5例在肺水肿发生后1h内水肿消退,2例在3h内消退;5例患者死亡,其中肺水肿直接致死者2例,其余3例为脑疝或多脏器衰竭致死。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后,也有小部分发生于癫痫、气脑造影后。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高颅压:各种中枢损伤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其可影响视丘下部正常功能,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大量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因此,全身毛细血管强烈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大量体循环血液被迫进行肺循环,导致肺部血量增加。此外,机体同时释放大量缓激肽、前列腺素、组织胺等物质,增高了肺泡上皮和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肺部毛细管流体静压随之上升,出现动静脉分流,左心负荷增加,左心衰发生,从而导致肺部出血,发生肺水肿。(2)脑缺氧:因缺氧,视丘下部灌注不足,引发功能紊乱。(3)呕吐物误吸: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多伴有呕吐症状,患者极易误吸至肺,尤其是吸入pH值较低的酸性胃液时,可发生肺组织的急性损伤。

经研究发现,该合并症主要有以下特点:(1)起病急:通常发生于脑血管疾病病发48h内,本文有11例即在早期出现。(2)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在本文中,12例患者5例死亡,并且多数在发病48h内。(3)早期诊断困难:早期肺水肿可有胸闷气短、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等表现,到晚期才会出现咳泡沫样痰等症状,相对于单纯肺水肿患者而言,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伴有昏迷、意识障碍等症状,并且中枢神经损伤也可产生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早期合并肺水肿诊断较难。(4)部分肺水肿症状可掩饰原发病症:部分肺水肿症状过重,掩盖神经系统疾病表现,影响疾病诊断和治疗。

根据该病的发病特点和预后状况,该病的治疗应以早期、同时为主。在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同时,对肺水肿症状进行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病因控制:快速降低颅内压,通常使用甘露醇静滴,对于手术指征明显的脑出血应及时进行开颅减压手术或行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2)肺水肿治疗:高流量吸氧,同时进行酒精湿化,减轻肺泡表面张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保证氧气疗法的有效性。(3)辅助治疗:给予强心剂西地兰,同时使用酚妥拉明、硝普钠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给予皮质激素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等。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正确分析疾病特点,并给予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孙会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08,5(6):50-51.

[2]太晓光.重症脑血管疾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3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4):7345-7346.

[3]英茂祥,苗祥玲.颅脑重症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2009,17(20):844.

[4]朱艳玲,刘琦,赵明祥. 急性脑血管病及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4):446-447.

[5]张强,昊玲燕.急性重症脑卒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24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47-148.

[6]余敏,詹青,王勤鹰,等.重症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与营养支持〔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9,6(1):24.

[7]Akinci OI, Eker A, Erdem T,etal.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a prospective study based on observation〔J〕.Ulus Travma Acil Cerrahi Derg,2006,12(1):22-25.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10-08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1-1460-02

猜你喜欢

肺水肿源性脑血管
中南大学发现治疗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新方法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的价值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肺水肿是怎么引起的
专家告诉你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都要注意些啥?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