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T Y番茄新品种星宇2 0 6的选育

2015-12-08尚春明张东旭贺荣王伟程玉琳姚慧静

长江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株系抗病性田间

尚春明 ,张东旭,贺荣 ,王伟 ,程玉琳 ,姚慧静

(1.内蒙古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014013;2.内蒙古农牧业厅经济作物工作站)

1 选育过程

母本S5是利用荷兰8号硬果型番茄材料,经多代自交、分离、单株定向选育而成的自交系。将荷兰8号F1代进行自交、分离出50余份材料,并选出S1、S2、S3等多个优良的单株,将优良单株种植于温室中,对其各个性状进行观察记载,选择中早熟、叶量少、无绿果肩、果实硬度高、抗病性好的株系S5(S5-06-012-07)。然后经田间苗期接种病毒鉴定和PCR确定,该株系含有ty1和ty3 2个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田间表现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简称TY)。将该株系种植于温室中,选出高抗TY、果实硬度高、综合抗病性和性状好的稳定株系S5(S5-06-012-07-03),选出后经过PCR和田间苗期接种病毒确定其含有ty1和ty3基因,并在田间表现出高抗TY病,确定S5(S5-06-012-07-03)为母本。植株无限生长型,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0.9,平均单果质量210 g左右,果实粉红色,光滑,果肉致密,硬度高,抗裂果。

父本TS19为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骨干番茄自交系。该材料抗烟草花叶病毒病、枯萎病、叶霉病和根结线虫。植株为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叶量多、果实扁圆形、单果质量270 g、粉红色、果面光滑、口感好。

2009年在大量的测配组合中发现这2个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均较高,2010-2011年正式配制杂交组合并进行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2012年进行生产试验示范。目前已在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哈尔滨等地累计推广133余hm2。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①品种比较试验 2011年在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春季露地品种比较试验,以东方美2号(CK1)和欧冠(CK2)为对照。 3 月 20 日播种,5 月 20日露地定植,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株距 50 cm,667 m2栽培 2 200~3 000 株,单秆整枝,每株留5穗花摘心,每穗留果5个。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5.5 m2。6月开始采收,9月底采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表1),星宇206平均产量6 634.2 kg/667 m2,比CK1增产8.9%,比CK2增产 11.6%;前期产量为 2 593.1 kg/667 m2,比CK1增产5.2%,比CK2增产7.9%。

②区域试验 2011-2012年在寿光等4个地区进行冬春改良日光温室试验,日光温室后墙厚15 cm、宽7 m、长100 m,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 m2,以东方美2号为对照(CK)。由表2可知,星宇206平均前期产量2 553.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5%;平均总产量6 709.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3.7%。

③生产试验 2012-2013年在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哈尔滨等地进行多点生产试验,以东方美2号为对照(CK)。从表3看出,各试点星宇206的产量均高于当地对照品种。如山东寿光试验点,2012年6月播种,8月定植,9月中旬采收,11月中旬采收结束,单秆整枝,栽培密度2 200株/667 m2,每株留5穗花摘心,星宇206产量5 967.3 kg/667 m2,比东方美2号增产11.0%;河南郑州试验点,采用保护地种植,2012年1月播种,3月定植,4月采收,7月采收结束,星宇206产量达6 123.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6.0%。

表1 2011年品比试验产量结果

表2 2011-2012年区试产量结果

表3 2012-2013年星宇206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2 抗病性

2011年苗期人工接种烟粉虱,进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病性鉴定,星宇206田间感病植株仅占3%,属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植株感病率为3%,属高抗;青枯病的感病株率为9%,属中抗。2011年露地发生了番茄晚疫病,经田间调查,星宇206田间病株率为1%,而对照发病率为19%。

3 品种特征特性

星宇206为无限生长型,中熟,其生长旺盛,坐果率高,丰产性好,果实粉红色,正圆形,单果质量230 g左右。色泽鲜艳,口味佳,抗裂果,质地硬,耐储运,是目前越夏栽培的理想品种。高抗TY,兼抗烟草花叶病毒病、枯萎病、叶霉病、根结线虫病。耐热性强,适合于早秋、早春日光温室和大棚越夏栽培。

4 栽培要点

按当地中熟品种适时播种育苗,苗龄40~50 d,5~6叶1心时选壮苗定植,每667 m2定植2 300株。要求施足基肥,特别是P、K肥要充足。育苗期注意温度不要过低,定植后要适当蹲苗。坐果后及时追肥,田间管理要水肥均匀,追肥应结合P、K肥分期多次使用,建议施肥比例为 N∶P∶K=1∶2∶1。 高温时期勤灌水,切忌忽干忽湿,及时防早疫病。采取单秆整枝,每穗留4~5个果。

[1]王朝莲,丁海凤.早熟辣椒新品种京线2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5(1):50-52.

[2]程永安,张恩慧,许忠民,等.西葫芦新品种春玉1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4(2):27-28.

[3]黎炎,李文嘉,吴永官,等.绿肉节瓜新品种桂优5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5(1):52-54.

[4]张贺,李景富,康立功.番茄新品种东农714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1(20):93-94.

[5]高志奎,武占会,任士福,等.黑贝1号圆茄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4(2):20-22.

猜你喜欢

株系抗病性田间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育种材料研究进展情况
衢州椪柑变异株系—黄皮椪柑相关特性研究